APP下载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策略探析

2022-05-30韩雏昀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高职教育

韩雏昀

摘  要:随着职教“20条”的推出,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因其更强的职业导向,明确了其特殊地位。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正式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这一改革对于专业的发展是一次革新,为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下,职业教育也要在人才培养方式、产教融合、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所改变。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同时,教育要不忘初心,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知行业、有尊严、有情怀的应用型人才,让数字化赋能酒店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5-0048-04

一、研究背景

2021年2月5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了包括《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的32个标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正式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1-2]。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在酒店与旅游行业的运用相较此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酒店行业而言,如果哪个酒店在提供数字信息化的服务与宣传方面较好,那么它将会在市场中占有更多优势。反观职业教育,专业的更名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专业改革形成倒逼。据2017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全国共有旅游酒店类高职院校1086所,专业教师和学生人数快速增长。

职业教育相较于本科教育,更加贴近行业,可以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专业的更名对于所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大变革。在行业变革的形势下,不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还是课程设置、课件准备和课堂教学,专职教师都需要有全新的思考,用数字化赋能行业发展,将数字化融入每一节课堂和实践中。总体而言,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以下几个变化:

二、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一)社会数字转型的变化

酒店行业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是行业逻辑的变化。酒店预订方式更为多样,客人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更喜欢定制服务。所谓的定制服务,即人们已不满足于观光游览,转而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自身爱好,完成对异地的探索。对于不同的旅游人群,定制化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年轻人会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做足“攻略”,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著名景点,乐于根据自身需求设置路线;另一部分定制游的人群以家庭为主。他们日常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做攻略,会寻找专门的定制师,根据需求量身定制旅游路线。对于客户画像的收集和统计,客户的维护等工作来说,需要数字化系统的加持[3]。

第二是组织结构的变化。在数字化时代酒店行业岗位有所变化。有些传统岗位会逐渐消失,也有如酒店运营师、一对一管家、广告策划、直播策划等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岗位应运而出。

第三是工作内容的变化。一线部门如前厅部、餐饮部员工,他们既要完成自己日常的服务工作,也要熟悉酒店入住套餐和餐厅的新菜品,将日常提供的标准化服务与产品的网络平台推广有效结合。对酒店来说是一种最便捷的宣传方式,对于员工来说也是工作内容之一,并且也可以获得额外奖励。对于二线部门,例如App、小程序、公众号等的研发、制作及更新和维护等,都将成为日常工作内容中的重点。尤其是掌握客户画像和运用大数据进行广告宣传,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

(二)教育人才培養的转变

目前,经济正促进旅游消费方式的迭代,旅游酒店人才培养也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新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新的文旅业态,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会借助数字技术,将静止的旅游文化资源“复活”,形成虚拟现实、数字共享等全新的文旅业态;二是餐饮服务场景的重新定义,受到无接触服务的影响,餐饮服务场景将不断发展。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设置方面,更多应将行业需求引入高校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在校学生都需要经过顶岗实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出校园,真实地融入行业。面对专业的变革,学生参与的顶岗实习也不再只停留在基础服务内容的实践中,而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数字化内容。

另外,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会更多地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设计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创新营销方式。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也可熟练地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平台,掌握更多数据和资源,捕捉行业发展新动态,并持续保持对行业的好奇心,努力尝试将理论基础知识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革新会给社会带来空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更要注重人文素养和情怀的培养。新旅游人才应秉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酒店和旅游行业中,通过数字化和科技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课程内容的革新

随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更名,相对应的课程也应改革。在全域旅游行业全面发展的阶段,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也不仅只是停留在酒店领域的服务技能,而是集酒店预订、旅游目的地推荐、旅游路线规划、个性化的服务等多种能力[4]。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适当添加目前社会中发展较快且热门的旅游方式,如文化旅游、定制旅游等,将其与精品酒店、民宿发展等酒店管理相关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当代旅游行业迅速发展新态势,也可以深层次地领会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5]。此外,某些传统的专业课程也将要实行更名和改革。

传统专业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在原有前厅部门职能介绍和服务流程掌握的基础上,将更多侧重于专业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前厅入住办理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也是在实际前厅工作中的重要能力。因此“前厅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名为“前厅运行与PMS管理”。

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课程内容的设置会根据不同文种的讯息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进行变更,主要以高职高专教育的广谱性为考虑方向。

目前,网络传播已成为社会中获取新闻和讯息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在课程内容中,除了保留应用文基础理论概述、行政公文、日常事务文书和学术文书的讲授外,将加大网络文书、新闻宣传稿、广告文书、旅游酒店攻略等新型应用文的课程比例。作为酒店服务管理的储备人才,也要了解酒店的网络营销理念。因此传统的具有普适性的“应用文写作”,会根据专业的不同而增加相应知识内容,并更名为“新型应用文写作”。

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职业教育也要根据其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以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为导向。但是高等院校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产生对行业的热爱。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毕业生在步入行业实习或工作一到两年后,都以转行而告终,最终并没有留在酒店行业,这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三、数字化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策略

(一)深化产教融合,增加大数据运用岗位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可以依据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运用相关软件和技术手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学生可以持续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面对行业发展和更新,在通过基础的培训后,能够快速获取新知识,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并能运用的日常工作中;第三,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学习习惯,具备行业认同感,也对未来发展有足够的自信。

目前的产教融合大多还是以服务岗位为主。对数字经济的应用,大数据运用岗位的介入不足。学生在实习期间只能接触到服务层面的工作,只是充当酒店的“短期服务员”,无法形成行业认同感,实习期满后自然也没有留在酒店行业。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工作只是停留在基础服务层面,对于不同酒店品牌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理解不深,因此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此外,在校接受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偏向于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忽略了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育。学生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应起到引领作用。

面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改革,学校更关注于实践教学的课堂设定以及教学安排和课程指导方面的把控。酒店也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字化运用的岗位,这里所说的数字信息化运用并非实习生要介入收益管理、客户维护等酒店核心管理工作,而是在各个运营模块,参与产品的日常线上推销、客户的售后跟进、不同节庆套餐的线上营销等工作。每个一线运营模块的员工对产品的认知和更新更加熟悉,让员工运用数字化手段参与到运营当中,会提升对行业的认同感。学校要根据目前“00后”学生的特征,在培养目标中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培育。学校也需增加校园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校内活动的体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所思考和规划[6-7]。

(二)加强校企合作,行业新业态教学的融入

当前,互联网已改变了旅游消费模式,数字化正在重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改革中,对于学校而言,不仅要保留与传统星级酒店、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等典型业态的合作,也要关注行业中的新业态,如民宿、精品酒店、主题酒店,了解它们与传统业态在运营管理模式方面的不同,促成与新业态的校企合作。

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发挥其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件准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将产业格局、行业变革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融入基础教学中。专职教师也要设身处地地进行专业技能实践,掌握行业新业态的发展,更好地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强与业界的合作,提供模拟实践课堂,并根据目前行业发展制定符合全域旅游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学生可以设身于实践岗位中,对产业新动态有更深刻的认知;另外,相关企业也可以提供管理者做培训和授课的输出,并与学校专业老师一起,完成课程评分制度的制订和参与期末考核。不仅如此,企业的管理层也可以经常性的进行经验分享,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重视人文,学生道与术的培养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数字化正在重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不代表技术将取代人工服务,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人们更加渴求有温度的服务。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改革,是将数字化手段赋能于行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学校仍然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为学生在学科理论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认同感和社會使命感[8]。

当前,除了加强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之外,更应培育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怀。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是“互联网土著”一代,他们从小就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大部分时间都会花费在查看互联网信息和网络游戏中。笔者曾对所带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2020级的学生做过有关一天中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在一天24小时中,有8~10小时是手机在线的,甚至有个别学生的手机在线时间超过了13小时。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其内容广而不深。学生在习惯了快速的信息传播后,会更加注重于事情的表象而缺乏对其本质的挖掘。大部分同学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不够。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内心人格的塑造,扩宽学生的兴趣爱好,多读历史文字典故而不是仅使用短视频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8,12]。

数字化社会已到来,人才培养需要变革。数字化的运用是行业发展的推进器,应让数字化运用赋能于行业的发展。希望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和数字技术之前,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自强不息,宁静致远[11]。希望“平凡岗位,快乐生活”的观念能够成为学生知行合一的信念。希望学校可培养出更多眼中有光、心中有火、有情有义、积极乐观的新青年。作为高职高专酒店与旅游专业的专职教师,也要紧跟社会形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将现代生活的案例与传统理论相结合[12-13],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相连接,为我国酒店与旅游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姜汉荣.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类型与融合的实践创新[J]. 职教通讯,2020(09):26-31.

[2] 李震清.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市场为导向[J]. 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84.

[3] 郑岩,张芝源,吴肖肖.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8):170-171+221.

[4] 殷真. 成人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54-56.

[5] 陈晶晶.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成人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52-56.

[6] 杨剑.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视角下课程体系建设——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大陆桥视野,2020(09):122-124.

[7] 林翔君,王恬. 新专业目录下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考[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 5(03):138-140.

[8] 王婷婷. 浅析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J]. 数码设计(上),2020,9(03):150.

[9] 石洋. 酒店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困境及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04):254-255.

[10] 林赟. 基于酒店数字化运营的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观察,2021(26):116-118.

[11] 冯霞,蒋丽霞,杨青松. 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J].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06):72-73.

[12] 林文曼. 酒店管理專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以海南省高职院校为例[J]. 价值工程,2014(11):272-273.

(荐稿人:侯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新经济时代下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创新研究”(主持人:韩雏昀;课题编号:SATTC2021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雏昀(1992—),女,硕士,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与课程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高职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胡杨精神”与塔里木大学人文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