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智慧
2022-05-30郦君
郦君
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儿童共同生活,当教师从中看见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时,适宜的教育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为什么这只瓢虫没有点点
我园的小班都是以昆虫命名的,其中有一个班级叫瓢虫家,溪溪是瓢虫家的一员。
一天,溪溪指着班牌上的瓢虫标志(见图1)问妈妈:“为什么这只瓢虫没有点点?”溪溪妈妈便向教师求助,教师立刻请教了班牌标志的设计者卓老师。过了几天,溪溪收到了来自卓老师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卓卓的昆虫笔记》(见图2)。在信里,卓老师娓娓道来,从神奇的大自然开始,到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每个动物的独特之处,再到瓢虫的丰富多样,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卓老师说:“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在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都是最最最特别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瓢虫也是这样,有非常多的种类。有比较常见的七星瓢虫,圆圆的身上有七个黑色的点点;有全身棕色、翅膀上有白色点点的十四星瓢虫;有红色翅膀上一个点点也没有的大红瓢虫;有黄色翅膀上带黑色条纹的纵条瓢虫。还有很多长相奇特的瓢虫等你自己去发现哦,你也可以尝试用画画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变成《溪溪的昆虫笔记》……”最后,卓老师祝愿每一位在瓢虫家的“小瓢虫”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在我园,每个孩子的问题都能被教师听到,每个孩子的需要都会被认真对待。教师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在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彼此靠近、平等交流,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
皮球收纳车为什么坏了
晨间混龄活动结束时,教师发现皮球收纳车最下面的两根横栏弯折了,其中一端脱落,导致皮球从车内滚落。横栏为什么会损坏?为什么恰好弯折的是这两根?教师仔细观察并分析了原因:收纳车的頂盖可以开合,平时孩子们需要打开顶盖才能取皮球(见图3)。从收纳车上取球在成人看来轻而易举,对孩子而言却十分困难,因为他们需要踩在最下面的横栏上才能拿到皮球。
于是,教师和孩子们开展了讨论,孩子们这才发现皮球收纳车是组装起来的,可以根据需要拆装。他们在了解它的结构后,开始讨论拆哪几根横栏比较合适,最后决定拆除其中一侧最上面的两根,这样从侧面就可以拿到皮球。从那之后,皮球收纳车再也没有坏过。
看到损坏的皮球收纳车,教师没有指责孩子,而是观察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从孩子的视角寻找原因,并和孩子一起调整,从而使收纳器具更好地为孩子的游戏服务。
拯救蝌蚪行动
新园区建好时,我们曾向全园孩子征集各场地的名字。“青蛙的家”就是孩子们为一个浅浅的小水池起的名字,但他们并没有在这里看到过青蛙。直到次年3月,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看到小水池的积水中出现了一大团黑黑、小小的东西(见图4)。孩子们奔走相告,很快就有孩子认出这是青蛙卵。这时,小水池才成了名副其实的“青蛙的家”。
孩子们对这些入驻小水池的新朋友十分好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怎么会连在一起?”突然,一个孩子问:“老师,今天晚上会下雨吗?”原来,他在担心小水池里的水会因为蒸发而减少,如果不下雨,青蛙卵便不能成活。于是,孩子们开启了拯救行动,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各种工具和方法给小水池补充水,以保证青蛙卵的基本生存需要。
天气越来越热,看到小水池容易干涸,还会升温,孩子们很担忧。难道要把青蛙卵移到班级的自然角养在瓶里或缸里吗?不,这不是它们想要的家。孩子们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为青蛙卵找一个更安全、宽敞的家。他们借助幼儿园地图以及实地考察,最终在幼儿园与小学部相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有水草、石头的小池塘。他们认为小池塘不容易干涸,那里不仅有丰富的食物,还有很多可供蝌蚪栖息和游戏的地方,相信蝌蚪一定会喜欢这个新家。
四季更替,生命轮回,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孩子探究的对象。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回应和支持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关爱生命,这便是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盖个房子一起住
大班的孩子通过阅读有关房子的绘本,了解了房屋的结构,萌发了自己设计房子的愿望。他们自己选择同伴,组成小组,开启了“设计一起住的大房子”的活动。他们从设计理想的个人居住空间开始,发展到为小组、全班设计共同居住的空间,房屋内的设施和物品配置也随之复杂起来。
我们看到孩子们设计的每一套房屋都与众不同,充分显现出个性化的需求(见图5)。比如,热爱运动的孩子想拥有一个室内运动馆,让巨大的风扇为他快速吹干衣服;喜爱烹饪的孩子想拥有一个超大的厨房,制作各种美食;喜欢装扮的孩子想拥有一张天鹅公主床……孩子在房屋设计中既体现了自己的喜好,也考虑到了与同伴共同生活的需要。教师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对同伴的了解,每个孩子都真切感受到自己被同伴接纳和关爱。比如,因为一位小伙伴害怕打雷,孩子们就在屋顶安装了避雷针。又如,两个女孩在房间里设计了上下铺,满足了与好朋友躺在床上聊天的愿望……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还萌发了为全班20人设计能一起住的房子的想法……
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说教,但活动的目标、过程、结果都自然而然指向了合作,促进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活动中,孩子们彼此了解和接纳,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丰富了对自己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认知。教师也看到了信任的力量,孩子们展现了丰富的表达和表现能力,令人惊叹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生活中蕴含着教育契机,教育者的智慧往往体现在“看见”之后的行动中。教师需要敏锐捕捉、专业判断、及时回应,需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倾听孩子的声音,追随孩子的兴趣,接纳孩子的需求,由此,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高质量的专业支持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中,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他们的心灵变得明亮而温暖。教师则永葆童心,对世界充满热爱,对童年充满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