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志愿填报:看变化,早规划
2022-05-30《求学》编辑部
《求学》编辑部
2022年高考结束了,在经过志愿填报、院校录取之后,部分2022届考生迎来了大学生活,其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迷茫。高考志愿填报这个事,短期来看,决定了你进入什么学校和学习什么专业,若想得长远些,它还对你的成长环境、职业走向存在一定的影响。你是否想过一年后自己要如何填志愿?如果你忙于学习还没思考过这个事,不妨花点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就先从2022年志愿填报新变化了解起吧。
2022年志愿填报新变化
本科招生专业新增31种
2022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通知显示,劳动教育、科学史、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等31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详见下表。
新增的31个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下的最多,其涉及12个专业类,有14个具体专业;艺术学门类涉及3个专业类,有5个具体专业;农学门类涉及3个专业类,有3个具体专业;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这三大门类各涉及2个专业类,各有2个具体专业;教育学、历史学、理学这三大门类各涉及1个专业类,各有1个具体专业。
其中,北京交通大学新增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智慧海洋技术专业,内蒙古大学新增纪检监察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置。
《求学》提醒
专业增多意味着选择增多。不过,面对新增专业,考生和家长在认识到其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上,也应冷静思考,理性填报。
考生和家长在选报专业时,应充分了解专业的内涵,牢记以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为出发点的填报原则,忌一知半解,忌亦步亦趨。大部分专业的基本情况、开设课程、开设院校等信息可通过“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等平台查询到,在了解了以上专业基本信息后,考生和家长还可以进入专业开设院校官网或是招生网查阅有关专业的具体信息和培养方案,进一步了解专业状况。
如若真的想要“尝新”,考生和家长可重点关注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以及弄清目标院校的专业侧重方向。大部分新增专业是在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是从原有的多个学科交叉整合发展而来的,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比如,2021年高校新增热门“老”专业之一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为学科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在选报这个专业时,考生和家长要重点看目标院校将其设置在哪个学院,学校在数学、计算机科学或统计学领域是否有优势等。又如,2022年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批开设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若对这一专业感兴趣,可先了解这几所大学的专业培养方向,再综合成绩、地域等因素进行选报。
“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地域范围有所调整
1.新增3所试点高校,部分高校调整招生范围
2022年4月起,39所试点高校陆续启动“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和2021年相比,2022年新增了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其中,东北大学招生专业为自动化,湖南大学招生专业为化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专业为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动物科学(生物育种)。
除院校扩张以外,2022年部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范围也有所调整,如吉林大学部分专业首次面向山西、陕西两个省份进行招生,西北工业大学招生省市新增北京、重庆,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省份新增宁夏,部分省(区、市)考生的择校范围进一步扩大。
2.招生专业新增交叉学科及高校强势学科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突破基础学科的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增高精尖领域王牌学科招生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该校这个专业每年报考热度都很高;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这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其相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3.招生选拔模式展现自主化趋势
(1)“复交南”入围及校测模式有所调整
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选拔模式有重大变化,即这3所高校将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也就是说,所有报考这3所高校的考生高考后均直接参加初试,学校根据考生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名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
(2)“上交大”“中科大”“北航”支持竞赛奖项作为报名材料上传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高校的“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中,支持五大学科竞赛省一、铜牌奖项作为报名材料上传。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办宣讲时曾提到学校不唯竞赛论,但竞赛生报考有很大优势。这对竞赛生来说无疑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3)“清北”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新增破格生审核环节,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具有破格资格,未通过的考生可取消报名,转报其他学校。
4.体育测试成绩直接影响录取
尽管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校测成绩,但大部分高校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指出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对无故缺席体育测试或体育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明确提出“无故缺席体育测试者取消录取资格”,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校明确指出“体质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东南大学还在招生简章中规定“体育测试不合格者,失去参加后续综合测试的资格”。
其实早在“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部分高校就在招生简章中提到了对体育测试的要求,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高校取消了体育测试。
5.部分高校入围比例缩小
2021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比例整体扩大;2022年,部分高校入围比例缩小。
例如,山东大学校测入围比例由6倍调整为5倍,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校测入围比例由5倍调整为4倍。
6.厦门大学向入围考生收取报考费
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规定,入围考生需自公布入围考核名单之日起,登录厦门大学考试中心缴费系统交纳170元报考费。厦门大学是2020年“强基计划”实施以来首个向考生收取报考费的高校。
厦门大学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入围门槛。这大致与2021年“强基计划”新增考前确认环节,让考生签订承诺书的目的相同,是为了减少盲目报考的现象,给真正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更多机会。
《求学》提醒
“强基计划”是低分进入名校的一个渠道,符合条件的考生确可把握好这一机会。据悉,部分高校校测难度通常接近或等于学科竞赛水平,有竞赛基础的考生更能发挥优势。另外,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对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采用按高考加权成绩入围的方式,突出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尤其是数学学科的作用,这利好于数学单科优秀的考生。不过,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调整后或将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名,竞争压力增大,加之“强基计划”不能转专业,因此考生应理性对待,结合实际进行报考。
上不了军校,可报考定向培养军士
2022年,17个省(区、市)宣布在参加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定向培养军士,这是军士制度实施后的首次定向培养军士招生。
定向培养军士就是以往所称的定向培养士官,是指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招录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为军队培养储备军士。
定向培养军士学制3年,属统招全日制大专学历。前2.5学年的全部课程由高校负责,招收部队根据需要对接指导教学;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实习完成后由高校办理毕业手续。定向培养军士入伍实习结束后,由所在部队按照招收军士首次授予军士军衔级别有关规定,确定其军衔级别、授予军士军衔,军衔时间自毕业当年的9月1日起算。
报考流程:
1.填报志愿
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并填报相应高校“定向培养军士专业”。
定向培养军士执行现行专科提前批次录取政策,设置6个院校平行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此项志愿以各地高校招生政策为准)。
2.体格检查
接到体检通知后,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本人准考证、身份证等资料,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
3.政治考核和面试
体检合格的考生,接到面试与政治考核通知后,到指定地点参加由招收部队、招收院校与兵役机关组织的面试与政治考核。
4.网上录取
各省(区、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从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双合格”的考生中,依据考生所填志愿和高考成绩,按照定向招生院校计划数100%投档。
《求学》提醒
定向培养军士的政治和身体条件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招生专业中,凡未注明招收女生的专业均只招收男生,错填者将被视为无效志愿。
广大考生和家长请注意,定向培养军士报名通过填报高考志愿进行,具体的志愿填报时间以各地区为准。由于定向培养军士在专科提前批进行录取,因此若考生未被提前录取,不影响其转入普通专科录取批次,相当于多了一次录取机会。
放弃专项计划录取资格,以后不得报考
2022年,国家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统称为专项计划,具体包括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不过,教育部部署2022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时提及,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求学》提醒
国家专项计划面向脱贫地区定向招生,招生院校主要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地方专项计划面向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院校一般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院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三大专项计划的录取顺序一般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只要符合报考条件,一般可“同时”申报。不过,如果被前面的计划录取了,那后面的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想“冲”名校的同学要把握好志愿的填报顺序。
多校外语、土木类专业投档排位下跌
2022年,一些学校、专业因录取分数线大幅下滑登上热搜,成为话题。其中,外语“暴跌”,土木“断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因投档排位“暴跌”登上了微博热搜。据2014年有关报道,那几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分数线稳居省内第四,排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之后,考生最低排位理科在15000~17000名之间,文科在6000~7000名之间。而2022年该校的广东省物理类专业组(不含地方专项计划)最低投档线为555分,最低排位从往年的30000名左右掉到了60000名以外;历史类专业組投档最低排位也比去年下降了几千名(不含地方专项计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跌落”不是个例,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在广东省的最低排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多个小语种专业在河南省出现计划余额。
与外语类专业“同病相怜”的,还有土木类专业。2022年7月18日,河南省公布2022年普通高招本科一批院校平行投档分数线,其中,以土木工程专业为王牌的同济大学的河南省理科投档最低分排名下跌了40000多位。而后,河南省本科一批征集志愿院校分专业名单显示,吉林大学土木类专业、同济大学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等多所高校的土木类专业出现计划余额。有媒体梳理本科院校投档信息发现,相比2021年,多省土木类专业2022年的录取排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求学》提醒
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向往、选择热门专业无可厚非。但是,新高三生们要注意,热门和冷门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个专业都很难“常青”。冷热是一时的,而从填报志愿到学有所成却至少要花上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专业时除了考虑大环境下的人才需求,还要考慮个人兴趣、性格,而不应一味地凑热闹。总而言之,建议考生把冷、热门专业作为选学校、定专业的考量因素之一,而非唯一。
2023年志愿填报时间规划
志愿填报涉及的信息很多,若想志愿填得圆满,可不能匆匆忙忙地填报。为此,我们给大家整理出了一份志愿填报时间规划,大家可以据此做攻略,一步步细化方案,相信在2023年高考结束后,大家可以拿出一个稳妥的志愿填报方案。
2022年9月
◎留意招飞信息(特殊类考生)
从9月开始,各地招飞简章会陆续公布,我们可以通过“阳光高考网”“海军招飞网”“空军招飞网”以及民航招飞院校官网查询招飞简章,了解招飞情况。
1.了解三类招飞的报名时间、报名条件、报考流程;
2.了解三类招飞的培养院校、培养模式;
3.确定报考哪类飞行员,准备报名材料,按要求进行报名。
◎制订院校目标,关注院校动态(普通类考生)
此时不想参加招飞考试的考生也不要闲着,进入高三后可以根据近来考试情况树立目标,并关注目标院校动态,以激励自己。
2022年10月
◎准备高考报名
留意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高考报名政策文件,仔细查看,准备高考报名材料。
◎留意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特殊类考生)
可以通过“阳光高考网”等权威性网站和期刊等,了解艺术类专业包括哪些,它们的报名条件、考试的要求等;了解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院校、培养模式、报名要求等;注意区分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与艺术类专业招生,区分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与体育单招。
2022年11月
◎高考报名
1.普通类考生在详细了解当地高考报名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普通高考报名;
2.特殊类考生详细阅读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特殊类型招生文件,按照要求选择报名参加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或高水平运动队考试;特殊类招考报名成功后,了解各院校专业考试的要求,准备考试。
2022年12月
◎准备特殊类型招生考试(特殊类考生)
1.留意各高校在这时发布的特殊类型(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了解目标院校的招考要求,按时进行测试报名;
2.根据院校要求准备专业考试。
◎申请保送生(特殊类考生)
留意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与保送生有关的通知,查看目标院校保送生政策,按时完成申请,准备笔试。
◎体育单招报名(特殊类考生)
了解体育单招招生院校、招生专业、培养模式、报名条件等,关注院校体育单招政策,按时完成报名,准备考试。
2023年1月
◎参加特殊类型招生考试(特殊类考生)
报考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要根据院校专业考试时间参加考试。
◎参加保送生考试(特殊类考生)
申请保送生的考生要关注院校发布的资格名单,如通过审核,及时参加笔试。
◎开始收集志愿填报信息(普通类考生)
普通类考生和家长要开始关注当地招考政策,家长要引导孩子制订个人的人生规划,初步明确大学、专业、职业方向。
2023年2月
◎了解志愿填报基本常识(普通类考生)
1.通过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和专业期刊等了解志愿填报基本模式,如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单志愿等;
2.了解当地各批次志愿设置情况;
3.了解院校投档、录取规则等。
2023年3月
◎关注“强基计划”(特殊类考生)
1.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政策、录取模式等;
2.留意院校招生动态,按时进行网上报名。
◎了解目标院校(普通类考生)
1.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一般会在3月开始启动,考生和家长可以密切关注高校招办的动态,如有条件可以参加现场咨询活动;
2.可通过院校官网等了解院校的实力、层次、专业、录取分数、招生计划等;
3.有疑问可以致电高校招办进行咨询。
◎了解高职单招(成绩在往年专科控制线以内的普通考生)
1.关注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高职招生政策;
2.了解高职院校招生简章;
3.按时进行高职单招考试报名。
2023年4月
◎关注高校专项计划(特殊类考生)
1.详读相关政策,了解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2.详读有关院校关于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简章,了解报考的优势与限制;
3.报名申请。
◎了解院校、专业详细情况(普通类考生)
1.通过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目录了解各专业大类下所包含的专业;
2.通过院校官网或权威期刊等了解专业学习内容、报考条件、就业方向、录取分数等;
3.通过咨询有相应专业学习经历的大学生或查阅一些相关的期刊了解真实的专业学习生活,做好专业规划。
2023年5月
◎掌握志愿填报技巧(所有考生)
1.全面了解志愿填报规则,通过咨询专家、浏览专业期刊掌握相应的志愿填报技巧;
2.学习掌握位次法、线差法等基本的分数定位方法;
3.学会如何参考往年高考录取数据。
2023年6月
◎进行志愿填报(所有考生)
1.高考出分后,理性分析分数所在的位次,注意科学合理地安排志愿;
2.查看一些往年的志愿填报案例,注意避开误区;
3.可以咨询相关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制订填报方案。
2023年7—8月
◎等待录取消息,如果被退档,及时进行征集志愿的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