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类”孩子引发的思考

2022-05-30高洁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9期
关键词:五角星另类入园

高洁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它衡量着身边的所有事物。作为幼儿教师,也经常有意或无意地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孩子,把他们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测量、比较。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孩子就会被视为“另类”。从教31年来,我不太习惯给孩子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可是在去年新入园的小班中,我确实遇到了一个“另类”孩子。

一、“另类”的表现

镜头一:

入园的第一天,乐乐在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及姑妈的陪同下走进了班级。他看到桌子上我新买的手机,十分好奇,便顺手拿起来玩游戏,外婆欲加阻止,他却愤怒地把手机扔到了室外,随后又把桌子上的玩具全部扔到地上,还用脚使劲地跺,这样他还感觉不解气,准备把桌子掀翻。妈妈立刻把他抱了出去,可他在妈妈怀里大喊大叫,又踢又打。看着远处躺在地上的手机,我心疼不已,但只能选择沉默。

镜头二:

一周后,孩子们渐渐地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都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开心地与老师做游戏。而这一切仿佛都与乐乐无关,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每天腋下都夹着一本书,满屋子乱跑,导致教师们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我尝试着用各种方法让他能坐在椅子上,安静几分钟。可事与愿违,他不但一刻也不停,反倒还围着你一个劲地转圈圈,转得你晕头转向,不敢睁眼。

镜头三:

乐乐总是在你不注意时把其他小朋友坐的小椅子一个一个全部推倒;把整筐玩具掀翻在地上,用脚踢得到处乱飞;把卫生间的小毛巾全部摘下来,扔到便池里;把孩子们的点心抢过来,放在脚下踩一踩。而且一旦出了活动室的门,乐乐就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满院子疯跑,爬上爬下,你若追他,他绝不让你碰他,你若是强硬抱起他,他便对你拳打脚踢、抓你、咬你……午餐时,一转眼工夫他把周围小朋友的饭碗掀个底朝天,饭菜撒得到处都是,教室里哭声一片。午睡的时候,乐乐不是抠抠这个小朋友的脚,就是捏捏那个小朋友的鼻子……这样的孩子,不得不让你给他贴上“另类”的标签。

二、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如此“另类”——家庭环境的影响

通过孩子在园的种种表现,我约访了乐乐的妈妈,了解孩子入园前的一些情况:孩子一岁时,父母单位较忙,便把他送至姑妈家让姑妈看管,姑妈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多半时间躺在床上,行动不便,只好每天把他关在屋里,让他看电视、看书、玩手机游戏、玩玩具等。而每天爸妈下班后,等把孩子接回家时,夜色已降临。为此,父母也深感愧疚,因而一味地溺爱、迁就孩子,致使孩子不懂行为准则,不能制约自我,形成了任性、我行我素、蛮横等不良习惯。

三、面对“另类”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自我回顾与反思——发现自己,改变自己

课余时间,我静下心来,回顾乐乐入园以来的各种表现;回顾与乐乐家长交流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回顾自己对乐乐的所作所为。我发觉自己太主观,太“急功近利”了,面对孩子的各种不良行为,总是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加以制止,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为严重,敌对情绪更加强烈,以至于你愈想阻止他的不良行为,他却愈是“反其道而行之”。孩子是有过错,是不是我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了孩子错上加错呢?当乐乐把小毛巾扔到了便池里,把玩具塞进下水管里……我总是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了事,总认为他是一个屡教不改的孩子,却不知他的这些行为在他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只有找到问题的核心,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由此我不禁思考:我们平时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要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当孩子犯错时,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细细研究孩子的行为,科学客观地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但是我有没有真真切切地做到呢?

(二)从具体问题入手,让变化慢慢发生

回顾、反思、总结,与家长交流、配合,我们(家园)努力地去寻找孩子“另类”背后的积极一面,挖掘从前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进乐乐,接纳乐乐。

抓住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他初步体验被接纳、表扬的快乐。乐乐最感兴趣的两件事是:看书、劳动。乐乐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幼儿画报》,他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奇心特强。每天为了能让他安静地坐上几分钟,我都会给他找一些《幼儿画报》吸引他,告诉他只要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就会有许多许多的书看。就这样,他由原先能坐1分钟,慢慢地发展到2分钟、3分钟、5分钟……我不厌其烦地引导,他也在慢慢地变化着。现在,乐乐基本上已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安静地坐十几分钟了。看到乐乐在一天天地进步,我欣喜不已。然而,更让我欣喜的是一天午睡时发生的一件事:中午,当孩子们都上床午睡时,我发现乐乐不见了。当时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正准备出去寻找时,无意间发现床下露出一只小脚。我以为他是想逃避午睡而钻进床底,便走上前去,正想把他拉出来时,他说里面有只鞋子,他是想把鞋子拿出来。我看到了温暖的一幕:他把所有小朋友的小鞋子都一双一双、整整齐齐地摆在床下面。我激动地把他抱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又亲亲他的额头,连声夸他:“乐乐太棒啦!太棒啦!”并随手用红笔给他在手背上画了一个五角星,他开心极了。更让我意外的是,他还主动地钻进了自己的被窝,乖乖地睡觉——这是他第一次如此乖巧地午睡。我想这应该是那颗五角星的力量(孩子能分辨是非了,知道五角星是“表现好”的象征)。下午,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配班的王老师,我们为又克服了一个难题——乐乐“入睡难”而激动不已。与此同时,我们趁机在午睡室和活动室设立了“我是能干的乖宝宝”专栏(主要是为乐乐制作的),告诉孩子谁睡得好、表现好,就奖励他一颗五角星,到学期结束时,谁的五角星多,谁就能得到一张奖状。自此以后,乐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每天来园时,第一件事便是站在表格下,数一数自己的五角星。学期结束时,他如愿得到了一张奖状。我特意第一个发给他,并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他的进步。离园时,乐乐见到爸爸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爸,快看!我的奖状,厉害吧!”是啊,一个小红点,一颗五角星,在成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一个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它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拉近乐乐与同伴之间的距离。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养成了乐乐极不合群的性格,他总是独来独往,默默地干着自己的事情——看书,几乎不与任何孩子进行交流。若是看书看累了,偶尔想玩玩具时,乐乐便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因此班里的小朋友都孤立他、排斥他,告状声屡屡不断,他也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公敌”。为此,我仔细地观察了他几天,发现他并不是恶意找茬,而是想和同伴们一起玩,只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流、相处。一次晨间活动时,又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说他又抢别人的玩具,我拉着他的小手,走到被抢的孩子面前,教他用商量的语气问:“媛媛,我们俩一起玩好吗?”媛媛开心地点点头,拉着他的小手一起玩了起来。此时,乐乐以往的那种“霸气”荡然無存,脸上溢满了开心。我借机告诉他,下次想玩玩具时,一定要和小朋友商量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并让他懂得想玩别人的玩具,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自此以后,在和同伴相处的日子里,类似的事情出现一次,我就帮他纠正一次。经过反反复复地引导,慢慢地,告状声少了,他与同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他在慢慢地融入这个集体之中。

由此可见,对于“另类”孩子,我们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凭自己的已有经验做出主观判断,这样势必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偏见与误解,错误的应对或许会伤害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细致观察,了解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以及其内心的感受和对外界的反应等,用心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只有理解并试图去理性分析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从根源上引导和改变儿童的行为,这样教师(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行为才能不偏离方向。

我们更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改变自己。爱是双向的,有付出必然有回报。只要我们给孩子更多的爱,孩子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欣喜和感动。可以说在改变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改变了我们。

猜你喜欢

五角星另类入园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巧摆五角星
“好玩”的五角星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