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之实践
2022-05-30马淑珍
马淑珍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出台,意味着面向义务教育的减负增效的努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双减”是由国家层面直接推进,而且有着直接的抓手,其中的抓手之一,就是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优化作业设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着力点。相对于传统的作业研究而言,在“双减”背景下,研究作业的优化设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双减”背景与初中语文作业的特点结合起来,以追求在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同时,能够借助于作业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带着对这一课题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梳理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模式,那就是在开展实践研究之前,能够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进行准确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并进行深度总结与反思。很显然,在建立基本理解的时候,离不开相关的理论学习;在实践的时候要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与反思的时候,要强调对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纯,要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下面就基于这一研究模式,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运用为载体,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一、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双减”强调的是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以及课外培训负担,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来说,主要的抓手应当是课外作业,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以及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很少有进行课外培训的动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抓住作业这个牛鼻子,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应当是“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讲,这一基本思路应当包括两点内涵。
(一)优化作业设计要紧扣“双减”要求
既然是在“双减”背景之下研究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那么自然就应当以“双减”作为评价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尺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意味着学生在语文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既要通过作业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又要通过作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习惯应当具有迁移性,能够优化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因此在优化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绷紧“双减”这根弦,以确保过程与目的的和谐。
(二)优化作业设计要重视学生感受
“双减”是一个概括性非常强的概念,对于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来说,需要认识到作业(主要是指作业量,通常用作业内容以及完成作业的时间来衡量)是一个客观事物,而负担则是一个主观感受,因此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际上是一个追求主观与客观相平衡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主观上的负担并不太强,那么通常就不会形成与“双减”相冲突的情形。反之,如果教师认为经过了所谓的作业设计优化之后,学生仍然有负担感较强的感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为作业优化设计是成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学生的获得感是“双减”目标是否达成的几乎唯一重要的指标。
二、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初步实践
基于上述理解,在进行作业优化设计的时候,实践之路就比较清晰了,笔者将之概括为:瞄准“双减”的目标,预设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预判学生的感受;然后跟踪研究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感受与预设进行比较,以积累下一步优化作业设计的思路,从而让“双减”背景下整个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之中。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之后,教材设计了一个“学会记事”的写作内容。很显然,在必要的教学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去进行写作,必然会成为此处的作业。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就是在讲解了之后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然后再让学生去完成一篇作文,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简单直接,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呈现出线性关系。其缺点在于,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去完成一篇记事性作文,如果学生的动机不强,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较为明显的作业负担之感。那么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呢?
首先,为学生规划写作的步骤。这一点非常重要,相比较而言,完成一篇作文与完成其他的语文作业有所不同,学生更容易形成负担之感,而有负担之感的原因在于作文常常让学生感觉到任务量大;再进一步分析还因为学生对作文完成的步骤没有清晰的认识,作文过程的茫然,使得他们感觉完成作文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因此为学生规划写作的大体步骤是,借助于学生此前学过的相关课文如《散步》,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记事,关键就在于把握事情的起因、出现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以及事情的结局等关键环节。只要学生有了这一认识,他们就会对记事的写作有一个整体把握。
其次,关注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传统作业中,教师往往在布置了作业任务之后,就是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结果。由于忽视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关注,因此也就很难体会到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学生记事的过程中,笔者会借助于班级微信群(或者通过私聊的方式),就“写的什么”“怎么想到写这件事情的”“你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帮助”等等询问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积极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点拨,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事实证明,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化解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感,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
再次,重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以及作业感受最直观的因素,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因素,努力化解学生在作业完成中遇到的焦虑感,并且在寻找到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闪光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以让他们完成作业的动机变得更强。
三、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总结
通过上面的努力,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很少有以往的抱怨,能够表现出积极的动机。尤其是當笔者看到学生在作文记事的时候,能够努力寻找记忆当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能够梳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清楚,这就说明学生真正学会了记事;而且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能够用较强的学习动机克服作业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如此体验获得的认识,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获得动力,相信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去。
由此,总结“双减”背景之下初中语文优化策略设计的思路,笔者以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研究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同时必须认识到,语文作业负担不仅与作业量有关,其实更与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与能力有关。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让学生产生“只有高效完成作业,才能学好语文”这样的想法,那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往往会消弥负担感,从而保证作业与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