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错误并不代表失败
2022-05-30张婷
张婷
知趣
野草可以自由生长,不用人们特意去种植,但又听说野草很难培育,即使满足了水分、光照和空气三个必要条件,野草也很难发芽,这是为什么呢?
春天发芽的植物们,大都拥有着冬天休眠春天再醒来的一套组织。这些植物知道,寒冬过后逐渐变暖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了。但是,野生植物发芽的条件比栽培植物要复杂得多,即使满足了所有的条件,野生植物也不会同时发芽。因为休眠后,野生植物不知道这时候自然界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同时发芽的话,赶上了灾害,整个家族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因此,有些种子发芽得早,有些种子发芽得晚,还有一些种子不发芽,继续在地下休眠,这就是野生植物的成批次“发芽战略”。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总会有能够幸存下来的。
在与人类长期斗智斗勇中,野生植物变得如此聪明,不仅有成批次“发芽战略”,还会在土里建个“种子银行”。为了给紧急时刻做好准备,野生植物会在土地里面储存一些种子。那些在土里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被称为“种子银行”,一批一批地发芽。很多野草种子还有感受到光照就会发芽的特性,这种特性被称为“需光发芽性”。当土里面的种子感受到光照,也就意味着地面没有“遮挡的东西”了,它们就会放松心态,抓紧这次机会,赶快发芽成长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每次除草之后,好像一眨眼的工夫野草就又冒出来了,而且还变得比原来更旺盛了。
知心
总是因为意见不同跟父母吵架,而且是根本不重要的琐事,比如在饭桌上讨论某条新闻,本来只是开玩笑地争论,到最后吵得饭都吃不下去。现在我们的关系很紧张,怎么办?
其实在与父母争论时,你明知道自己这么说会激怒对方,父母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言行會激怒你。可是你们偏偏各不相让,彼此都很生气,硬要争个输赢。你们本来是针对某个观点在吵,到后来根本不在意事情的原貌了,而是执意争吵。你们都不肯认错,即使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也不全然正确。为什么呢?大概就是为了故意激怒对方。为何要激怒对方?可能是你在其他方面感受到了父母的“压迫感”,也可能父母对你有什么不满,彼此之间的矛盾解不开。
这样的情形太普遍了。表面上是谁对谁错的是非之争,背后其实是谁说得对的权力争夺。即使是亲密的人,也会执意说一些话“激怒”对方,刻意引起权力之争。再比如你和同学正在谈论一道数学题,谈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道:“所以说你是个笨蛋,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才提不上来!”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属想要讨论数学题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怀。因为即使你压制住了争论,获得了胜利,对方也会很快转入下一阶段,寻找机会等待着报复。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地步,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所以,当我们察觉到争论的议题已经偏题,自己开始“挑衅”对方以证明“优越性”时,要及时刹车,认识到自己冲动背后隐藏的目的。有时候,承认错误,软下来,并不代表自己失败了。恰恰相反,这一举动更能证明自己可以把握界限。吵赢了又如何呢?有可能你会失去一个又一个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