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状态的实证研究

2022-05-30赵兰芳董海军

关键词:辅导员研究

赵兰芳 董海军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和关键实施者。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为了解2017年教育部43号令颁布以来辅导员队伍的最新状况,研究抽取广东省500多名辅导员进行实证研究。调研结果显示:辅导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积极向上。辅导员有较强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意识,学习主动且注重实用性,但是,在职业发展愿景、职业获得感、幸福感方面还有较大提升和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状态;研究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保障更为全面具体。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和关键实施者。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责任意识、职业自信、职业获得感、幸福感等职业状态,不仅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伟大使命,关系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的实现。2017年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意识将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为培养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解教育部43号令颁布以来,广东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状态,课题组随机选取8所高等院校500多名高校辅导员教师,进行随机抽樣调研。调研显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等都有明确的认识,并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辅导员,特别是有少部分青年辅导员还存在信仰弱化和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弱化、职业归属感不强、职业不够自信等现象。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及问卷编制

针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态势、新特点,课题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查(纸质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座谈会、电话和微信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问卷由48个封闭式问题和3个开放式问题组成,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调查的内容主要有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情况、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认同、职业期望、职业责任意识等职业状态方面。

(二)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抽样调研显示,参与本次调研的辅导员基本情况如下;年龄结构以30-40岁为主,其中36-40岁占45.16%。学历以硕士为主,占83.87%。专业背景主要为思政类、文科类、理工类。工作经历方面,90.32%受访对象在大学期间有社会团体经历,曾担任团总支、学生会或班干部等职务,绝大多数为事业编制。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高校由于编制受限,一开始辅导员的招聘形式是以人事代理、合同工的形式,几年后辅导员通过考核可转为事业编制。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招聘上岗,也有少部分来源于校内转岗和学校安排。整体上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较长,超过10年的占多数,约占54.98%,5-10年的占9.68%,1-3年的占19.35%。职务为科长的占78.9%。职称为讲师的占72.76%,副高的占9.68%。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现状

抽样调研显示:辅导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积极向上。辅导员有较强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意识,学习主动且注重实用性。

(一)辅导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应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目前各高校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在数量上配齐辅导员的岗位。鼓励新引进教师、近3年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大量专业化的教师补充进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专业化水平整体上在提升。调研显示,辅导员普遍每年都有参加培训,其中集中培训超过20学时的占56.78%。89.6%辅导员表示,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86.8%辅导员表示,在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提升沟通效果,认为结合专业知识的教育引导,效果非常好或好占89.8%。

(二)辅导员队伍整体积极向上,职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职业选择、职业愿景等因素是影响人的职业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数受访对象认可辅导员的工作,多数是自愿选择辅导员职业。当初选择辅导员职业,多数是因为喜欢高校的环境或喜欢辅导员工作。82.15%受访对象认为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中重要:认为当辅导员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以自己能当一名辅导员为光荣;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进步影响和帮助较大。这说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比较高,整体上是积极向上。

(三)辅导员队伍整体责任意识较强,总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受访对象的责任意识较强。当学生工作出现问题,辅导员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都能冷静处理,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被动等领导帮忙解决。辅导员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深入学生活动中,经常参加班级活动,或主动到宿舍进行交流、检查督导。一个学期与班级学生见面、召集班级会议次数2-6次占79.65%,用微信、QQ、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与班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1次以上的占54.84%,20-50次占32.26%。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多数认为学生遇到困难会主动找他们帮忙解决。关注学生问题前三位为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其次是安全、就业、经济等问题。辅导员认为面谈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多采取面谈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四)辅导员队伍整体上有学习的主动性且注重学习的实用性

调研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化的快速变化,多数辅导员深感自身能力不足,认为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主要希望通过加强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参与教学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参与调查的辅导员认为从事辅导员需要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心理、安全、法律、党史、互联网等知识。多数辅导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为高涨,多数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正常,半年内参与过培训的超过7成。辅导员认为目前最需要开展的知识,前三位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危机事件预警应对、新媒体应用和网络文化活动指导;其次依次为职业生涯指导、法律知识、党史党建、辅导员工作室、网络思想政治等。这说明多数辅导员偏重学习的实用性,注重解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存在问题

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人员配备,职业发展、职业获得感、幸福感方面还有较大提升、优化的空间。

(一)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职业适应、职业自信等职业状态是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和幸福感的显性表现形式。受访对象多数认为家人支持他们的工作;67.34%辅导员认为,职业能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但普遍认为辅导员地位有待提高;认为地位较低的占54.84%,中等占38.71%,比较高的只占6.45%。认为地位不高的原因前三位:职务职称晋升渠道狭窄且慢的占83.87%;辅导员工作琐碎、专业性不强的占80.65%;经济收入低的占48.39%;社会评价低的占29.03%。有约6成受访者认为自身胜任辅导员工作,但职业自信有待提高。认为目前工作状态处于形成能力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占61.29%,其中处于形成能力阶段占35.48%;成长阶段(工作熱情高,研究反思能力强)占25.81%。工作状态处于开始适用工作阶段的占16.13%,处于职业受挫、停滞的阶段占22.58%。认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排前三的是,第一位的是工作量大,占58.06%;第二位是职称评审,占25.81%;第三是工作能力不足的占6.45%。

(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关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受访对象普遍认为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大,有机会就转岗,一般愿意留任3-5年。转岗意愿为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受访对象认为辅导员工作零碎,职责不清,在学校地位不高。普遍认为辅导员的工作量过大,直接负责的学生班级多,学生事务性管理中的各类报表、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突发危机事件等复杂多样。普遍认为辅导员工作事务琐碎和繁杂,工作时间没严格界定,996、白加黑是常态。愿意留任辅导员岗位的年限:1-2年的占19.35%;3-5年的占25.81%;6-10年的占6.45%;一直留任的占25.81%。有机会就转岗的占22.58%,其中希望转岗专任教师的占54.84%,转其他部门行政人员的占25.81%,其他的占19.35%。

(三)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

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整体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偏低,整合资源能力、职务职称等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新时代辅导员队伍是“双线”晋升,既属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又属于行政管理队伍范畴。晋升渠道比一般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宽,多渠道同样意味着面临多重管理和专业性不够强的问题。受访对象参与职称评审的意愿性强。辅导员虽关注职称评审工作,但对很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够。受访者对本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是否单列不太清楚的占29%。多数辅导员认为职称评审中校内辅导员的名额不多,每年的通过率不高。与此同时,辅导员虽然有参与授课,但面授学时少于6学时的占61.29%。授课类型主要是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其他选修课、党史党建课等。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和责任意识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理想信念及责任感、使命感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补足思想的钙片、筑牢思想政治建设的总堤坝,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建设。

(二)健全辅导员考评机制,稳定和优化辅导员队伍

良好的考评机制是检验队伍建设的成效的重要依靠,起到稳定和促进队伍建设的作用。高校要结合实际,建立明确的辅导员工作考核和评价体系。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全员考核,工作业绩量化考核与师德师风、育人成效考核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量身定做专门的考核方案。此外,要强化督导检查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教育部43号令、24号令等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在人员的选拔配备、培训交流、评选表彰等方面加大检查督导和支持的力度。此外,要积极探讨保障辅导员“双线”晋升发展机制和完善合理流动退出机制的建设,为有意愿、有能力的辅导员设置相应的转岗条件,满足辅导员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稳定和优化队伍。

(三)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

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高校辅导员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要为辅导员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每个辅导员都有人生出彩、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在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加强辅导队伍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工作,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现身说法,多搭建交流平台,加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评选名师工作坊,推进经验交流,开展学术沙龙、优秀案例论坛等交流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好教育部43号令精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此外,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一般弱于专业课老师,今后需要增强科学研究积极性,鼓励其多参与教学工作,逐步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四)完善培养机制,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和获得感

辅导员普遍有晋升和培训的意愿,培训教育是辅导员有效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要结合辅导员成长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完善辅导员的培训机制,完善辅导员提升计划,鼓励辅导员进修学习,例如,攻读硕博学位、进行学历继续教育。此外,高校要挖掘和整合各種培训资源,利用高校各大平台,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交流,用优秀的案例、典型的事迹、榜样的力量,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完善辅导员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机制,构建校级培训、省级骨干专题培训、全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示范培训等三级培训体系,健全辅导员教师队伍的成长发展机制,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适合辅导员队伍的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逐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获得感,稳定并优化辅导员队伍。

(五)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提升其幸福感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完善高校治理体系,需要厘清高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边界。落实教育部43号令,明确辅导员9项工作职责,确立辅导员的主责主业,为辅导员专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高校要配齐各岗位人员,保障高校各项事业顺利运作,减轻辅导员负担。加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建设,需要多管齐下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例如,学生的安全问题,需要保卫部门牵头推进;学生日常生活设施保障供应,需要学校后勤部门主动牵头解决。辅导员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起到协调作用,要厘清职责。此外,校外需探讨加强与省委宣传部、省团委、省总工会等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校内探讨党政工团等各职能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六)加强自身建设,主动提升综合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拥有宝贵的学生资源,在科学研究方面占有资源优势。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优势,化优势为强势,把思想政治工作当科研工作做、当一项事业来做。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三全育人的成效。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辅导员的职业要求更为高严、职业保障也更为具体。所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布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4-9.

[2]王海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径——基于全国4000余名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51-155.

[3]郭珍磊.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现实困境及提升策略[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1):90.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EB/OL].(2019-09-29)[2021-10-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责任编辑  宋  猛

猜你喜欢

辅导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