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分析

2022-05-30韩澍

炎黄地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王韬中体西用中西文化

韩澍

中西文化交流指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依托各种方式方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双方协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要比任何时期都更为深入,影响也更为深远,但交流的双方处于不平等的状态,甚至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对此,首先阐述晚清政府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然后从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主体、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内容、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概况,最后探讨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期为相关人员进行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中西文化交流,主要指的是发生在中国与西方国家这两个有着明显文化差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之间的交流往来行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依托各种方式方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推动双方协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中西文化交流在我国历时弥久,唐朝时期发展至顶盛,进入晚清时期后,延续上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形势逐渐发生逆转,即西方文化凭借其“难以匹敌”的强势东渐,让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使中华文化产生弱势、担忧乃至否定的不良心态[1]。

晚清政府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构建起了一套世界秩序观念,而这一观念尤以一统天下的天子享有至尊地位为核心。在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看来,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对外关系主要是天子治理秩序在地理层面的外延,这意味着对外关系需要遵守中国森严的等级尊卑秩序,同时,天子给予所有外邦及其子民以宽待,并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基于这一外交机制,西方外来人员被要求遵守君臣礼仪,需要通过觐见天子,承袭中国的世界秩序观念,基于此,朝贡制度应运而生[2]。

起初,晚清政府就奉行着以上观念,因而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度实行“用商制夷”的对外政策。19世纪40年代,晚清政府普遍缺乏对西方国家的有效认识,使得他们一味偏向于利用停止通商的方式,向设立在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施压,这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在“用商制夷”的对外政策失败后,晚清政府又提出了“用民制夷”的对外政策,即借助中国民众的爱国情绪抵制外国人进入中国。在这一对外政策下,晚清政府不仅利用国人的爱国情绪抵制外国商人进入通商口岸,还通过这一政策抵制外来传教士。之后,晚清政府还提出了“以夷制夷”的对外政策,寄希望于通过让外国人相互竞争,达到他们相互牵制的目的,但这一举措最终仍以失败告终。在“用民制夷”“以夷制夷”政策实行时期,晚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不断发展变化。

受一系列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影响,这一期间外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作威作福,一些为外国人办事的买办、通司或信奉外来宗教的教民也得以获得一定的庇护,而晚清政府为了不再与西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另外,晚清政府对西方国家态度的变化还表现在科举制度方面。在鸦片战争之前,晚清政府认为向外国人讲授中文或者替外国人写文件以传递中国文化属于“叛徒行为”,对于传统文人而言,掌握了文化,即表明可以凌驾于野蛮无知的外国人之上[3]。在该时期,但凡对中文略知一二的外国人都必须谨言慎行,不然他的买办会被认定为教外国人中文而面临惩罚。

进入19世纪,随着西学考试内容在晚清科举考试中的出现,西学在传统文人文化知识体系中占据的比重不断提升。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那一时期的科考中,倘若考生表现出一定的西学涵养,将有利于其获得功名。基于这一选拔制度选拔的考生在正式成为晚清政府的官员后,其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势必会有别于传统科考选拔出的官员,如此进一步推动了晚清政府对西方国家态度的变化。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主体

对于中国而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学习汲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与发展经验已迫在眉睫,“西学东渐”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也逐步认识到“东学西渐”的重要意义,纷纷加入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行列中,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者,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王韬、陈季同等。王韬是晚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1849年,王韬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的邀请下,进入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王韬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到晚清政府的通缉,逃亡于香港,与理雅各结识。19世纪40年代中期,理雅各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翻译工作,从1861年翻译《四书》第1卷开始,之后的20余年他陆续翻译了《论语》《大学》《中庸》《书经》《孟子》《春秋》等著作,并将它们合称为《中国经典》[4]。这些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出版,与王韬的协助有着紧密联系。

在《中国经典》英译工作中,王韬主要负责各类译著的前期准备工作,每翻译一本经典之前,他都会广采众家之长,全方位调研考察,为翻译做准备。对于理雅各不明白之处,抑或出现不同意见之时,王韬还会与其进行研究探讨。

王韬为《中国经典》的翻译编制整理了大量资料笔记,同时,《中国经典》中还收录有大量由王韬所写的文章。另外,王韬还参与了西学典籍的汉译工作,为近代中国早期“西学东渐”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在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王韬的基础上,陈季同等有识之士通过用西文撰写、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著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外传事业的不断发展。陈季同是晚清外交官,被称为“现代东学西渐第一人”。

陈季同为扭转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良印象,直接利用西方文字向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向西方社会展示中国的社会、政治,使中国形象得以更加鲜活地呈现于世人面前。陈季同早年肄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在晚清政府的派遣下前往西方国家担任翻译、参赞等职务,具体包括代理中国驻法公使兼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参赞,这让陈季同在西方工作生活了近20年。

陈季同掌握多种西方语言,对法文尤其精通,对西方社会政情、文化的了解不僅是同期国人难以比拟的,还赢得了外国人的广泛称赞。同时,陈季同一直以热情大方、开朗豁达的形象活跃于西方外交场合之中,不仅让西方民众充分领略了中国人的智慧、风趣及魅力,还有效纠正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偏见。另外,陈季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还着重表现在他亲自撰写西文著作,直接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华文化方面。例如,在陈季同的著作《中国人自画像》中,其对中国的哲学、价值观念、家庭、婚姻、教育等进行了理性阐释,并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起源及家庭观念,以此充分展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陈季同的西文著作基本能够客观真实地描述中国人的形象,因此颇受那一时期西方民众的青睐。同时,这些著作是基于国家及世界的宏观角度进行创作的,且陈季同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他的作品也有效扭转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不良印象。

晚清时期,除王韬、陈季同等中国有识之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外,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西方传教士接二连三地来到中国传教。为在中国有序传教,传教士提出了文化改造路线。首先,对中国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异同进行对比融合,以期提升中国人对基督教教义的认同度;其次,依托学术进行传教,借助翻译、编著书籍等方式传播西学,并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华文化及儒家思想理念;最后,采取“以学辅教”策略创建教会学校,力求借助教育推动基督教教义在华传播。

传教士在华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即不仅融合了殖民主义的宗教文化,还融合了西方科学及其人文思想,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内容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不断推进使中华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社会上更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阵阵风潮。面对外来的、未知的西方文化,有一些学者对如何接受西方文化展开了积极探讨,也有一些群体只是跟风学习,而未做过多思考。

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从起初的抵制到之后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晚清思想家冯桂芬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强调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先进技术为应用,之后晚清名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不仅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座重要桥梁,还让那时期的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交流。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改变了人们对诸多事物的认识看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让众多有识之士切实明确了“中体西用”的先进性、必要性。“中体西用”是当时有识之士为推动中国进步发展所提出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以一蹴而就。

与此同时,“中体西用”还是一种文化观念,其实现了中西方思想的有效融合,让中西方各自文化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下,与西方先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并非只出现于那个年代,当今时代也离不开“中体西用”。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思想等的融合对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大有裨益。

加强对他国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等的学习、吸收,能够推进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还能够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方式

晚清时期,尽管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但仍开放广州十三行用于对外贸易。外国人通过这一口岸与中国开展商品贸易的同时,还向中国传输了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及思想观念。

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闭关锁国政策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并不明显。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广州十三行对外国人的管制尤为严苛,并制定了大量苛刻的规定,诸如外国人不可学习中文,不可购买中国书籍;外国人不可在江上泛舟,不可在别处村落墟市游荡等,由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尚处在起步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更开启了中国闭关已久的大门,让西方传教士接连进入中国[5]。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提出,基督教可在中国自由传播,在此背景下,一些中国老百姓为获得庇护,纷纷选择加入基督教,由此基督教的在华教众不断壮大。另外,西方列强还在经济上与中国展开密切交流,经济交流也逐步转变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晚清时期,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众多中国知识分子为探寻救国救民之路,选择前往国外留学,由此掀起了一阵猛烈的留学热潮。这些海外留学生将西方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翻译并传入中国。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不断学习汲取,越来越多的爱国留学生走上革命的道路,进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并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阵国人自主翻译西方著作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国人对西方科学知识、文化理念的学习传播,还提升了国人对西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有效认识。

以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派一方面对西方文化、民主思想进行了直接传播,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学术、封建思想予以了批判,为之后西方文化、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尽管维新变法没有取得成功,但其将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认知推动到了制度层面。除此之外,晚清时期还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改革,即通过在中国推广诸如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培养新式人才以挽救中国于危难之际[6]。

总体而言,晚清时期的中国有识之士虽身处内忧外患之中,但他们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尽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推进两者的融合创新发展,希望为风雨飘摇的国家、民族探寻一条有效可行的复兴之路。他们的作为不仅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给中国之后的发展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朝前迈进,为近代中国“中体西用”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后来中华文化以更强劲的势头向世界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新时期,每位华夏儿女都应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以便其更好地走出国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史革新.略论中华文化在晚清时期的外传[J].社会科学战线,2007(01):142-153.

[2]易永忠.探源晚清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J].兰台世界,2012(06):56-57.

[3]赵静.晚清传教士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01):62-67.

[4]张思思.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外文化交流——以王韬为个案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03):189-190.

[5]冯荣珍,乔衡. 浅论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J]. 青年时代,2018(21):14-15.

[6]冯晶.于矛盾中前行的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J].兰台世界,2014(16):78-79.

【作者简介】韩   澍(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世界史。

猜你喜欢

王韬中体西用中西文化
Bandwidth expansion and pulse shape optimized for 10 PW laser design via spectral shaping
Hydrogen isotopic replacement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zirconium deuteride implanted by 150 keV protons∗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王韬首次使用宪法一词”论辨伪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