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治水实践研究
2022-05-30王雨萌
梁章钜是清道光年间的名臣,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护理江苏巡抚、广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其在江苏为官时间最长,达8年之久,并前后4次代理巡抚,颇有政绩。而江苏水患、旱灾频发,尤其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农田受灾程度颇为严重。因而在其就任期间,梁章钜十分关注江苏的水利建设,致力于治河,造福于民。他主持修治了泖湖、吴淞江、浏河,又修复了练湖牌坝、徒阳运河,同时筹款整治孟渎三河,改善了江苏百姓的生活,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自古以来,江苏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清代尤为严重。一方面,太湖流域地势低洼,河流纵横,降水丰沛,故而水灾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清代水利废弛,河道时浚时淤,也为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良好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消灾防涝,还可以保证农田赋税的征收,保障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江苏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其水利建设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历任江苏官员大多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位期间多兴修水利,借以遮护民田。梁章钜出任江苏巡抚后,也对此事十分关注,他认为“东南财赋綦重,水利不可不修”[1],而浚治河道又是消弭水患的根本方法。惟使河道通畅,才能确保漕运之路畅通无阻。因而,在其就任期间,梁章钜多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水利工程的治理问题上。观其治河实践,拟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疏浚吴淞江
从地势上看,太湖宽而不深,地势低洼,河道容易淤积。如遇大雨,积水更难以排出,会造成严重的水患灾害。据统计,清代(1644—1911)268年间太湖流域就发生过73次水灾。鉴于此,朝廷一般十年就需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治理。而想要治理太湖,就必须从太湖的入海口着手进行修整。太湖的入海口有三个,分别是浏河、黄浦江和吴淞江。其中,吴淞江古时候称作中江,是太湖水流入大海的正流位置,它西接太湖,位置特殊,堪称“江浙水利第一枢纽”[2]。《清史稿》中也提到,吴淞江是“太湖下注干湖,由上海出闸,与黄浦合流入海。因去路阻塞,流行不畅,应于受淤最厚处大加挑浚。得旨允行”[3]。因此,吴淞江是治理太湖的关键。
道光三年(1823),江苏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水灾,史称“癸未大水”。此次灾害不仅使百姓受灾,房屋受损,还使得吴淞江等河道更加堵塞,严重阻碍了清朝的经济命脉。道光四年(1824),高家堰又突然失事,洪泽湖决堤,淮扬两郡瞬间沦为水乡泽国,受灾情况极为严重。梁章钜曾作12首组诗《甲申仲冬杂诗》,其中“卅六湖头水拍天,邗沟风景忽凄然。更愁东岸滔滔注,吸溜声中一叶偏”[4]一诗,描绘出了洪泽湖两岸决堤的危险景象。是时,治水经验丰富的南河总督黎世序病逝在清江浦,官员群龙无首。梁章钜深知决堤之危害,丝毫不敢怠慢,冒着生命危险,连夜与夫人一同赶往清江浦,参与抢险救灾。但由于这几年来,朝廷治水耗费巨盛,因而即便百姓饱受水患之苦,疏浚吴淞江的议程还是被搁置了下来。
道光七年(1827),梁章钜抵达江苏担任江苏布政使,他先是督同太守李葛峰修筑泖湖,一月而竣事,使商民大为受益。随后,梁章钜认为“吴淞半江水,利害关全吴”[5],他再次提出疏浚河道以减少水患的主张,提议筹款疏浚吴淞江。旧案重提,朝中不免出现许多反对的声音,梁章钜在《自题淞泖扁舟图》一诗中记录了治水的困难:“偏当国难艰,又难民力督。摊征虽旧章,借款难入告”[6],可见治水困难重重。但梁章钜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认为治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考虑再三,坚持向当时的江苏巡抚陶澍请求治理吴淞江。没想到这一想法与陶澍不谋而合。陶澍从小生长在江边,对水患灾害有着深切的感受,其在道光三年(1823)担任安徽巡抚时,曾治理淮河水系,极具治水经验,道光五年(1825)其调任江苏巡抚时,亦对吴淞江一带进行考察,因而他立即对梁章钜表示了极力支持。与此同时,以陶澍为首的“海运派”也在朝廷中占了上风,从海运角度考虑,为了海运通畅,吴淞江也不可不修。
在朝廷的支持下,道光七年(1827)冬,吴淞江开始动工。梁章钜亲赴吴淞江一带(特别是上海青浦嘉定三县)考察地形,他勘得“该处淤垫愈甚,必须大加浚治”[7],并对工段、所需银两、土方、劳力等作出了相应规划。他在《松江道中》写道:“李葛峰郡守率民捞浚,功已过半,以会垣有异议而止。余此役乃督其成”[8]。其实,在其治理吴淞江的前一年,已有郡守率领百姓疏浚,但由于众人意见难以统一,人心涣散,遂中途废止。因而在吴淞江动工后,梁章钜吸取之前治水的经验,主张身体力行,前往施工现场亲自督办,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他在《吴淞江拦潮大坝工次和陈芝楣韵》中自注:“连日东风挟潮而进,故坝身随筑随蛰,是夕,忽转西风,遂于夜半合龙。”[9]可见其治河之辛苦。在实地勘察过程中,他与陶澍否决了传统的修建石闸的方案,认为石闸的建立并不能实现防潮阻沙的功效,反而使得江水内外隔绝,众多淤泥堆积于石闸内外,难以流出,加重了江水的堵塞。所以,应该撤除入海口的石闸,将其挑成直通海口的清水长河。这样一来,吴淞江没有闸门的阻碍,可以凭借海潮自然回退的力量,将自身的泥沙带入大海,缓解江面的淤积现象。这种撤闸通海的治理方法,被视为水利史上的一大创新。尽管这一年的冬天江苏省内连遭雨雪侵袭,河道积水较多,人力难施,吴淞江工程仍在道光八年(1828)夏季顺利完工,且无偷工减料的情况。两岸百姓因此受益,梁章钜也得以在议叙中加一级。时人朱珔曾作诗一首《和梁章钜自题淞泖扁舟图》,形容吴淞江工程,诗曰:“翻然邃同志,善举相观摩。两役期并兴,一一输澄波”[10]。
挑浚浏河
除吴淞江外,浏河也是一条重要的河道。浏河亦称刘河、刘家河、古娄江,是太湖入海的三流之一。它起源于太湖东北角,自新阳县与吴淞江分流,再途径嘉定汇入东海。元末明初它曾为国内第一大港,后来逐渐淤积。由于浏河在江南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清廷多次对浏河进行治理。但自嘉庆十七年(1812)挑浚之后,已有十余年未加治理。此后,浏河屡次发生水患,且沙泥淤积,难以排出,不仅太仓州农田歉收,上游的苏松受灾情况也极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田赋税收。自吴淞江疏浚工程开工后,虽然雨水较多,但较过去而言,浏河有明显好转。但如果继续放任,不加以整治,将无法阻止旱涝灾害的发生,周边农田的安全也难以保证。梁章钜在《吴淞江工竣放水和云汀中丞韵》中写道:“浏河茆港尤急务,先劳劝相何差殊。愿公虎帅我拱听,谋深虑远非区区。合群策力百废举,三吴大利书方輿。”[11]可见,吴淞江的顺利完工给予了梁章钜极大的信心,其治理浏河的想法也日趋成熟。
道光八年(1828),梁章钜等上奏挑浚浏河,但此奏请遭到了朝廷的拒绝。梁章钜考虑到近年来全省投入的水利金额之巨,以及灾年过后民力拮据的实际情况,从而考虑另寻治河经费出路。为此,他多次协同上海道潘恭常前往实地考证,终于想到对策,可以先将米石粜卖,借作挑浚浏河之费,等待水利项目竣工后再按年份还款,以此缓解民力,休养生息。于是由陶澍统一汇总建议,再次上奏:“苏松等属道光八年有应行带征,历年缓漕正耗及七年冬间征剩未完米款约计二十余万石,应于随内随正漕带征派帮搭运”[12]。同时,他还与陶澍提议将浏河挑成不入海口的清水长河,使其灌溉农田,免于淤积。此项目终于得到了道光皇帝的支持,于道光十三年(1833)开工。虽然开工时梁章钜已经离开江苏,但其治理思想得到了接任江苏巡抚林则徐的肯定。在林则徐的指挥下,治水工程组织严密,施工有序,工程于道光十四年(1834)验收。浏河工程的完工惠及了周边百姓,太仓一带还迎来了粮食大丰收。
治理徒阳运河及练湖
自唐朝起,江南运河便是太湖流域主要的漕運路线。江南运河北起镇江,南到杭州。无论是太湖流域的物资,还是运往北方的粮草都要经过镇江港中转,再沿长江或江北运河转往各地。而练湖位于丹阳城北,是运河重要的供水水源。清末抄本《淀湖小志》记载:“吴中水利,一驶字可概。”船只畅行,是水利得失的重要标志。但因运河“水无来源,全借江潮灌注潮汐挟沙而行,潮落沙停易致淤垫”[13],如遇涨潮,河水微浅,船只难行,需要政府每年组织疏浚。而明清后,由于监管不善,练湖更是淤积严重,早已无法发挥其运输的功能。梁章钜在其诗中这样写道:“练塘即练湖,上下分何年?原隰徒便私,沧海成桑田。”[14]特别是康熙之后,练湖上流干涸,现已变为民田,对此梁章钜深感惋惜。道光年间,江浙军船进出,也要通过徒阳运河。在综合考量下,梁章钜认为治理练湖,疏通徒阳运河刻不容缓。
道光七年(1827),梁章钜亲赴运河两岸实地勘测,他得出治理徒阳运河的关键在于引湖水济运。首先,应在岸边修筑堤坝拦水,防止练湖淹没民田。因为堤坝工程较长,监工不便,于是,梁章钜命令“承办州县自举其平素相信廉干之员”[15]经理工程,各自担责,一旦有偷减的情况发生立即罢免。其次是修复练湖的黄金闸。黄金闸始建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位于范家沟以北,但自修建完成后还没有放过水,梁章钜等人认为应将黄金闸“移建稍南五里之张官渡,其地在范家沟下游”[16],发挥其放水的作用。道光九年(1829)三月,徒阳运河及练湖正式开工,同年六月完工。运河及练湖治理期间困难重重,梁章钜在《练湖杂诗》中写道:“夏间建闸之役,谤诅纷来,惟云汀中丞、雨楼太守与余同心合力,始不至半途而废”[17],可见其治水之信念。监工过程中,梁章钜始终“尽心督办,务令工员领银核实支销,免其赔垫,责以疏濬,俾河流通畅,粮艘得以遄行”[18],最终实现了“工坚费省”的期望。运河竣工后,梁章钜诗曰:“济漕果有凭,聊堪谢谯诃。千年利源复,善后休蹉跎”[19],借此呼吁继任官员仍要加强河道疏浚,造福百姓,不可荒废。
整治孟渎、得胜、澡港三河
孟渎、得胜、澡港三河位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自唐朝疏浚后,三河南通运河,北达大江,“旱则引江潮以济运灌田,并可直达无锡金匮宜兴荆溪各县,以资接济”[20],是江苏重要的灌田济运之道。明清以来,三河因失修常年淤塞。三河之中“孟渎最北最先淤”,胜河自嘉庆十一年(1806)兴挑后也已堵塞,而澡港河距今也有六十余年未修整了。三河开工前,梁章钜曾冒着大雨策马勘察地形,并作《勘视孟渎河道中率成》。梁章钜发现,三河周边农田受灾严重,民不聊生,修整河道刻不容缓,于是奏请朝廷整治三河。一开始,朝廷以军饷不足加以拒绝,但梁章钜言辞恳请,据理力争。他说“余因民望孔殷恳切,敷陈入告,感蒙报可”[21],同时,他还对治水花费进行预估,“工费银二十万六千七百余两,借动粜变缓漕米价银,两分年摊征还款”[22],最终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是役民情欢跃,值余按部入孟河城,夹路皆焚香相迓”[23],三河工程开工,百姓纷纷夹道相庆,对梁章钜也深表感激。开工后,梁章钜奉命担任护理江苏巡抚。他深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多次亲自指挥添建闸座,挖废沙田,拆移民房,迁让坟地,“使工不虚糜,银归实用”[24],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三河竣工,虽然此时梁章钜因病开缺已返回故里,但其对三河工程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由此可见,梁章钜是一名实践主义者,他力图将自己的研究理论落实到政策抉择中。在江苏的水利建设中,他始终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同时,他也对水利治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水利工程和农业建设一样,应当讲究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根本上杜绝水患。经过三年的治水实践,梁章钜总结“如果海口初淤河身,未垫则当专治海口,今受病之河实不在尾闾,而在中膈,则当兼治河身”[25],并根据淤积的实际情况进行疏浚,大大提高了治河效率。在具体操作中,又提出了建立分洪区的做法:“窃谓急则治标,惟有预筹分派减流之路”[26]。对此他十分赞赏靳文襄的分流之法:“其下注之水,迂回数百里,澄清而达于洪泽湖。湖水既高则坚守山盱各河坝,使专从清口滔滔外注。徐城以下之涨水,既可分消而山安海防一带积淤亦得全资刷涤。”
治水事关海运、漕运等国家大事,清王朝的治水工程从未停止。清政府每年都从国库抽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河防工程,仅道咸时期“河工几耗三分之一”[27]。但自道光以来,水患愈重,经费投入越多,官员从中贪污腐败愈甚。而梁章钜等人,在为官不正之风面前,始终以百姓为先,以国家利益为上。于朝廷而言,梁章钜等人的共同努力,使得民有怨言的水利工程起死回生,焕然一新,增加了国家赋收,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造福了当地百姓,使百姓免受灾害之苦。百姓感其恩德,将梁章钜的治水形象立碑,并著有《督浚吴淞江记》《陶公验收图》。后世还流传有拓片《陶澍吴淞江工竣放水作歌》和《梁章钜和陶澍吴淞江工竣放水歌》,两者皆存于上海历史博物馆中。
梁章钜作为晚清传统士大夫的代表,其在江苏的施政以及提出的改革举措,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廷的统治,其部分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来说,梁章钜在江苏水利建设中大胆创新、身体力行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也真正做到了其题在江苏布政使藩属大门上自勉的楹联:“爽气挹天平,国计民生如此象;雄藩称地户,湖光江色照余心”。
参考文献
[1]闵尔昌.碑传集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7][12][13][20][22]陶澍.陶澍全集(奏疏)[M].长沙:岳麓书社, 2010.
[3]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5][6][8][9][10][11][14][17][19][21]梁章钜.退庵诗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16][18][23][24]陶澍.陶澍全集(修订版)[M].长沙:岳麓书社, 2017.
[25][26]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 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7]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雨萌(1997—),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