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念”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2022-05-30古丽

雨露风 2022年9期
关键词:历时思念

古丽

摘要:汉语史上表“思念”这一概念的词主要有“思”“念”“怀”“想”。通过对语料的历时调查发现,先秦至西汉时期表“思念”义以“思”为主,“想”于西汉时期出现;直到唐宋时期,“思”仍占“思念”义主导地位;元明清时期“想”与“思”竞争,“想”成为表“思念”义的通语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想”在南北方均有使用,且分布较广,“思”“念”“忆”仅在南方地区使用。

关键词:“思念”义;共时;历时

“思念”是“对已离别或不再有的人、事物,心中一直顾念,希望见到的一种情感取向”。[1]汉语史上表“思念”义的词主要有“思”“念”“怀”“想”。①关于“思念”语义场中词的更替和发展,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种俊娥[2]和钱慧[3]从“思念”义出发,根据各词语法搭配情况进行辨别,关注点在共时层面,没有探讨其历时演变。

本文认为已有较多研究关注不同时期的共时描写,缺乏从历时的角度对该语义场词语更替演变的深入探讨。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思念”语义场的发展变化。

一、先秦至西汉

先秦时期表示“思念”义的核心成员词为“思”和“怀”,但“思”的用例远超过“怀”。“念”处于“思念”义边缘,“想”之“思念”义于西汉时才出现,且用例不多。

“思”本义为“思考”。《说文·心部》:“思,容也。”“思念”由“思考”引申而来。在语义上,“思”凸显[程度:一般]要素,前面常出现具体的时间名词短语加深“思念”程度,如“三日”“三年”等;对象上多表示对人、物的怀念。从语法功能上看,“思”多为及物动词,宾语为具体名词,也有少数用例宾语为抽象名词。如:

(1)怀弗听,曰:“吾思父,不能顾矣。”(《国语·楚语下》)

(2)今赵孟相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国语·晋语》)

《说文·心部》:“怀,念思也。”段注:“念思者,不忘之思也。”“怀”表“思念”主体多为人臣、百姓。在语法上只有及物动词的用法;语义上表达对人或事物长时间的思念,凸显[时间:持续性]要素,主要表示对抽象事物的思念,表对人的思念时侧重于有德行的人。

(3)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说其礼,民怀其德。(《吕氏春秋·纪》)

《说文·心部》:“念,常思也。”语义上“念”表示对人和事物不间断、反复的思念,凸显[时间:持续性][程度:强][结果]这三个要素。“念”单用表“思念”多出现在《诗经》中,可直接加“思念”对象。既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的人。如:

(4)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诗经·小雅·小明》)

“想”本义为思索、思考。《说文·心部》:“想,冀思也。”《慧琳音义》卷二十五“想得”注引《玉篇》云:“冀,谓心有所希求也。”可见,“想”是心中抱有希望,有目的地进行思索、考虑。基于心理上的相通性,“想”由“思考”引申出“思念”。“想”在语义上凸显[时间:短暂性]要素。“想”表“思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出现频率不高。

(5)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汉·李陵《答苏武书》引自《汉语大词典》)

二、东汉至魏晋

这一时期,“思”占主导地位,在南北方文献中均有大量用例,可知“思”为该时期表“思念”义的通语。“念”仅次于“思”。“思”“念”构成的双音词数量较先秦时期有所增加。“怀”“忆”处于“思念”义的边缘,用例以北方文献为主。“想”的用例不多,以南方文献为主(见表1)。如:

(6)人想王荆产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世说新语·言语》)

(7)昼夜想念,情不能已。(南朝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四)

“思”的语法功能不断完善,可作定语,如“思鸟”“思士”等,还可受“追”“不”“颇”“咸”等副词修饰。“思”的搭配对象比较复杂,其后出现的具体事物较西汉时范围明显扩大,且新增两个双音词“思恋”“思慕”。如:

(8)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9)听乐不乐,食旨不甘,思慕之心,未能绝也。(《淮南子·本经》)

(10)别有王孙公子,逊遁容仪;思山念水,命驾相随。(《洛阳伽蓝记》卷2“正始寺”)

“念”在東汉时期主要集中于东汉佛经文献,常表示在心中思念佛、道等,因此在搭配上更偏向抽象事物。魏晋“念”的语义范围扩大至故乡、山川等,出现双音词“感念”“忆念”,且语法功能有所发展,出现不及物动词用法,还可受“不”修饰。如:

(11)朝常念道,昼常念德,暮常念仁,既无一事矣。(《太平经·壬部》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

(12)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资治通鉴·汉纪》)

“想”的用例较先秦时期有所增加,并发展出及物动词的用法,但“思念”的对象比较单一,限于具体的人。在搭配上,组成双音词“想念”。

这一时期“怀”的语义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侧重对具有某种品格之人的怀念。语法上,“思念”的对象可以不出现,发展出不及物的用法。如:

(13)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苦寒行》)

三、唐宋时期

据统计,唐宋时期“思”在“思念”语义场仍占主导地位,且多为单独使用;“念”次之;“怀”“想”的用例有所增加,且“怀”使用地域有向南方发展的趋势,但不明显(见表2)。

“思”变化不大,以单用为主,且多是出现在书面语较强的文献中。“念”的“思念”对象进一步抽象化,宾语出现与时间、恩情有关的抽象名词。如:

(14)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想”这一时期表“思念”义[程度:一般]这一要素凸显,宾语范围扩大,包括人、故乡、家乡的风月、故国等。如:

(15)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全唐诗》卷286)

四、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想”的用例激增,成为“思念”义的主导成员。“思”“念”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表“思念”义多以双音词为主。二者处于向构词语素过渡阶段。“怀”表“思念”义仍以单独使用为主,为“思念”义的边缘成员(见表3)。

据表3可知,“怀”的使用范围缩小至长江流域,在本文所考察的北方代表性文献中,无一例“怀”,而南方代表性文献中“怀”使用频次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怀”皆为袭古。在语体上,“怀”多出现在书面语中,带有一种典雅之风。同时,南方“思”“念”的使用频率已超过北方,并且多以双音词的形式出现,但仍有单用表“思念”义的情况。如:

(16)思念旧国,何日忘之!(《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想”在此时期发展迅速,南北方均有大量用例。不仅用量远远超过“思”“念”,而且搭配对象日趋丰富,语法功能不断完备。“想”既可单表“思念”,也可组成双音词如“想念”“想慕”等。当“想”强调“思念”这一动作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前面会加上“终日”“日夜”等时间状语。在搭配上,“想”的宾语多以人称代词为主。

(17)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西游记》第三十回)

五、“思念”义的共时分布

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及《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主要用“想”“念”表示“思念”。“想”在南北方均有使用,且分布较广,说明其确为通语词。“念”基本都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集中分布在广东、福建,以粤语、闽语使用最多,吴语和赣语次之。“思”“忆”仅出现在广东、福建二地,集中于客家话和闽语。“怀”未见使用(见表4)。

根据汉语“思念”义词的共时分布情况,从历史演变角度可做出如下解释。

“念”在唐宋以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唐宋之后有逐渐南移的趋势。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唐中期粤北大庾岭的开通以及后来的安史之乱使得赣粤成为北方移民南下的新通道”。[4]元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念”的使用频率超过北方地区。

“想”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分布点部分与“念”“思”重合。此外,“想”在北方地区还有分布点,可知“想”有很强的生命力。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虽然在北方,但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尤其是“珠三角”,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这为“想”北上成为通语提供了条件,且“想”所出现的题材多是口语性较强的小说。“思”作为通语词向南隐退至东南沿海一带,加上山脉的阻隔,地区相对比较封闭,语言也具有存古性,“思”便保留在粤语中。

六、结语

唐宋以前,“思念”语义上一直是“思”占据主导地位,“思”在语义上搭配对象范围最广,语法功能也日趋完善;“念”紧随其后,可以表示对抽象事物的思念,语法上有及物与不及物的用法;“怀”处于“思念”义边缘,特指对有高尚品格之人的思念;“想”的“思念”义出现较晚,使用频率和用法都处于发展阶段。唐宋时期,“思”的变化不大;“念”的搭配对象进一步抽象化;“怀”书面语色彩浓烈;“想”的语义范圍扩大,为后来与“思”竞争做准备。元明清以后,“想”的语法功能逐渐完善,成为“思念”义的主导词;“思”“念”处于向构词语素过渡的阶段,多以双音词形式出现;“怀”更多出现在书面语中。“想”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为通语词;“念”因政治变动、人口迁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因地理位置的缘故,闽语、粤语具有存古性,“思”得以保留至今。

注释:

①参见王凤阳(2011:819)“思 想 怀 念”条。

②括号外为出现总次数,括号内为双音节数量。

参考文献:

〔1〕陈平.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和《南齐书》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种俊娥.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中状态心理动词概念场研究: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3〕钱慧.先秦心理动词语义演变研究:以《诗经》《荀子》为例[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4〕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J].方言,2009(3):204-218.

猜你喜欢

历时思念
爱的思念分不开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邮递思念的猫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思念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历时九年的星际穿越
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