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科幻中的人性

2022-05-30陈小蝶

雨露风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性实验

摘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所作的软科幻小说,是一部经典的人性关怀之作。作品题目突出小白鼠阿尔吉侬,作品的主角却是查理·高登,全文以其所写的进步报告的形式展现。患有先天心智障碍的查理智商只有68,通过智力改造实验变成了智商高达185的天才,但却因为实验存在的漏洞又变回了心智障碍患者。本文从查理写的进步报告中错别字的变化展开分析查理的变化和心境,旁观查理的一生,探索其自身存在的意义,探讨软科幻中的人性,并从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实验;软科幻;人性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写的软科幻小说,这是一部错别字最多,但却斩获了“雨果奖”和“星云奖”两大科幻文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的作品,以丰富的四维空间模拟了真实的人生。科幻小说的重点不在于炫酷的科技和惊人的幻想,而在于人。作者丹尼尔的写作手法独具一格,题目突出小白鼠阿尔吉侬,全文却是以查理写的进步报告的形式展现的,像日记一样,主要讲述了患有先天心智障碍的查理·高登被选中参与一场改造的实验,之后他变成了天才,却因实验的漏洞,又变回了原样,这无疑是场悲剧。本文通过他写的进步报告中从错别——错别字消失——错别字再现这一变化历程,旁观他的一生,进一步对人性展开探索和思考。

一、错别字出场——想“便匆名”

作品的前几章是查理写的“近步抱告”,看到错别字的读者会一度以为自己买到了盗版书,正文部分也没有很多的標点符号。继续读下去才明白,查理此时的智商只有68,相当于六七岁的孩童。查理的“近步抱告”是从3月3日开始写的,不仅写得短,而且毫无逻辑可言,满篇错别字,他会把“变聪明”写成“便匆名”,把“绷带”写成“崩代”,把“大吃一惊”写成“大吃一斤”,等等。他就像小朋友不会写生僻字而用汉语拼音代替一样,纯真可爱。查理在一家面包店工作,他善良温和,热爱生活,但是他想变得聪明,以为变聪明了就会有很多喜欢他的朋友。在他三十二岁生日的前一个月,斯特劳斯医生和他的实验团队给一只叫“阿尔吉侬”的小白鼠做了改造手术并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查理成为进一步实验的目标人选,作为首例人类实验研究样本。智商提高了的阿尔吉侬,能进行复杂的迷宫测试,查理没有一次能赢过它,甚至为此讨厌上了这只老鼠。但查理此时还不知道科技给予的馈赠,最后会被无情地收回,也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人的意义。人为什么是人?除了人拥有超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智力这一因素之外,还因为人有思维、有道德、有怜悯,有七情六欲。

这是一本软科幻小说①,即是情节和体裁集中于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作者凯斯借助第一人称对主人公查理的人物精神和思维进行了精准地刻画,创设了能够改造人类智商的实验技术,通过查理的经历和心境的变化来突出对人性的探索。提高智力除了自然演化之外,还有药物改变、脑部手术、基因改造等人为改造手段,相较于自然演化,人为手段导致的智力突然改变,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惊诧感,像电影《超体》②中,斯佳丽·约翰逊饰演的露西因被注射了药物,大脑被百分之百开发。但凯斯选择了一条比较保守的道路,从查理的进步报告可以看出,这场实验过程比较“温和”,查理没有在手术后突然成为天才,也没有从天才突然变回心智障碍患者,更没有骇人听闻的超能力,而且实验效果也是有时限的,由查理的变化可预知故事的最后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实验团队的负责人斯特劳斯医生和尼姆教授相信靠科技能够拯救世界,作者以此为引,披露了因某些科技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困境,而不是向读者展现技术改变一切的冰冷理念,这体现了凯斯对于人性的关怀与思考。

二、错别字消失——变聪明

做完手术,查理并没有马上变聪明,但他不断地学习,进步报告里的错别字越来越少。4月6日的进步报告里,已经完全没有错别字了。手术之前,查理不记得父母的样貌、名字,更不记得父母待自己如何,只记得自己是被叔叔带到面包店的,在那里他有事做,有朋友,感受到的全都是世界的善意。手术后他经常做梦,通过梦境逐渐想起了之前忘记的事情:原来母亲非常介意他的心智障碍,并因此感到羞耻,想通过生下正常的孩子来证明自己是正常的。他得到的唯一的一点的温暖是父亲给的,但母亲比父亲强势,父母甚至因为他而发生过很多争吵,再后来有了妹妹,父母便放弃了他,十几年再也没相见。他变聪明之后,又慢慢明白了面包店的同事们并不喜欢他,而是肆无忌惮地捉弄他、欺辱他,拿他作为他们抚慰自己那可怜的自尊心的踏板。可能是人性本恶,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处于劣势,尤其对方还是个曾经随便就能戏弄的“傻子”。这群“朋友”发现查理变聪明之后,并没有为他高兴,而是嫉妒他,甚至还有点害怕他,于是他们一起将查理赶出了面包店。他找到了十五年未见的父亲,也不敢相认,只帮他理了头发。与那些人不同的是,善良漂亮的老师艾丽斯不会轻视他。查理和艾丽斯是相爱的,但他每次想和艾丽斯亲热时,总会感觉以前那个痴傻的查理在盯着他,这让他感到恐惧。等查理终于有了足够的智慧去审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却再一次体验到被抛弃的痛苦,只有同样做了手术的小白鼠阿尔吉侬和他是朋友。

查理智商达到了上限时,能够写出相当专业的学术论文,却没有办法和他的心上人像普通情侣一样相处,尽管他变聪明了,在感情认知方面还像个孩子;他能够深入进行某一领域的研究,但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给他的童年带来的阴影。他说:“我不知道是哪种状态更糟糕,是因为不自知而过得简单快乐,还是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却感到孤独。”[1]122查理对现在这个变聪明了但是没有朋友了的查理不满,但又不想变回以前的傻查理,这种头脑清醒的喜悦与过往经历的酸涩相互交融,混杂出了另一番滋味。为什么变聪明了反而不快乐?其实是因为你有清晰的思维逻辑时,不得不分析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的越多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也有着与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2]人性是科技也难以控制的领域,一个人就算变成了天才,也摆脱不了复杂的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谁也说不清做一个孤独的智者好还是做个快乐的傻子好。

三、错别字再现——希望“便聪明”

查理的智商从68飞跃至185,科学家们召开了关于这场实验的研讨会。他和阿尔吉侬作为实验的“成果”被带到了现场,并看到了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尼姆教授激昂陈词:“查理·高登在接受手术之前,几乎不能算作是一个人。”[1]237他好像和阿尔吉侬一样,也是这群科学家们的小白鼠,而不是人,于是他带着阿尔吉侬逃跑了。但在这段过程中,阿尔吉侬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这只小白鼠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走出迷宫了。不久之后,阿尔吉侬死了,查理为阿尔吉侬修了座墓碑,他对阿尔吉侬产生了共情,如同伙伴一般。小说题目里“献花”这个举动本身的意义体现了人心理的复杂性——查理之所以会把小白鼠阿尔吉侬埋进土里,并在智力已经完全下降到无法胜任复杂工作时还记得叮嘱别人给阿尔吉侬献花,就是因为人类独有的惺惺相惜、爱与悲悯。查理发现了这场实验的漏洞,明白自己也会像阿尔吉侬一样。他在进步报告里祈求着,不要让他忘记怎么读和写。与命运抗争的努力总是徒劳的,11月9日,查理的进步报告里重新开始出现错别字了,他把“难过”写成了“南過”,把“发疯”写成了“发风”,他看着所有的东西从指尖溜走,感受着自己的变化,开始看不懂自己写的东西,慢慢又变回了那个傻傻的查理。他对这场效果有期限的实验是失望的,他还是想变聪明的。世界依旧光明,他却跌入了黑暗。最痛苦的不是从未拥有过,而是短暂的拥有之后再失去,这短短八个月,查理仿佛过完了自己漫长的一生。

从痴傻到天才再到痴傻,虽然查理对此感到失望,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毫无意义,查理完成了别人可能倾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的自我成长,看到了比大多数人一生所能看见的多得多的风景。他再次去拜访父母和妹妹,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和家人和解了,也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了,他重新接纳了这样的自己,不再被原生家庭的阴影左右,自己从中得到了解脱;他领悟了爱情,克服了对爱的恐惧,拥有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感到虚无。被面包店新店员欺负时,曾经那些“朋友们”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他,查理获得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友情,他们又能欢笑如常,这群曾经欺负查理的人完成了从弱者思维到强者思维的转变,这种善举使故事没有变成彻底的悲剧,留了一丝对人性的希望,同时也表明人性不是由智商高低来衡量的。在完全痴傻之前,查理努力地证明了自己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是人工创造的产物,不是实验的工具,他是人,一个拥有自由灵魂、人格尊严的人,并以自己的生命为鉴,不让同病相怜的人重蹈覆辙。查理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强调了科学态度,实现了人生价值的飞跃。

四、结语与启示

什么是人性呢?③人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因为人类感情复杂,理性又会被感情诱导,所以人性也复杂。作者丹尼尔通过查理从心智障碍变聪明又变回心智障碍这一过程,披着科幻的外壳,直接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让读者看清了世界和人性的真相:它没那么坏,也没那么好。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3]中讲道:“那时,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高贵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于一颗心中的。”查理登上过生命的高峰,触碰过太阳,也跌入过谷底,丧失了光明,而这一历程也是每个人的生命缩影:学习知识去探索世界的本源,体会人的复杂性,与所面对的世界和解。所有读者都是查理这一生的旁观者,也是当事者。错字连篇的进步报告给查理的历程画上了句号。故事的最后,查理嘱咐说:“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阿尔吉侬坟上。”[1]286当我们跳出小说本身,去把小说与小说外部的世界联系在一起考量时,这束花其实也是献给查理·高登先生自己的,更是献给那些为了科学进步而献身的人和动物的。

作者简介:陈小蝶(199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

注释:

①概念引自百度百科,对“软科幻”的解释。

②《超体》:吕克·贝松执导的电影,法国欧罗巴电影公司出品,2014年上映。

③概念引自百度汉语,对“人性”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凯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M].陈澄和,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勒内·夏尔.勒内·夏尔诗选[M].树才,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李妍,译.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人性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做个怪怪长实验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