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022-05-30陈琪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陈琪霞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和探索,能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课文,使用思维导图复习知识,运用思维导图构思作文,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阶思维;初中语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信息量的激增,记忆性和检索性的能力日益为信息技术所承担。仅仅善于记忆和模仿的人逐步被社会所淘汰,社会更需要具备批判思维、创造力、勇于决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将认知为主导的学习目标分成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知识、理解、应用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为高阶思维。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学生以识记课堂内容为主,运用知识为辅,不重视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博赞创造的一种图形表示法,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及表达思维的工具,并在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方式,而发散性思维是高阶思维形式。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可以调动一个人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等多种高阶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文的理解、课文复习、作文教学等方面。本文探讨如何把思维导图灵活运用于语文的各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课前预习,用思维导图整体感知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预习是一项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环节,学生预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效率。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学生进入中学后,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学生对于教师安排的预习作业都是应付了事,许多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多都是走走过场,课前预习基本停留在随便读几遍课文、给生词标上拼音、画上自然段的序号,对课文的内容通常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预习低效甚至无效,基本上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预习中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不再停留在以往的“圈点勾画”式的机械预习,学生在预习时,不仅仅是动动手就可以,还要开动脑筋思考,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预习时不愿意思考的困境。

下面是学生对《散步》这一篇课文制作的思维导图(见下页图):

从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到学生已经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词。我们都知道,要想从整篇课文提炼出的中心词,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做出分析、判断,再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从思维导图还可以看到,学生能将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安排在思维导图各要点分支下面,这也看出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把握,能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已经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又能注意到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这不仅是知识的迁移,更是学生思维发散的结果,这样的预习效果是传统预习的圈点勾画所达不到的。在这样的预习中不断自我探索,久而久之,自然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课文,学生必须深入探究课文的内容,充分熟悉课文内容,还要从各个知识点深入挖掘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能充分运转,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二、归纳要点,用思维导图温故知新

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的语文知识多、杂、乱,所以初中的语文复习课容量大、任务重。常见的复习课往往收效甚微,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差不多是再教一遍,然后进行大面积听写、背诵、默写等简单机械的训练。这样的复习课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语文学科知识多、容量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都是很零散的。用传统“炒冷饭”的复习方式,学生根本没办法把这些知识连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本身就具有“梳理知识”和“压缩知识”的性能。它只要用关键性的词语、图形、连线等,就可以把整个单元、一本书甚至几本书的关键信息及其相关联的知识组成一张图。有学生做了初中古诗文的默写思维导图,找到不同古诗文的内在联系,找到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准确地从中挑选出相关联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促进了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既可以改变传统复习课中读背资料的单调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复习课投入高、回报低的问题。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將已学的知识、概念,甚至整个单元、整本书、几本书都串联起来,找到相同知识、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理和归纳,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构思作文,用思维导图发散思维

学生的写作过程本来应该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过程。文章的构思、文章的立意、素材的选取、文字的表达都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可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害怕写作文。在中学生里有这样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通过这个说法可以看出写作文是让学生多么头疼的事。在这种心态下,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对作文的整体构思,要么是抄袭,要么是生拼硬凑,内容苍白,没有真情实感,题材相似,没有新意,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的写作,虽然不能指导学生的文学积累、生活感悟,但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的立意、选材起到很大作用。下面是学生就《这也是一道风景》画的立意思维导图:

通过这份思维导图的梳理,作文的立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很多,可以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来行文,这样就减少了作文立意相似的现象。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的作文立意,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所得到的立意肯定是很多的。通过这样有意识、长期的训练,肯定会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和探索。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它能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判断、选择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创新能力,对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