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

2022-05-30郑圣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摘 要:笔墨语言作为当代中国画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与艺术呈现形态,在中国山水画文化的整体形成演变与历史发展轨迹中,表现出的脉络更为完整明确。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科,是在我国绘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绘画主流,包含了有关笔墨语言艺术的各种实践操作与技法体系,以及视觉审美艺术规范。山水画笔墨语言结构的历史发展,是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的整体历史发展阶段同步前进的,而且几乎每一种新笔墨语言风格的发展形成,都与山水历史文化知识长期积累发展有关。起伏而跌宕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种笔墨结构的长期演变史。基于此,围绕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相关内容展开讨论,概述了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相关内容,论述了笔墨语言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特征,研究了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中蕴含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美学意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技法也不断创新与改革。笔墨语言是中国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们对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画笔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创新与精神核心动力都来自大时代重大变动环境中产生的某种特殊契机。纵观中国山水画整个发展脉络,从某种文化层面来说,其也伴随着大时代大的社会变动而有所变动。

一、中国山水画及笔墨语言概述

(一)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是指一切以描写自然山水物象为审美题材形式的各种绘画装饰艺术,其文化本质应体现为人性与客观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审美关系,是以山水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生命意象自觉的审美追求。中国山水画创作并不仅仅单纯是为了想表现眼前见到的那样一个自然中的事物或者是景致,其作品是人类展示作为主体的真实自我及心境状态的一种重要视觉审美表现符号[1]。

(二)笔墨语言

笔墨语言是指中国画所应体现出的各种绘画和表现艺术技法语言,是中国画家用来塑造各种具体艺术形象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特有的传统创作手段技法语言和视觉媒介。其创作特点并不同于一般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体系中十分强调的重光、轻点线、重用色彩、再现自然真实及自然现象等,是艺术家深受具有独特的东方美学精神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美学思想积淀及其作用机理、多民族及多元群体审美文化创造与意识发展的影响而形成的客观创作成果。中国画笔墨形式艺术上的严格规范化,在导致愈来愈难以达到绘画艺术中最高写实表现技巧水平要求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预示着其最后的发展结果必然是逐渐变成另一个僵硬的抽象化的艺术程式[2]。

二、笔墨语言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中国艺术的传播与发扬

笔墨作为构成中国水墨画的一个重要创作元素及一种审美表现工具,其所表现形成的独特美感效果是目前任何其他绘画形式均无法取代的。值得注意的是,笔墨艺术不仅仅是指笔墨本身作为艺术工具材料的独特性,它还承载着中国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理念,是当代人抒发中华民族的特有个性、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精神符号,是中国画保持中华民族艺术特性、民族精神的根本所在[3]。

(二)有利于艺术审美的提升

笔墨语言始终是意境营造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因素。意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思想灵魂,是中国山水画家创作意境的最高美学追求,因而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亦当将以巧妙的构思表现意境作为宗旨。在抽象绘画造型艺术研究中,意境美是指美术创作者们在对某种艺术对象特定的内在审美感受体验活动中,触发的主观艺术情思和美的旨趣。然后,他们巧妙运用丰富的绘画艺术构思方法和纯熟精湛的创作技法表现出来,使艺术形象产生虚实交融、余味无穷的审美效果。

(三)有利于营造意境美感

中国美学家常将有无意境作为评判艺术品高低的标准尺度[4]。这就是说,中国画笔墨的艺术境界要表现为人情景交融一体、笔墨之间相生相谐,从而比较生动地去表现出天地和自然造化之机。当艺术家以人生境界去阐发一种艺术美时,其境界与美的意境之间基本是同义的,二者的内涵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可以清楚看出中国山水画意境空间的整体营造及其与笔墨语言间的和谐关系,笔墨语言是构成山水画意境空间的根本性因素[5]。

三、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特征

(一)注重色彩对比与调和,突出画面色调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在顺应时代发展,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现代中国山水画艺术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在色彩语言表达方面独具特色。现代西方绘画构图、肌理以及变形等方面的技巧与运用理念,都为中国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中国山水画在新绘画材料应用下及新型理念指导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6]。

当代中国山水画保持了我国绘画色彩象征特性及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当前中国山水画装饰方法也十分注重色彩对比与调和,画面色调突出。色彩对比与调和主要包括明度、纯度、色相以及冷暖等方面的对比与调和,突出画面色彩的倾向性。绘画者增强了色彩运用的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理性分析画面的控制能力[7]。

元代绘画大家黄公望的一些作品,如《富春山居图》中,用笔多是中侧锋扭转并用。明朝书画家董其昌的用笔更是变化丰富,画树时“每动一笔,便想转折处”,难以找出不变不转的线条。近代杰出画家李可染的线条在半寸之中尚能顿断变化。现代“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侧、散锋并用的“抱石皴”,用笔富有创造性[8]。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力,加上能够直接面对客观现实自然条件而进行大幅度变化的高度灵活的笔墨再创造,使画家之笔墨风格更加灵活多变而又丰富。画家对所想表达的人物情感、意志思想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就会更强[9]。

(二)注重线面纯化和提炼,突出画面形式感

关于中国山水画线面装饰方法,绘画者应注重线面纯化和提炼,突出画面形式感。例如,元末明初画家王蒙通过平面化布置方法,以牺牲物象的真实性来突出线条用笔和墨色层次。现代中国山水画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画面空间距离,同时又应用色彩渲染等手法来将画面表现中物象内部复杂的形体结构进行了有效表現。在整体构图上,中国山水画线面装饰既要注重其平面化和形式感处理,又要特别注重处理后所能够产生的强烈对比、变化感以及形式美感[10]。

(三)注重材料运用,强化绘画本体意识

关于中国山水画线面装饰方法,除了注重色彩对比与调和,注重线面纯化和提炼之外,还应注重材料运用,从而强化绘画本体意识。在中国山水画中,装饰语言的表现手法主要为质地、色彩、空间结构以及人物造型等方面的扩展。质地包括材料肌理和质感两个方面。在画面色彩、肌理、张力等几个方面,画家可以进行大胆尝试[11]。

唐代画家张彦远提出根据画法需要选用纸张,同时还分析了对多种绘画材料的应用方式及制作技术手段,在绘画中很好地融入了本体意识。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有效融合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某种文化特性,促使中国山水画在现代发展中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12]。

四、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中蕴含的精神

(一)蕴含传统艺术韵味,体现出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山水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表现力,艺术韵味浓厚。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一些特征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的审美特点,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特点及审美情趣变化。现代艺术家在绘画理念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绘画方法,从而产生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韵味[13]。在中国山水画中,画家将绘画意象、意蕴等作为作品灵魂,并从布局、结构、运笔、造型等方面进行艺术体现,善于对无序、繁冗的客观事物进行有效提炼,以秩序化节奏进行艺术加工,促使山水画装饰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中国山水画还讲究绘画材料选用与绘画陈设性、玩赏性,以提升视觉效果。

另外,中国山水画是运用图案的形式体现的一种图画形象,遵从“审美”和“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并且在绘制过程当中要尽量保证线条、形态的清晰,确保中国山水画绘制流畅,画面简洁。在中国山水画中,不同的山水形象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蕴。山水形象是山水画的主体,影响着人们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兴趣。浑然一体、特点突出的山水形象能够让人们产生深刻的印象。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中蕴含着民族文化精神,因为它是画家情感、意志、情趣等的体现,蕴含着画家对相关事物的深刻理解。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其笔墨语言必然传达了人们普遍认可、推崇的精神,也就是民族文化精神。

(二)蕴含拓展特征及创新思想,丰富现代艺术观念

中国山水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蕴含着拓展特征及创新思想。将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笔墨元素与当代艺术审美理念进行紧密结合,不仅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内涵进行了一定拓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艺术观念,将时代精神渗透在笔墨之中。当代中国山水画中装饰元素的应用,对传统绘画艺术语言进行了有效继承,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突显出民族发展精神和时代发展特色。线条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家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山水画主张的是一种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装饰性美感,具有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创新,需要画家在装饰性的基础之上加以拓展,这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山水画家的历史使命[14]。

笔墨语言不仅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一大审美对象,承载了画家的学识素养、技巧能力以及艺术品位等。因此,笔墨语言是中国山水画艺术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山水画中所呈现的美学意境都是画家一定的精神思想表达。这是需要画家不断提升绘画技术,陶冶性情才能达到的。人们对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并不是只注重外部结构、内容的呈现,而是更重视体会其内在的美好意境。中国山水画的“意”融于笔墨语言,能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出多层次的精神理念。

五、结语

笔墨语言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艺术的传播与发扬,有利于艺术审美的提升,有利于营造意境美感。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蕴含着一定的美学特征,注重色彩对比与调和,突出画面色调,注重线面纯化和提炼,突出画面形式感,同时也注重材料运用,强化绘画本体意识。另外,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中蕴含传统艺术韵味、拓展特征及创新思想,能够体出民族文化精神,并且也有利于丰富现代艺术观念。

参考文献:

[1]袁封娟.传统笔墨在山水画写生中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2(2):40-42.

[2]明媚.视觉的诗歌:我对传统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理解[J].美术观察,2022(4):136-137.

[3]李丹妮.《美的历程》中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观分析[J].美与时代(下),2021(4):47-49.

[4]郭君涛.唐代金碧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意蕴:以壁画和屏风为中心[J].荣宝斋,2021(5):106-115.

[5]张瑞.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探究[J].艺术家,2020(8):40.

[6]余平平.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文艺家,2020(10):10-11.

[7]宋嘉伦.新时期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有效性探究[J].大众文艺,2020(10):97-98.

[8]徐劼.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初探[J].艺术家,2020(2):31-32.

[9]童峰.基于视觉艺术心理学的中国山水画视觉结构语言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1):111-113.

[10]赵剑溪,余思伟.探究中国山水画中书法用笔的体现[J].美术教育研究,2020(7):20-21.

[11]李新生,周宇.论中国山水画太行主题的审美意蕴和绘画语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37-142.

[12]刘明友.意境营造:传统山水画中“留白”意义再探[J].美与时代(下),2020(6):53-55.

[13]刘晓衡.为自然润色:“淡墨法”山水写生之运用[J].美术观察,2020(3):140-141.

[14]刘永亮,王力平.渐江山水画的笔墨图式及审美意蕴[J].台州学院学报,2020(1):70-82.

作者簡介:

郑圣泉,三级美术师(中级),福建省三明大田县文体和旅游局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漫画。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构图形式之美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媒体图像艺术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
元代少数民族画家传承米芾画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