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领恐慌

2022-05-30王崧舟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吕蒙恐慌本领

王崧舟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教了几十年的语文,这下算是教到头了,以后的语文课真不知该怎么上了;有人说,理念变了,体系变了,模式变了,质量评价标准也变了,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慌什么慌?

其实,“到头派”也罢,“不变派”也罢,“车船派”也罢,说到底,都是一种本领恐慌的折射。

想想也是,别的且不说,光说新课标中关于“情境”的命名,就涉及学习情境、交际情境、阅读情境、主题情境、生活情境、命题情境、语言运用情境等等。这诸多情境,如果不加仔细理会,完全可能变成一堆乱麻;即便仔细理会,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佐证,依然可能剪不断理还乱。

新课标背景下的本领恐慌,要说事出有因,是事实,但要说情有可原,却未必。试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哪个行业、哪个岗位能避免本领恐慌?

《庄子·至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颜回要去齐国,孔子面露忧色。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从前管子有句话说得好,‘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我担心颜回跟齐侯大谈尧、舜、黄帝的治国之道,人家不但不能理解,反而因此产生疑惑,那就要遭殃了。”所谓“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是说小的袋子不可以藏大的东西,短的绳子不可以取深井的水。后来,“绠短汲深”作为一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能力薄弱,担当不了重任。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褚小者”未尝不能增其大,“绠短者”也未尝不能补其短。

三国时,孙权曾劝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以军中事务繁杂为由加以推脱。孙权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吕蒙自此勤奋好学。后来,鲁肃跟吕蒙一起议事,惊讶地发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落实新课标的当务之急。途径是什么?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荀子说,学不可以已。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终身学习作为一切教育变革的指导思想。

克服本领恐慌,就是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直面自己的职业惰性,学会改变,只争朝夕;就是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正视自己的职业惯性,学而不厌,功成不居;就是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战胜自己的职业任性,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就是要以笃行不怠的态度征服自己的职业随性,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早在新课标修订之前,我就开始细读普通高中语文课标以及相应的解读丛书,对其中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有了一定的理性认知;我又通讀了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对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群,尤其对任务情境的创设等有了切实的感性体验。新课标颁布之后,我组织专家名师进行案例式解读,以写促学,以学促思,对新课标精神有了相对系统的把握与理解;我还边学习边实践,开发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公开课,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事实上,换个角度看本领恐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常言道,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由本领恐慌激活的反省意识、担当精神,以及做更好的自己的人性需求,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表现。一如尼采所言,人是应被超越的某种东西。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猜你喜欢

吕蒙恐慌本领
小透明,大本领
屡建奇功的吕蒙
吕蒙自强不息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谁的本领最大
吕蒙白衣渡江
谁的本领大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
孙权的“窥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