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022-05-30陈玉芝
陈玉芝
[摘 要] 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只有真正“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才能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文章从教材使用的现状和主要原因分析谈起,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实践策略:读懂教材,关注需求,准确切入;改造教材,融入生活,活化课堂。
[关键词] 创造性使用教材;生活素材;数学素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知“教教材”,不知“用教材教”,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精彩与活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从课程标准、学科特征、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及学生具体实际出发适切地处理和使用教材,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更是让数学课堂绽放光彩的契机。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只有真正地“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才能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进而发展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材使用的现状和主要原因分析
尽管创造性使用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在日常教学中,各种流于形式或缺乏深度的使用数学教材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具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常见现象。
1. 不会灵活处理教材而导致的“照本宣科”
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使得部分教师忽略了自身的创造性,常常视教材为“圣旨”,从而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也有一些教师自身知识的贫乏,导致灵活处理教材的水平不够,进而只能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的编排组织教学过程。这些教师很多都是受到长期固有教学观念的影响,觉得想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就不能节外生枝,既然做不到“旧瓶装新酒”,那就只能不逾越教材一步。还有的教师则是因为对教材本质的理解不够透彻或是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把握不够准确,所以不敢创造性地改革,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问题坚决不闻不问,所以即便是有了动态生成资源,他们也是不敢面对的。
这样对教材的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只能感受到数学的枯燥乏味,逐步丧失学习的兴趣,最终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后果。
2. 淡化教材承载功能而导致的“另起炉灶”
当然,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都是一次莫大的挑战。一般素质的教师连编者的意图都理不清,去挖掘与领会意图自然是难于上青天。于是乎,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一些教师动辄课件演示,动辄合作学习,一节课下来花样百出;还有些教师则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完全抛开教材提供的情境和例题,重新设计出自认为更加贴近实际的素材,让学生猜想、验证、操作、探索,更有甚者整节课下来都不让学生翻开课本。
如此淡化教材承载功能下的大动干戈,课堂教学过程的确热热闹闹,但学生真正收获了多少,是否真正意义上理清了知识本质就不得而知了。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实践策略
重新开发和使用教材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那么究竟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寻。
1. 读懂教材,关注需求,准确切入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想要“用教材教”,就需要教师读懂教材,窥探到编者的意图,更好地实施教学。教材是由学者精心编制而成,但教材中的问题和图式都是静止的,教师不能将这些静止的素材和问题直接“输送”给学生,而要读懂、读透教材,从学生需求和思维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其生动、鲜活,让学生顿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教材的使用才能有的放矢。
例1 里程表(一)
师:红红暑假打算从北京到西安旅游,你觉得在出发前红红会思考些什么问题呢?
生1:一张飞机票要多少钱?
生2:到底是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生3:有哪些路线可以走呢?
生4:假如乘坐火车,沿途经过的站点有哪些?
……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具有创意。
师(拾级而上):若选择乘坐火车,那就需要选择路线,红红会怎么做?
生5:我每次出门我妈妈都会用“百度地图”查一下,我建議红红也查一下。
师:非常好,下一步呢?(教师出示学生需要的百度地图)
生6:图太小了,必须要放大地图才能看到详细的铁路线。(教师根据学生需求放大地图,并动态呈现“北京——西安”沿途的各站路线)
师:根据这条路线图,你觉得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
生7: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两个站之间的距离。
生8:我们也可以研究两个站火车要走多长时间。
生9:我们还可以研究票价的问题。
……
师:你们所提的问题都是很具有探究性的,真是非常厉害,但这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只能研究一个问题。刚才有同学提出研究两站间的距离,那我们就先研究“里程”问题吧!两站距离,仅有路线图可以解决吗?
生10:不行,还需要距离数据。
师:好,大家来看这张里程表,其中的里程信息中有何共同点?(教师课件出示图1)
生10:上面都是以北京为起始站的。
师:非常好,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3个问题……
尽管教材中以静止的方式呈现了问题和素材,但是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创新改编了教学过程,通过巧妙的方式导入,变静止为动态,为学生的需求呈现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生,让学生有了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难能可贵的。
图1
2. 改造教材,融入生活,活化课堂
教材并不是教学的内容,教师想要将教材转化为教学内容就需要树立好动态、开放的教材观,合理开发和改造教材。深入解读并改造教材,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运用教材是非常好的视角。当然,这些有效策略不会写入教师的参考用书中,有时,不同的教学智慧决定了其发掘和改造教材的程度。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融入生活素材,强化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让课堂“物化”出深度精彩的回应,才能让课堂取得真正的成功。
例2 以小数乘法中“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为例
师:下周我們就要学习“小数乘整数”了,明天刚好是周末,请大家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参加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将活动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于是数学日记,大家不可忽视一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在周一上课前,老师先评选出优秀的活动日记,并选定为下节课的例题,请大家认真完成这项任务。
……
师:课前老师拜读了你们的日记,大部分同学写得非常好,现在选取了几篇最具有代表性的,下面请记录者本人来读一读。
生1:星期六早上,王叔叔来家里做客,爸爸让我去超市买点猪肉和蔬菜。我一到超市就看到以下肉价:瘦肉1斤12元,肥肉1斤8元,排骨1斤10元。我一共带了20元,当即决定买些排骨和青菜。营业员阿姨给我称了1.8斤排骨,一共18元,余下的2元钱我买了2斤青菜。
生2:星期五晚上一到家,有个收土鸡蛋的大爷到我家里来收土鸡蛋。妈妈当机立断准备考一考我的计算能力,土鸡蛋的价格是1斤8元,家里一共有24.5斤土鸡蛋,我用计算器很快算出可以卖196元。妈妈喜滋滋地收了钱,而我却不太开心,小数乘法我还不会,如果没有计算器帮忙我今天肯定要出丑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试着笔算看看能不能算出来呢?说干就干,我立刻拿出草稿纸进行尝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我的努力钻研下,我果然也有了不少认识呢!
……
师:刚才大家的汇报都不错,下面我们就将这些作为今天这节课探究的数学例题,围绕你们的日记来探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课件呈现)
……
通过自己写数学日记的情景融入,这是高附加值的资源,瞬间让枯燥的计算问题获得了动态背景下的支撑,将算理融化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并与学生的思维并驾齐驱,极好地丰富了他们的内需情感体验,让他们自然产生了拓展思维空间的主观欲望,在愉悦的情境中认识到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激发了思维碰撞,实现了课堂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充分道明了教材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审视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十分重要,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探究和学习。
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需要教师反反复复地实践、反思和超越。从静止的教材到动态的课堂,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想要上出一节具有深度和内涵的数学课,还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反复研读及整体把握,树立好新的教材观,基于教材又活用教材,才能将教材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实践,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