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研究中锤炼 在攻坚克难中成长
2022-05-30曾红
曾红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自强,教育先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根据本区农村学校多、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将研究重心下移,着重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設和教学水平提高。
抓好重点苗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常行走于农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并从中发现“苗子”,精心指导、培养,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享受有品质的教育。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上,研究院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培养重点苗子为抓手,带动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带领学校教师开展了《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数学低段教学方式研究》等课题研究。从研究“教师教”转向研究“学生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教—学—评”研究工作,在教学上倡导核心素养导向下整体把握内容,有结构地教、有关联地学,促进反思提升。在课堂上提倡创设情景,明确问题;任务驱动,解决问题;活动推进,评价反思;过程育人,素养提升。
参加工作一年的豹澥小学李明老师参加武汉市说课比赛,为了能让她在比赛中成长,笔者反复多次和李明老师一起重温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案、字斟句酌地修改比赛稿,比赛中李明老师发挥出色,荣获市一等奖。2021年豹澥小学谢姣老师参加武汉市优质课比赛,笔者组建备赛团队,制定备赛流程:精细备课—模拟上课—诊断与建议—研讨与改进—再次模拟上课—现场上课—现场改课活动与解读,多次现场试教,和谢姣老师经常就教学方案交流到深夜。最终,谢老师获武汉市《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单元复习整合课一等奖,实现了农村学校数学赛课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在李明和谢姣两位老师备赛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校的青年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备赛成为一次极好的全员教学研究过程,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成功又极大地鼓舞了青年教师的研究热情。现在,青年教师研究教学已经蔚然成风。
将困难作契机,让青年教师在集体攻关中成长。为了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又保证教学质量,研究院着重开展了作业设计研究。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既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也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研究院将此作为一项锤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大好机会。在小学数学方面,笔者采取“云端交流+作业指南+观摩样例”的培训模式,从单元视角、课时视角设计“1+X”的作业。“1”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必做作业,“X”是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选做作业。小学一、二年级提倡阅读、操作、实践性活动作业。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不仅自己反复修改作业设计方案,而且注重让青年教师参与研究过程,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更新教学理念。正所谓“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我们共设计出3个年级的347份作业,建立了课后服务作业资料库,作业由单纯的教学反馈走向全面育人,彰显了作业的品质,受到教师的欢迎。
高质量教育需要教师高度的教育自觉。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武汉市开启了空中课堂的教学模式。笔者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地投入空中课堂教学工作中,组建备课团队,历经4个月,组织60余人参与空中课堂授课,绝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线上教研达30余次,不定期教研每天都有。为了帮助他们上好网课,笔者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交流,修改教学设计、脚本等,开发并上线168节课。据武汉市教育云后台统计数据显示,网课点击总量达1282万多次。网课受到老师、家长、学生赞誉,在武汉市小学数学空中课堂线上教学特色经验分享活动中获得好评。这项研究工作既发挥了青年教师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也填补了他们教学经验不足的短板,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