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革教学方式更好实现教考衔接

2022-05-30李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情境

李娟

“一核四层四翼”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中心内容,主要表现为核心价值“金线”、素养能力“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大问题,对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背景下,要顺应高考命题“价值引领、素养立意、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变化趋势,就必须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由“以纲定考”到“教考衔接”的转变。

新编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的显著特色,是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学习任务驱动,创设的情境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确定的学习主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探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探究过程反思和结论反思,符合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地实行“教考衔接”,笔者在近年来的地理教学中围绕高考评价体系“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内容,提出了地理课堂“四步”学习模式(见图1)。

实行大概念单元教学,落实必备知识。必备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积极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唤醒旧知,生长新知。因此,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原理规律和人地关系等方面,梳理单元地理大概念,建立单元概念体系,确立大单元学习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要体现“见地见理见人”“有地有理有人”的地理学科教学特色。如地理位置大概念框架(见图2)。

精心设计地理问题,发展关键能力。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问题式教学,精心设计地理问题,发展学生关键能力。要特别注意的是:创设的学习情境一定要真实有效,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认知;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紧扣主题,体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关联,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如在我国人口迁移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就可以引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资料,分析我國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呈现出的变化特点,说明我国人口面临的新问题。

一般来说,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关键能力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图表阅读与分析能力,理解关键字词句子的审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探究能力,分析、综合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正向、逆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等。

创新主题内容教学,培育学科素养。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人口老龄化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运用地理学科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创新主题内容教学,紧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地理教学。如区域认知中的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综合思维中的时空综合、要素综合和地方综合分析能力;人地关系中的“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和谐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中的地理调查方案设计、野外地理考察、地理模拟实验能力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核心价值。地理学科核心价值是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而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体系,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地理学科核心价值的终极体现,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个人教育、国际比较和环境教育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地理科学前沿发展成果,创设地理问题情境,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力量。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国际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地理教育中可以以此为背景,创设地理问题情境,从地理视角分析解决脱贫攻坚中的产业发展、乡村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地理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蓝天碧水净土的守护者。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提倡有温度的教育》一文中指出:“学校更应该注重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以培养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本文提出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内容基础上的“四步”课堂学习模式,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实现了地理学习中“情境”“问题”“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真正发挥了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体现了教育的温度。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