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招育留”构筑人才聚集“强磁场”
2022-05-30杨成华江荣
杨成华 江荣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人才是关键。为全面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五峰县”)教育局紧盯人才工作目标不放松,优化人才工作服务不止步,坚持打好教育人才引进“引招育留”四张牌,构筑人才聚集“强磁场”。
打好“教育情感牌”精准引才。五峰县教育局通过寄贺卡、发信息、打电话、召开联谊会等方式,向在外人才送去家乡祝福,传递家乡温暖。加强对返乡创业人员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向他们推介家乡的发展现状、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让他们了解家乡教育的不足和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激发他们献身家乡教育的情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发区域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郭茂荣工作室主持人、原黄石市第八中学校长郭茂荣退休后,放弃在外高薪的工作,主动到五峰县担任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中学特派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冬新,主动申请“银龄计划”来五峰支教。聘请荆楚教育名家、湖北名师、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校长陈笑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付国屏分别担任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小学、中学特派校长。紧扣五峰“避暑、康养、研学”三大旅游功能定位,结合县域教文旅康农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进驻武汉企业,以“好风景”拉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先后引进武汉学知修远董事长、原五峰籍人士祝胜华为五峰县研学旅行首席顾问,合力打造全国首个“乡村耕读劳动教育大学堂”;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香的代表性传承人韩雪女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特聘教师,设立“韩雪楚香文化工作室”,合力打造“楚香文化研究院”“楚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心”。一年来,县教育局通过实施柔性引才计划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6人。
打好“政策激励牌”广泛招才。组建专班走进高校,广渠道、多形式宣传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补贴、青年人才安家补贴、新招引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等五峰县人才政策“大礼包”。重点围绕高校人才就业需求和基层学校用才需求,积极对接省内师范类高校,准确掌握五峰户籍高校毕业生数据,聚焦“招得來、留得住、真需要”招才引才原则,通过定期走访、返乡座谈、名师讲座等形式,推介五峰教育故事,系牢乡情纽带,唤醒思乡情结,动员、引导高校毕业生踊跃报考五峰县教师招聘岗位。严格程序,认真考察,择优调进外县市五峰籍教师回家乡工作。截至目前,2022年已招引各类教师近70人。
打好“高校资源牌”系统育才。根据五峰县乡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现状,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依托湖北师范大学“优师计划”,每年为五峰县培养教师12名。为全面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引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五峰中职学校,利用高职院校学科优势,通过“3+2”合作办学,将五峰职教中心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同时与三峡职业学院共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茶旅学院,借力高校资源,为五峰县乡村振兴培养治理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全域旅游培养服务型人才。
打好“优质服务牌”用心留才。坚持用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一对一”的服务机制,对新引进的教师建立“一对一”的帮带机制,同时强化服务保障,通过兴建教师周转房、建设“青年教师之家”,全面落实待遇保障,从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开始,从他们的专业发展培养开始,从他们的精神文化塑造开始,以“走心”的服务打造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激励、引导教育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确保教育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