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前置性探究的现实意义与实施办法的研究

2022-05-30邓娜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办法意义

邓娜

[摘  要]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处于帮学的地位,做到“无为而为”即可。前置性探究作为该理念的核心内容,是现代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前置性探究具有锻炼学生自主力、培养探究力与提高课堂效率等现实意义,其相应的实施办法有:简约而不简单,做好课前准备;实践操作感悟,调整课堂预设;直接快速总结,巩固应用新知。

[關键词] 前置性探究;教学实施;意义;办法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课堂的关系,通过相应的教学措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学会剖析问题,积累活动经验,获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等[1]。”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各种能力的教学。

前置性探究是生本主义理论的表现,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信息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加工与处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创新力与良好的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学习模式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能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一、前置性探究的现实意义

1. 锻炼学生的自主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力与态度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前置性探究学习能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不同的感悟,这种方式让学生一改往日的被动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启发思维,获得相应的自主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新课前,学生在自主探究前置性问题时,常借助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所探究的内容产生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并对自己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猜想与分析。学生在前置性问题的探索中,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琢磨与思考,从而解决了课堂时间局限性的矛盾。其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前置性探究对课堂教学内容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教学重点也有了大体的把握。教师在课前整理学生对探究的感悟与体会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前置性探究的方法

1. 简约而不简单,做好课前准备

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通过精心研究教材与教参的方式来备课,并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相应的探究性作业,以帮助学生对新知产生初步的认识。这种探究性作业要注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过于复杂的问题又让学生无法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简约而不简单,具有一定“渗透”功能的前置性作业,才能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2]。

例1  “升和毫升”的教学

升和毫升是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容量单位,笔者在研读教材后认为:本章节的教学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着手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充分感知这两个单位。于是,笔者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到超市寻找含有这两个单位的物品,同时将每件物品的容量记录下来,并简要地写下自己的收获。

此项任务简单、明确、重点突出。让学生到超市自主寻找含有这两个单位物品的任务对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寻找中逐渐对升与毫升产生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项作业与传统的书面作业有着质的区别,学生在自主探究这两个容量单位时,并不需要对所学知识达到先知先会的预习效果,只要对带有容量单位的物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即可,同时从这些实际的生活物品中抽象出相应的单位,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升与毫升”的区别,以及分别应用于哪些生活实际中,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充足的准备。

学生在“简要地说说自己的收获”这个环节,呈现出如下记录:(1)超市里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物品好多呀!(2)用这两个单位的基本都是液体;(3)量大的用升作单位,量小的用毫升作单位;(4)我觉得日常生活中应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等。

此探究过程,学生不仅对这两个单位建立了初步的感知,还获得了自己独有的感悟。这些感悟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学生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并自主地产生了感悟,这为数学兴趣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思考: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探究性前置性作业,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有着质的区别。常规预习强调对知识的先知先会,而前置性探究性作业强调的是个体认知经验、思维的开发,以及体会、感悟等的获得,其目的在于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因此,课前前置性探究不需要过于复杂,只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他们认知的活动即可,让他们在简约的探究中也能有丰富的收获。

2. 实践操作感悟,调整课堂预设

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初步了解学生在独立探究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并与课堂教学预设相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前有自主探究活动作为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直入主题或再次交流活动感想,引发新的感悟,以建构新的认知体系。

例2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在学生对对称轴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常规情况下会运用一些练习,训练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节课,在练习训练之前,笔者设计了如下前置性探究作业,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突破“对称轴”这个重点与难点。

探究活动: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三角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纸片,要求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折叠与记录,将结论填写于表1,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活动体验或感受。

本探究活动的预设目标是通过探究活动,引发学生感知:是正几边形就有对应的几条对称轴。笔者浏览了学生的探究感悟,发现他们的感悟非常丰富,除了对轴对称数量与正几边形边数关系的发现,还出现了以下几种:(1)所有的轴对称都在图形内相交于图形的中心点;(2)边数为奇数和偶数的多边形,其对称轴与中心点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等。

根据学生的发现与感悟,笔者调整了本节课的教学预设,决定带领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轴对称的特点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得精准寻找或画轴对称的能力。学生带着自己独有的理解与感悟进入课堂教学,并与同伴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取长补短中互相补充,使得结论越来越完善,认知体系也愈发完整。

思考:常规情况下,对称轴的探究活动,学困生与学优生因认知水平的差别,在完成速度上有着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学困生来不及画完对称轴,学优生都已经写完感想了。而前置性的探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活动,并细细琢磨与思考自己的发现,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公平。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悟时,不少学生受同伴的启发,又一次获得二次感悟,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3. 直接快速总结,巩固应用新知

受前置性探究的影响,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合理、紧凑、高效,这就给师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总结、梳理与提炼,讓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

例3  “圆的周长”的教学

剪10个不同大小的圆,测量出它们的直径与周长,并大概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将结果填写到表2中。

经探究,我发现:______________;

经交流,我发现:______________。

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直接汇报探究的结论。学生提出:用圆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都差不多是3。此时教师可将圆周率的概念直接导入,并留下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测量方法的总结、圆周率性质的探索与练习训练等。如此能有效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前置性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认知以外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加工与处理,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因学生的充分准备而更具生命力,学生在有备而来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增添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莉娅·安吉莱瑞.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M]. 徐文彬,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办法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最好的办法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一场及时的春雨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