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问于学,让数学思维真实发生

2022-05-30叶柳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0期

叶柳君

[摘  要] 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学生提问、以问引学”入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的思维真实发生。

[关键词] 学起于问;顺学而问;促思而问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课,通常情况下,这节课会采取观察、分类、抽象、概括、举例等活动来推进学习[1]。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探究”,虽然学生掌握了概念,但是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尝试探索以“学生提问”为主的课堂,以学生的“问”为源头,“学”随其“问”,将知识嵌于提问、自学、辨析、研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以此助推学生的知识学习。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表1)。

一、学起于问,让质疑自然发生

1. “借题发问”引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始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旨在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并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参加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旅。

片段1: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問题?

生1: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生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

生3:怎么找因数和倍数?

生4: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用?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善于提问的同学。

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学生主要会提出“是什么”“什么关系”“有什么用”等问题。虽然课始学生的提问比较笼统,数量也不会很多,但也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想要研究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只有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更有动力。

2. “自学释问”求成长

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有些问题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整堂课下来,学生的书本还原封不动地放着。因此,在“因数和倍数”一课中,笔者尝试把学生课始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性课题交给学生去自学,并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获取、解读知识,让学生能主动卷入学习。

片段2:

(1)阅读自学。

提出自主阅读要求:

找一找: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

写一写:你能举例说明吗?

(2)自学反馈。

生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生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生3:我们今天研究因数和倍数都是整数。

(3)举例说明。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自学,再在反馈中相互补充,并尝试举例说明,使学生稍微跳跳就能触手可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学的能力,又使他们获得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3. “思辨析问”助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等,鼓励学生通过辨析,催化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

片段3:

(1)概念本质辨析(图2)

师:他们说的话,你们认同吗?

生1:聪聪说的是错的,应该说18是2和9的倍数,2和9是18的因数。

生2:明明说的是对的。

师:为什么看着乘法算式也能找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2:因为8×25=200,可以写成200÷8=25,所以都能找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3:淘淘说错了,因为乘法算式里有小数,因数得是整数。

(2)相似概念辨析。

师:在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8×2.5=20叫因数×因数=积,这个因数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因数一样吗?

生4:以前学的因数可以是任意数,今天学的因数只能是非0自然数。

上述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自学之后,对聪聪、明明、淘淘说的3句话进行辨析,再次把“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落实,并且二次利用8×2.5=20这个素材,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辨析新旧知识的差异,落实从数的范围上去感知两者的区别,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使得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二、顺学而问,让探究自然发生

1. “遇疑追问”引深入

“生问”是发生在学生真正思维需要的、每个人都很迫切想提出来的地方。课始,学生还不大能提出与知识发生紧密相关的、有思维深度的问题[3],因此,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碰到困惑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更聚焦、更深刻的问题。

片段4:

师: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数,找出它的因数和倍数。

展示学生作品(图3)。

引导观察: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

生1: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到底有几个,有规律吗?

生2:为什么有些数的因数只有2个,有些数的因数有这么多?

生3:因数和倍数有什么特点?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在找自己感兴趣数的因数和倍数时,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感知,自然而然就会引发好奇、关注或思考,从而主动产生比较、分析、猜测、质疑等思维活动,使得好问题能够落地生根。

2. “合作释问”促发展

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己提出的疑问,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片段5:

以4人小组为单位来探究这些问题,并全班交流。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因数和倍数”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過程,要经历观察、分析、抽象等活动,这往往是枯燥的、听从教师指令的过程。当学生产生了这么多问题后,继续借助这些材料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这样就可以把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化为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促思而问,让思考自然发生

教师在新课教学完后应有意识地促发学生去反思、去挖掘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借助“生问”促使学生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观察、思考和表达,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能力。

片段6:

师引导: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1:我应该翻开哪一张呢?

生2:至少翻几张就能猜出答案来?

生3:不翻能猜到吗?

在上述片段中,设计生动有趣又兼具挑战性的猜数游戏,把枯燥的知识应用和猜数游戏相结合,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因数和倍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生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开始发散,课堂的氛围也会灵动起来。

片段7:

解决问题1:我应该翻开哪一张呢?

生1:最后一张,因为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生2:中间一张,因为中间一张再乘它本身就得到这个数。

解决问题2:至少翻几张就能猜出答案来?

生:至少翻开一张就能猜出来,最后一张或者中间一张都可以。

解决问题3:不翻能猜到吗?

生1:这个数是平方数,可能是9,16,25,36,49等等。

生2:它有5个因数,可能是16,也可能是81。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这样3个问题,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因数的特点来解决问题,个别学生根据“平方数”的特点来解决,知道“这个数就是最中间因数的平方”,在这样有层次地推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延伸。

本文以“生问”为核心(如图6),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研学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问与释问,指出数学课堂要捕捉学生的真实疑问,根据疑问展开教学,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斌,杜陆群. “生问课堂”有怎样的结构[J]. 小学数学教师,2020(S01):30-32.

[3]  唐惠良,胡科飞. 提问材料如何设计[J]. 小学数学教师,2020(S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