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索,以促进数感的初步建构
2022-05-30褚慧
褚慧
[摘 要] 新课标一直倡导,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真正投入动手操作、实验等系列实践学习中去,以此助力他们有效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活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观察学习情境,以观察诱发他们深入思考;还得重视实践学习的组织与引导,以帮助他们感知方法;更要关注学习活动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内化知识,建构相应的数感。
[关键词] 实践探索;认知建构;数感;有效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正朝着更为理想的方向挺进,有很多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甚至也有部分观点被颠覆了。但笔者以为,自始至终都不会发生变革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一切教学行为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所以,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就得紧紧地领悟好这一精神,并以此来打造学生的实践探索活动,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探究者,一个思想者,让他们在一个个具体的数的大小比较学习活动中,感知数的构成,建立数的概念,从而促进数感意识的稳健发展。
一、以学习观察,诱发思考
以观察学习为起点,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他们的学习思考,是小学生最直接、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观察能够形成直观感受,获得较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使得整个学习活动顺利地推进下去。为此,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就得抓实学习观察这一环节,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思考的跟进,以促进有效教学的打造,促进高效学习的发生。
师:请同学们看看喜羊羊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1:他们在放风筝呢!
师:再看看周围的景色,猜猜他们放风筝的季节是春天、夏天,还是冬天呢?
生2:好像不是冬天,他们都没有穿上羽绒服,看来天气不是很冷。
生3:他们也没穿短袖短裤,应该是春天。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也善于观察。那画面上的4个温度计,哪个更切合这时的温度呢?
生4:写着19度的那个,因为春天就是不冷不热。
生5:为什么不是32度,2度或者35度呢?
……
生6:刚才你没有认真听同学讲哦!2度应该是很冷的,需要穿上羽绒服。
生7:同样的,32度、35度会热得直冒汗。喜羊羊他们还会穿着这样的衣服吗?
……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不错!那这几个温度中最高的是几度呢?最低的呢?
生8:35度最高,2度最低。
……
教师创设相应的观察情境,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能让他们对相关的学习和思考加倍地投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思考,会让整个学习活动朝着更为理性的层面推进。
审视整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个方面所做出的思考。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羊羊们放风筝的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为媒介,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投入,创设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化情境,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观察。
其次,教师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去感受天气的冷暖,联系自己穿衣等情况,以经验来解析温度的高低。同时,引入相应的温度计,让学生在选择温度过程中学习思考,学习用生活化经验去解读相应的现象。
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地比较4个温度数值的大小,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样,就会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感知储备。
二、以实践活动,感知方法
实践是促进学习深入的基本方式,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知识的重要手段。为此,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教学内容,并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诸多要素,设计一些具体化的操作实践等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一个个切身体验中感悟数的大小,深化数的顺序等,从而较好地悟出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使得整个学习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获得相应学习方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数的大小比较学习经验。
师:以上的结论同学们都是通过穿衣服等经验来感知的,那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呢?
(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合作研究,也诱使他们动手去实践,从而开启较为热烈、活跃的学习场景)
生1:把这些数按照前面学习的方法,有序地排成一排,我发现2在最左边,然后经过很多的格子才写出19,又过了很多的格子找到了32,再经过2个格子,就到35了。这可以看出2是最小的,35是最大的。
生2:我们也可以用计数器把这些数拨好。像2就是2个珠子,都在个位上。19则需要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个位上还要拨9个珠子,很明显2是小的,19是大的。
……
师:你们的方法真不赖,比老师想得还要仔细。像刚才这样的讨论,我们还可以用前面学习的>、<或=等符号来表示,你会吗?试一试?
生3:2是小于19的,写成2<19。
生4:也可以写成19>2。
生5:還有32>2,35>19。
……
众所周知,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因为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方式和情感态度,所以教师就得重视学生这一方面的特性,科学地创设学习情境,诱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去思考、去交流等,从而让整个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带有更多的自主性、实践性,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朝着更为理想的方向迈进。
回望教学片段,教师能欣喜地看到学生能动的身影。教师提出“这些都是小朋友们通过穿衣服等经验来感知的,那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呢?”这一问题能诱发出学生的学习活力,也能较好地迸发出学生个性学习的活力。
于是,有的学生用前面学习到的排数序的方式来写一写数,从中判断出数的大小;也有一部分学生则是用计算器来拨数,看出珠子的多少,得出数的大小;还有学生则用小棒、圆片等学具来摆数,也能直观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等。这样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数的大小比较中形成较为真切的数感,也让他们的学习变得多姿多彩,智慧闪烁。
三、以活动反思,助力建构
“学而不思则罔”,是千百年来对于学习的一种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理性的教学必定是引领学生投入相应思考的学习,也一定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晶。为此,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一个个真切的实践探索机会,还要把学习思考的指導,以及学习思考的要求穿插其中,让学生用思考的方式去审视数学现象,提炼数学规律,以实现理性学习的产生。同时,也让学生在提炼这些规律中,更好地发展数感。
师:不错!那23和26的大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生1:都是20多,计数器的十位上都是2,一个个位上是3颗珠子,一个个位是6颗珠子,6比3多,所以26>23。
生2:也可以是23<26。
……
生3:通过学习,我发现这样的比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十位上的数不同的,一种是十位上数字是相同的。
生4:是的,十位上不同的比较非常容易的,像2和19,19和32等,只要看一看十位上的数,大小就出来了。看2和19,2的十位上是没有的,19的十位上是1,当然是19大些。32和19,一个十位上是3,一个十位上是1,3是大于1的,所以32一定是大于19的。
生5:十位上一样的情况下,就得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了,个位数字大,这个数就更大。如32和35,23和26都是这样的,十位上的数字是一样的,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就更大。
……
反思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根本,也是他们建构数学学习认知的核心力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这样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到学习反刍之中,从而对相关的学习进行梳理和提炼,促进认知的内化,使数感意识等得到较好的发展。
回望案例,教师就是通过设计具体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学习梳理,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很自然地进行整理与提炼,使得学习感悟变成可靠的认知。同时,也在数的比较方法归纳中形成认知,使得数感得到更好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着力以实践为主导,以具体操作为引领,让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探索者,一个善于学习的思考者,从而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洋溢着个性学习的光芒。笔者认为,组织开展小学生的实践学习互动,不是一味地“玩”,而是融合了数学知识的做。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形;还得深入解析学习的实际状态,以及学生生活的现实状况等,科学地预设一系列有助于学习探究、有利于学习思考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愈加灵动,也让课堂教学愈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