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痴”
2022-05-30段继红
摘要:汪端生长名门,敏而好学,淹贯群书,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文学造诣,且博学多识,有磊落的心性和高远的志向,在清代闺阁诗人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好学成癖博学多识女子而有士风
汪端(1793—1838),字允庄,又字小韫,浙江钱塘人,生长名门,自幼聪慧,有观书过目不忘之异才。汪端幼失怙恃,曾依其姨母梁德绳夫人,梁夫人以相夫教子闻名当时,汪端和表妹们在她膝下受到了良好的闺中教育。
母亲的早逝,使汪端一下跳过天真的少女时代直接进入成人世界,虽然姨母梁德绳也很疼爱这个才华横溢的外甥女,但汪端仍比同龄女孩早熟,传统的闺阁题材和少女情怀几乎没有在她诗中留下痕迹。她的《诗钞》中大多是练笔性质的乐府及拟古之作,很少直接抒发个人情绪,《陇头水》《琴娘曲》《春夜曲》等篇已颇见才情。十七岁所作《哭伯兄问樵》,朴实无华,真情淋漓,浑厚沉郁,很难让人相信出自一个花季少女之手。
汪端十八岁即嘉庆十五年(1810)归嫁陈云伯子裴之,婚后,二人才学相当,被人目之祁彪佳与商景兰式的“金童玉女”,夫妇拈韵分笺,互为商榷,相处甚洽。但好景不长,陈裴之因一生未遇,三十三岁便在抑郁寡欢中客死他乡,汪端很久没有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此后不久,其子又因父亲去世而落下惊风痼疾。陷入痛苦和绝望中的诗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如世人所言——“才高福薄”。在寡居无趣的寥落中,她开始接触道藏释典,像很多清代女诗人一样,在奉道礼佛中度过了余生。道光十八年(1838)冬,汪端因脾脏疾病导致腹泻,于十二月十八日不治而终,时年四十六岁。汪端一生多产,著有《自然好学斋》十卷,编有《明三十家诗选》初、二两集,去世后诸侄重定其集,尽删晚作,二本并行于世。
汪端耽于阅读,好学成癖,才华横溢,其亲友多有描述。姨丈许宗彦序其《自然好学斋》中言其“每终日坐一室,手唐人诗默诵,遇得意处,嗑然以笑,咸以‘书痴目之,资敏甚”a;并且博闻强志、记诵赅洽,公公陈文述曾言“尝于十七史中举隐僻事问之,则应口对,及观所作读晋书与诸论古之作中,信乎其熟于史也”b;丈夫陈裴之在《香畹楼忆语》中亦描述道:“方选明诗,复得不寐之疾,左灯右茗,夜手一编,每至晨鸡喔喔,犹未就枕。”c 对于汪端的学识,时人亦多有称颂,“博览群籍……今观其《自然好学斋》诗,仍似梅村。殆笔性所近,改弦不易也”d;“允庄之诗亦能杼轴文史,一洗闺阁纤秾之习”e。由于她的博通经史和淹贯群书,故咏史常常是她信手拈来的主题,如《铜雀瓦砚歌》、《秣陵古迹分赋同小云作》《西湖怀古组诗》《张吴纪事诗》《元遗臣诗》《读史杂咏》(12首)等,借吟咏忠臣孝子、节妇烈女来表达自己的伦理观念、历史评价。
汪端诗多为七律,现存1143首诗,其中565首七律,均长于议论,工于用典,以格调意趣胜,意境灵动旷远,语言清淡不枯,有唐人清新飘逸之风致。汪端早年的律诗,可以看出刻意研练唐宋诗词的痕迹,也不免于明人宗唐之技巧。后期律诗则由于诗人对生活的况味和世事的洞明,故呈现了醇厚苍劲的格调,如其临终前一年作作的《寒浦》一诗:“老树风多聚暝鸦,烟深拳鹭不眠沙。荒桥断岸云如墨,败苇枯荷雪作花。替月一星明蟹火,敲冰夜半响鱼叉。野翁系艇归来晚,霜满蓑衣问酒家。”熔晚唐荒寒与宋人瘦硬于一炉,炼字老辣,厚重沉潜。汪端其他诗体也各有造诣,绝句潇洒飘逸,玲珑剔透;五律萧疏流宕、爽若哀梨;七言歌行则纵横捭阖,烟水淋漓,如《玉笥生歌题元张思廉贤诗集后》,悲慨苍凉,略无脂粉气。管筠说:“君以选明诗及多病之故,不暇多作。偶一命笔,必以和雅为宗,于选声傅色皆精意出之,得古人清艳之妙。”f
汪端一生用力最著的便是遴选和编订《明三十家诗选》,陈氏一门,尤其是陈文述,均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全身心地投入这项浩大的工程,其间耗费了大量光阴和精力。汪端常常与丈夫分居,夜以继日,甚至得了“不寐之症”,牺牲了家庭的欢乐和自己的健康。她以女性的身份和独到的见解重构男性诗人的典范,无论是遴选,还是品评的标准,都显示了以往闺秀从未有过的大家气度和独立思考后的真知灼见。孙康宜在《明清女诗人选集及其采辑策略》一文中指出:“汪端的文笔始终带一股自信与权威……似乎想颠倒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性别位置,以期抹除男性与女性的界限——因为以往都是男性批评家在评论女性诗人,而非女性批评家评论男性诗人。”g 汪端在对男性诗人进行品评时,表达了对他们才能的欣赏和困厄际遇的同情,如《题李空同集》中有“琵琶弹尽扬州怨,良友何曾报武功”,《题王凤洲集》中有“人才海内皆标榜,只负贫交谢茂秦”,《题顾亭林集》中有“留得灵和秋柳句,攀条泪洒夕阳天”等句,显示了她识别不遇之才的慧眼和对社会用人机制的犀利批判,同时也隐含了与自身角色同病相怜的女性意识。
《诗选》书分初、二两集,各八卷。上始开国,下逮遗民,均三十家,附录又七十人。吴振棫称其论一代升降正变,元元本本,纵横莫当。初集正选十三家,附录二十二人;续集正选十七家,附录四十八人。每家系以事略,旁采前人评论,以备参考。诗选一经行世,立刻声名鹊起。其姨母梁德绳在其序中充分肯定了《诗选》的深远意义:“沈归愚《明诗别裁》即《明诗综》约选之,沿袭皆前人旧说,无足观览。今允庄所选,以清苍雅正为宗,一扫前后七子门径,于文成、青丘、清江、孟载诸人表章尤力。至于是非得失之故,兴衰治乱之源,尤三致意焉。读是书者,不特三百年诗学源流朗若列眉,即三百年之是非得失已了如指掌。”h 汪端早年就显示了她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在广泛阅览了宋、元、明、清人诗集后,仅留高启、吴伟业二家集,其余皆弃去。稍后又觉“梅村(吴伟业)浓而无骨,不若青邱(高启)澹而有品”,独以高启的诗为学习标准。后还因痛恨朱元璋残暴屠杀高启等文人,故对张士诚的张吴小朝廷怀有特别的同情,深以张吴虽亡,其礼贤下士,保全善类之良法为然,后汪端节录明史,搜集逸事,以稗官体行之,曰《元明逸史》,凡八十卷。遗憾的是,这本“稗官体”的大书完成后又由汪端自己亲手焚毁,使我们无法一睹这位女才子的历史演义。
汪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陈氏家族宽容开明的文化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格外重视女子才情的陈家,汪端较一般女性幸运得多,她的生活颇为潇洒,无须羁绊于针黹女红,周旋于柴米油盐,平日家居读书作诗,与丈夫裴之琴弹瑟应,她在《丙子孟陬上旬与小云夜坐以澄怀堂集自然好学斋诗互相商榷偶成二首》,表达了她对“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温箫局夜谈诗”婚姻生活的满足。陈云伯对汪端才学胆识非常推重,曾云:“子妇归愚子裴之,方受业于太仓萧樊村,于明人沿归愚旧说,尊李梦阳、王凤洲而薄青丘,端闻之,心未是也。乃竭数年之力,辑《明诗选》初、二编,参以论断,多知人论世之识,颇为海内外诗家所称许。”i他与汪端的相处,很多方面超越了翁媳关系,更像是一对师友,故对汪端的独立治学和她不完全拘泥妇女常规的行为,持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态度。毋庸置疑,汪端之所以能成为清代闺阁中之翘楚,陈氏功不可没。张云璈在《自然好学斋诗钞序》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天之生一才人也不易,生一闺阁之才更不易;闺阁有才而又得全家之多才以张其才,则尤不易。”j 除此之外,她還可以与当时闺秀诗人吴藻、李佩金、归懋仪、王琼等自由地唱和往来。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汪端具备了大多数才女缺少的精英气质,丝毫没有自抑和幽怨的情绪,也绝不迎合男性“奁诗”“香艳”的趣味,正如她曾在《丙子孟陬上旬与小云夜坐以澄怀堂集自然好学斋诗互相商榷偶成二首》中流露的“不将艳体斗齐梁,不骛虚名竞汉唐”,“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痴”的写作态度和不凡心性。
作者:段继红,文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