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2-05-30刘志华姜瑞云李焱郭广伟
刘志华?姜瑞云?李焱?郭广伟
摘 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进程,并对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鉴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包括强化有效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基础,乡村文化振兴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可为乡村振兴在农村基层的落实提供极大助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设力度,致力于提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标准化、均衡化方向发展。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大致完成了覆盖城乡的增量发展。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资金投入有限、人才较为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探讨研究,以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等因素影响,农民很难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利。而通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带动乡村、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等一系列举措的有力支持下,可让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同时,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群体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通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文艺表演、读书会、艺术品展览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可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有助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营造出和谐良好的乡风文明环境,并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换言之,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实现对农村优质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创造农村新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乡村精神,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有助于抵制农村不良风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推动乡村振兴。
(三)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農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而言是基于文化治理情境,由政府牵头、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为广大农民群体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一项制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承担起组织者的作用,而农民群众则是参与主体和受益方。整体来看,政府要着重设计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积极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投资,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创建的主动性。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我国整体文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综合国力。
二、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
(一)服务供需不平衡
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城市区域而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为明显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情况。一方面,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提出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且农民群体所提出的文化需求,除了体现于文化服务产品的数量方面,更体现于文化服务产品的质量方面。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收获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一些与城市发展融合较为迅速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更是不断向好。然而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较为薄弱,公共文化消费水平不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二)服务资金投入有限
一些地区经济实力有限,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重视,更多地将资金花费在经济建设方面,由此使一些农村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面临较为突出的资金短缺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了财政划拨力度,但在投入总量上仍相对较少。同时,因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具有显著的生产非竞争性、消费非排他性特征,这让其对相关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度十分有限,资金来源仍以地方政府财政划拨为主。另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当地政府财政划拨只能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本资金支持,难以满足农村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服务需求。
(三)服务人才较为匮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持。然而在人才选聘、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存在整体规模偏小、结构有待优化、整体素养有待提升等情况。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总量不足,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从而导致一些农村地区面临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文化工作者主要为初高中文化水平,不具备过硬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业知识、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强化有效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
政府相关部门要与农民群众密切沟通,建立健全工序反馈及纠偏机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农民的多元需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明确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充分把握新时期农民对公共文化的实际需求,还要始终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完备的需求识别及表达机制。比如,为解决农家书屋建设不当、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提出了将县图书馆建设成总馆、将乡镇图书馆建设成分馆、将农家书屋建设成流动点的措施,通过总馆与分馆的有效结合,依托总馆适时为各分馆、流动点开展更新图书活动。同时,还为当地村民开通了公共信箱,供村民表达自身的诉求。除此以外,尤溪县还将传统节日作为着手点,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切实丰富了当地村民的节庆生活。总体而言,相关部门不仅要基于农民的实际需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还要切实发挥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对农民文化需求的引导作用,注重为广大农民群体宣扬先进文化,进一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有效衔接。
(二)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面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资金不足困境,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中来,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具体而言,一是构建起更为健全的财政体系,提高财政划拨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倾斜比重,并通过设置专项资金,提升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同时,地方政府应结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效益,设计出高效、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强化农村文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以满足农民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开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渠道,鼓励更多社会企业、资本力量积极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投资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进行。比如,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赋予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以相应自主权,有效推动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市场运行。同时,当地还以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旅游景区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依托政企合作,大幅提升了当地文化市场的发展活力,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有效发展,进一步为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要解决因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造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问题,就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选聘制度,为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中来。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提升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待遇水平,调动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去。其次,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在为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提供物质支持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开展长短期并重的教育培训,并通过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组织一些工作人员前往其他优秀农村文化活动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或将工作人员调派至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进行实习实训,以此培养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最后,立足于当下实际情况,加大对本土文化骨干的挖掘培养力度,将与地方文化事业密切相关的民间艺人、传承人等转化成文化骨干人才,依托全面系统的培训,发挥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有效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各方主体应切实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强化有效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不同路径着手,切实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艺霖,刘淑兰.乡村振兴战略下福建农村公共文化扶贫的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3):291-294.
[2]马晓南,居占杰.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滑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96-198.
[3]梁广东,于莎莎,赵爽,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5):35-37.
[4]安培培,徐宏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师,2022(3):19-21.
[5]马小凡,古力斯坦·亚生.文化润疆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2(2):22-28.
[6]彭琪琪.以共享理念引领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家参谋,2021(12):4-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220202094)
作者简介:刘志华(1976—),男,河南夏邑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