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写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施路径

2022-05-30刘尊礼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影视

刘尊礼

内容摘要:数字化时代,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运用影视读写课程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立体学习体系,从不同层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阅读,从审美的视角看电影;促进学生的写作,借鉴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促进学生的协作,运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语文教师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利用电影读写课程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整合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库,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维度的标准进行正面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影视 阅读写作 跨媒介 综合实践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传统媒介被不断突破,新兴媒介不断崛起。”[1]新兴媒介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学生阅读学习的对象、获取阅读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课本。[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提出中职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和方向都要向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还在基础模块设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对中职语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相应调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常见媒体的特点,掌握运用多种媒体的方法。

在数字化时代,学生需要通过大量信息的获取和筛选来进行学习,跨媒介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跨媒介交流可以运用多种形式,需要学生构建新的学习情境。本文尝试以电影读写课程为切入点,以读和写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探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的实施路径。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电影是一种多媒介艺术,它反映社会生活时常常采用多种表达手法,对学生来说,电影的叙述模式、台词甚至插曲都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以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和同名电影进行比较赏析,并以此为依托开设电影读写课程,选取相关素材,整合富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弥补现有课程资源的不足。碎片化时间、便携式手机、场景创设可以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用开放式课堂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介,搜集整理文章、视频、音频等相关内容,并通过比较、分析将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思维品质,通过课堂的互动讲解、展示等读写活动提高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的内容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的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进行教学实践,由阅读与比较、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构成大单元,围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核心任务进行设计活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引导,通过调查问卷、资料筛选、比较阅读、多元评价等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实践活动流程

1.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设计相关阅读的问卷调查并让学生填写。

2.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媒体途径,搜集与课本密切相关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共同构建同一主题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资源库。

3.学生尝试比较不同媒体特点,选择角度,撰写评论。

4.在一定的研究基础上,学生根据对同一主题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行交流合作,尝试改写剧本,改编表演课本剧。

5.教师进行小结,正面引导,并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积极评价。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实践活动示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的学时安排,将基础模块的专题八“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职业模块的专题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专题三“微寫作”,拓展模块专题三“中外文学作品研读”进行整合,建立资源库。从中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进行拓展,比较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和同名电影,并开展丰富多样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

1.活动选材

《哦,香雪》是现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铁凝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抒情意味浓厚,曾在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9年王好为导演将这篇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并斩获了多种奖项。

小说《哦,香雪》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它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法来写山村女孩的纯真,展现山村女孩对知识的渴求。电影《哦,香雪》运用长镜头、特写等电影语言,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选择电影《哦,香雪》作为跨媒介阅读的资源与课文进行比较学习,内容要求难易适中,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思考不同媒介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展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可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相关要求。

2.活动目的:(1)掌握小说赏析和电影赏析的一般方法。(2)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运用不同媒介进行阅读欣赏。(3)能够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交流。

3.活动流程

(1)比较小说《哦,香雪》和同名电影的异同。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小说及相关评论,认真观看影片,交流阅读体验。

①叙事主题不同。小说的叙事主题是现代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而电影的叙事主题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接触。

②叙事视角不同。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外视角与内视角交替进行。小说开头交代故事背景,一分钟的火车停靠是外视角,台儿沟人的生活是外视角,台儿沟的景物描写是外视角,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怕黑的香雪走夜路则是内视角。电影的叙事视角是以外视角为主。电影在开头部分用长镜头展示了香雪的生活环境,为故事的叙述提供了可以延伸的空间。香雪和伙伴们等火车、嬉戏打闹、采摘柿子、与乘客做买卖等场景都是外视角。电影结尾部分香雪在西山口下车并在黑夜中行走,最后与伙伴们汇合的场景都是外视角。

③叙事结构不同。小说《哦,香雪》的叙事结构为:开端——火车开进台儿沟,打破这里的宁静,姑娘们一起看热闹;发展——香雪在学校因为铅笔盒受到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高潮——香雪为了换取铅笔盒,留在了火车上,被带到西山口;结局——香雪最终战胜恐惧,与伙伴们相聚。

电影《哦,香雪》的叙事结构为:第一次等火车,通过长镜头拍摄铁轨以及铁轨上的姑娘们,用姑娘们的欢笑声切入场景;第二次等火车,通过站台上姑娘们对吊灯、壁画的好奇展现视觉和心灵冲击;第三次等火车,用对比的手法展示姑娘们第一次与乘客对话;第四次等火车,通过画家的眼光展现大山的自然美和姑娘们的淳朴美;第五次等火车,通过姑娘们的动作展现在站台与火车上的乘客做买卖的场景;第六次等火车,用新的发夹与鞋袜的特写展现姑娘们的变化;最后香雪为换取铅笔盒走进车厢,在下一站下车后,香雪独自沿铁轨回家,并与寻找她的伙伴们相遇。电影的结尾用姑娘们的脚步声与欢笑声与电影开头相呼应。

(2)撰写评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尝试选取不同元素、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从作品的叙事语言、对主人公香雪的个性化理解、不同媒介的表现手法、不同作品的叙事主题等方面进行评论。

(3)编演课本剧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依据学生特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共同策划、确定主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和电影作品进行改编,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要明确分工。导演负责整体筹划、调度、排练;编剧负责撰写符合人物角色和实际场景的剧本;场务负责模拟道具、布景以及转场的切换;音响师选配音乐、截取音频;演员注意揣摩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动作表情对话;摄影师负责课本剧的整场录制。

(4)活动及评价

活动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①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不同媒体特点。学生各抒己见,不要求统一答案。概括后将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从不同角度点评,主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媒介的特点,以及不同媒体对学习者的影响。

②小说与电影的比较。学生可以根据要点进行解读。学生自由选择具体的评论内容,不必与表格完全一致,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从辨析和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

③课本剧的编演。这项任务的重点是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体会。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的技巧方面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的成效

以电影读写课程为依托的跨媒介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促进了学生的阅读

教师利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与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源引入课堂,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资源库。文本与电影的比较欣赏,从一定层面满足了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多元需求。电影中的图像、色彩、音乐等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影中演员的出色表演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共情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促进了学生的写作

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小说与电影主题的比较来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对小说与电影叙事结构的比较来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再次改编提升创造力,通过对小说中的描写、电影中特写镜头的比较研究来提高表达能力。学生将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内容和技巧内化,并将这些内容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生动、流畅。作文中减少平铺直叙,将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娴熟地运用到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3.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本剧编演,让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和电影作品進行再次审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效利用多种媒介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不同媒介提取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信息,在学习中创设新的情境,并快速进入角色,台下认真准备,表演十分投入,在无形中培养了意志品质。学生在共同策划的活动中明确分工、发挥特长,积极合作,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探讨,提高了思辨能力,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的实施要点

1.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要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整体上把握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加强模块之间的整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注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不断调整,发展学生的审美品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比较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思维向纵深发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见微知著,发现生活中的美。语文教师设计语文教学活动要有意识地加强所选内容与学生专业的联系,重在实践与应用。语文教师利用电影读写课程开展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要围绕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开展,能够在创设的情境和积极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不同学生不同维度的能力。

2.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拓展整合

语文生活是情景多样的。不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整合不同的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资源不仅包括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也包括《百家讲坛》《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和《历史那些事》《河西走廊》等优质纪录片。中职学生模仿能力强、动手能力强,B站、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里很多演讲、交谈的视频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模仿对象,也可以作为学习资料。平时还可以开展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合理运用资源,语文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在典型任务中学习语言、锻炼思维,运用多种媒介分析问题,运用影视资源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不同层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职业教育特点。

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开展积极的正面评价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要“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3]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介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其进行多元评价。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不仅要进行综合性的结果评价,更要进行过程性评价。

正面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中,要立足学生发展,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不同的评价对象,依据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要通过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不同层面,从搜集资料、比较阅读、鉴赏评论、合作表演等不同环节,设计最佳阅读奖、最佳评论奖、最佳组织奖等不同奖项,对学生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评价。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成长,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不同层面获得成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运用影视读写课程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不被单一的教学形式局限,构建开放式课堂,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立体学习体系,帮助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有效获取有用信息,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读写,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悦.语文教育:走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理解与活动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18-21.

[2]麻庭富.试论“互联网+”视域下的“精至与共”阅读课堂模式[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7):3-5.

[3]W.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1.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影视风起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影视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