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及运用策略
2022-05-30罗向阳
摘 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和教育管理方式之间的内在张力增加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制约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改善这一现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5G”(Groundedness,Grit,Green,Guild,Great)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准确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场、核心难题、基本要求、实施关键与最终目的,进而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5G”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这既是对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格作出新的定位,即培育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也是对研究生教育具有的社会功能作出重要论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研究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的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内嵌在研究生各类课程讲授、科研训练、导学过程、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各环节实现育人目的。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研究生教育社会功能目标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都十分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则明确指出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机制、方法、路径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的现实可能性。为促进研究生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四个服务”的社会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基于新时代研究生群体特征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建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并加以运用,是当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积极回应。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与教育管理模式的内在张力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变迁,研究生群体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但研究生教育管理却并没有紧跟时代变化,造成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没有很好地适应研究生群体特征变化,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多元发展与统一管理、理性发展与知识传授、自主发展与规范引领三个维度。
(一)多元发展与统一管理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渐深化,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更为宽泛、研究生的学位类型和培养模式更为多样。研究生除了研究生身份以外,同时也会承担着其他更为丰富的社会角色,这意味着研究生群体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如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对学习精力的投入、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面对具有多元发展需求的研究生群体,培养单位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充分尊重研究生本身具有的自然差异和选择差异,维护和促进研究生发展的多元化。只有尊重研究生个体禀赋和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内驱力,引导研究生以不同方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持续发展。因此,承认并尊重研究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精准性开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基础。然而,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规模日益庞大的研究生群体以及日益繁杂的管理、教育等工作压力,却较多地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较为深入地开展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也更容易忽略研究生个体间的差异。研究生“特征异质、规模庞大”,而管理模式却表现出“统一管理”的特点,这造成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供给之间的内在张力,从而增加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理性发展与知识传授
研究生群体一般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大学教育,在理解、分析、批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理性思维也得到一定训练与增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基于研究生群体既有的理性思维能力,开展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例如,注重知识传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探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然而从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专业课等,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满堂灌、照本念、硬融入、无交流”的教学状态。此外,导师与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引导与日常管理的重要主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学术指导、重管理服务而轻思想引领的状况,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倾向于讲宏大概念、照本宣科、充当政策文件的二传手。因而,研究生的理性思维很难在上述情况下发挥积极作用。没有理性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多地停留在知识层面,难以入脑入心并切实转化为内在行为,而且还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与有效度,引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
(三)自主发展与规范引领
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意味着个体可以自主地用理性来指导自身的发展,但研究生的自主发展可能会与国家和社会期待存在冲突。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研究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知识、观点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如果缺乏相对成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将会给他们自身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给予研究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规范引领,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又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规范引领研究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促进思想成熟。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认为研究生的理性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可以不需要规范引领而进行自主发展,或者认为规范引领在理性高度发展的研究生身上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将规范引领误读为强制约束,认为加强“规范引领”即是加强对研究生群体发展的制约力,并为达到“規范引领”的目的而实施“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放任自流”相当于放弃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立场和责任,而“强制灌输”则忽视了研究生理性发展的现实性。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5G”理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5G”理念中的“5G”,不是指信息技术领域的“5G”通信技术,而是由Groundedness(扎根本土)、Grit(意志)、Green(绿色)、Guild(共同体)、Great(“大写的人”)5个英文单词构成,因这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都是“G”,故简称“5G”理念。“5G”理念的提出旨在强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扎根本土的立场、着重塑造研究生信念意志、坚持研究生绿色可持续发展、建构思想政治育人共同体,最终促进研究生成长为“大写的人”。
(一)Groundedness: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场是扎根本土
在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碰撞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威胁。此外,一些敌对势力和非法组织也利用各种机会试图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外部思想环境的严峻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对抗不利思想影响是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扎根本土、立足根本。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任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回应这一战略任务需求,深深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优势”。[2]扎根本土最为重要的是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理直气壮传播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直气壮讲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光辉故事、理直气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在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等大灾大难中的制度优势,从而引导研究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共产党的“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
(二)Grit: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难题是坚定信念意志
不同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教育效果具有相对可测量、可量化且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具有较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一般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不能通过考试、测验等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也不能单方面地通过“听其言”或“观其行”判断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是因为考试、测验等无法检测个体的思想品质,而个体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存在“言行不一”“人前人后有差别”的情况。因而,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程度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但意识对行为的先决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个体正确意志的重要性。研究生如果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便难以转化为正确的行为,就可能会出现“有的人自我表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内心未必真有其信;有的人有意作出某些举动以表明自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内心也未必真有其信”[3]的虚假言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塑造研究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塑造正确且强大的意志,将思想政治知识、情感转化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稳定行为。
(三)Green: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绿色发展的要旨是可持续发展,而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指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研究生群体因为科研压力、毕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导致研究生群体中心理问题的发生逐渐增多,如宿舍关系、师生关系紧张,研究生过度焦虑和抑郁,这些都不利于个体与他人的交往,甚至引起极端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构建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身的和谐共生关系,敬畏生命,珍惜自我,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与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不同,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并且两者相互影响。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就需要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引导研究生学会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在绿色理念下促进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Guild: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关键是协同育人共同体
与任何个体存在于一定社会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样,研究生也受到各种具体生活场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需求。任何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难以满足差异性需求,这既有时间精力有限的约束,也有能力经验方面的掣肘。尽管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研究生导师更多是在学业指导和科研训练过程中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辅导员作为另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在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在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4]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导师与辅导员两大主体难以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充分发挥家庭、社会、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共同体才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建构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通过优化育人共同体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合力。
(五)Great: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大写的人”
“大写的人”是自由全面发展且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成为“大写的人”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和实现真善美人生境界的过程,也是合乎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尺度的实践过程。[5]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通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研究生将实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追求,激发研究生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服务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引导研究生知識、能力与价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且形成独立人格,也即成为“大写的人”。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5G”理念的运用策略
为将研究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大写的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讲好中国故事凸显制度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导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构育人共同体四个方面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5G”理念。
(一)讲好中国故事凸显制度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底气
事实强于雄辩,故事胜于逻辑。中国的国家制度优势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扎根本土的底气。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力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故事,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让其感知国家制度优势,增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并引导研究生敢于对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悖的各种思潮“亮剑”并给予理性批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尤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其他主体包括导师、辅导员等,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研究生的理性和自主,也要强调规范引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励研究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将之转化为自我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导向,塑造知行合一的坚强意志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固有弊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以宏大叙事和政治话语进行“说教”,在乎的是过程和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难以取得明显的实效性。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知、情、意、行形成和转化规律与逻辑,重点强调意志在知识、情感转化为稳定行为的作用机制。一是尊重研究生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和理性发展水平。这需要教育者改变传统填鸭式的大水漫灌,通过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知识和价值建构。二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促进作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运用全息技术,激发研究生的情感体验,塑造研究生在仿真生活场景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三是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具象化的人或事来传达附着其上的正能量,能让受众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榜样的良善行为、品质和追求予以认同,并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转化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念,让其在榜样身上汲取心灵的坚守和意志,确保受教育者做出符合教育者预期行为的稳定性。四是善于运用反面教育。反面教育所运用的正反对比方法有助于增强说服力,但反面不是自动发挥和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而是必须依靠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6]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选择契合研究生关注兴趣点和人生重大体验的反面素材,通过反面教育实现正向引导。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社会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时社会的进步又依赖个体的成长与成才。基于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与现状,对研究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绿色发展”原则下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友好、和谐的关系中促进个体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反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给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心理健康环境的积极作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困难学生识别及帮扶有机结合起来,要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部门联动起来,要与家庭、校内外心理专家配合起来,对于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做到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合力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孤岛化”“两张皮”“表层化”等问题表明,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育人最大合力十分必要。除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研究生教育教学各环节,还需要在建设三支队伍、延伸两个主体、发挥四个方面作用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者讲信仰,破除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壁垒,提高导师、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二是延伸家长、上一学段重要相关者两个主体,针对重点关注的研究生寻求家长以及上一学段的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的支持。三是发挥党支部、班级、宿舍、课题组四个方面的朋辈影响,将支委、班委、舍友、课题组成员作为实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各利益相关者主动加强与其他主体的沟通与联动。例如,学生党支部、班级、宿舍评优过程中,可以将全体成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部分成员存在思想政治问题的情况,支委、班委和宿舍长可以寻求“问题学生”导师、辅导员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还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阵地来反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形成跨身份、跨场域、跨学段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業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01).
[2]冯刚.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20-03-19(05).
[3]刘建军,朱倩.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102-107.
[4]刘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论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7):20-27.
[5]张懿,夏文斌.马克思的意义世界理论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5):45-52.
[6]刘友红,崔俊杰.毛泽东反面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01):62-73.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罗向阳,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思政课一体化中的大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027);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及实施方法研究”(课题编号:D500021072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