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 立地造物
2022-05-30门坤玲
随着“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大力度推进,各类乡村建设实践层出不穷,带来了新的“千村一面”。就无锡地区而言,也出现了江南印象式微和原乡风貌消逝的现象,暴露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思路主导下的趋同性审美弊端。立足于教学和实践,提出在江南地域的自然地理格局和文化土壤中寻找设计的逻辑起点,以地域性营建的思路探索乡村景观特色塑造,凝练出“循”“忆”“野”三类九要素的设计手法。
乡村景观的整体性塑造,体现在“空间肌理有机、集体记忆承载、在地原乡营建”三个维度。近年来,在教育科研和创作实践中,结合不同村落案例进一步深化、归纳,凝练出“循”(基底、骨架、形态)、“忆”(物、文、作)、“野”(材、匠、人)“三类九要素”设计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印证。
循——在自然地理格局中梳理并建构村落空间肌理特征
基底:山水林田肌理
“山水林田肌理”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让村镇人居空间最大程度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赞美自然,让乡村在自然中有机生长。如在无锡市羊尖镇北部村域规划设计案例中,设计方案突出生态理念,加强镇、村生态网络建设,明确村庄建设边界,稳固生态红线边界,保护基本农田边界,构建生态林、河塘湿地、低山浅丘、村口公园、郊野农园相结合的城乡绿地系统和生态网络基底。形成了“以水为脉、以山为缀、以田为基、以文为韵”的清新山水、江南田园画卷。
骨架:路街巷道肌理
道路是空间的骨架,道路的巧妙组织形成了乡村空间的艺术骨架。在村庄规划中,要遵循“自由自在”的内在逻辑,不宜一味地要求平直顺畅。江南地区的乡村道路多沿河布设,并在农户建筑间的空地中选择走线,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在阳山镇朱村、前寺舍村和玉祁镇礼舍村等设计案例中,充分体现了“路—街—巷—道”这一顺应空间肌理的特征(如图2)。同时,设计团队逐步积累经验,提出了“路—街—巷—道”四级分层的组织系统,并提出了定义、功能、线型、尺度、空间感等五个方面的设计导则。
形态:建筑群体肌理
江南地区村落形态活泼,得益于建筑布局的“自由散漫”。传统的乡村农居建造,体现了宗族治理下的一种秩序。经历较长的发展,不同时间的农居修筑在村内实现了不断地拼贴。就建筑布局看,有以南北向为主,但也有东西朝向;就建筑组合看,锡西地区以前后进布置居多,锡东地区以连排居多,反映了土地稀缺程度的差异,还有独立布置和独立布置配套拐角厢房的特殊格局。从场院布置看,分为南场、前后院、套院、侧院或者无场院的。在玉祁镇高家尖村、鹅湖镇谢埭荡村等老村整治设计中,充分尊重其既有的和谐肌理,只做适当的建筑形态修补,不做大的总平面改动,尽最大可能地形成错落有致、协调有机、相邻有序的方案(如图3)。
忆——在文化景观遗存中梳理并建构村落文脉场所特征
活一地之物:遗存重构与场所营造
江南传统村落中的民居,正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留存的传统建筑是具有一定传统风貌的当代建筑,值得在新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功能、结构的更新,成为村落文化传承的核心空间,营造具有文化认同的场所记忆。如在无锡东南部水乡区域的寒儒桥村活化设计中,为了配合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展,设计方案挖掘出滨水空间中一组体量得当、风貌传统的废弃民居及辅房,保留其外部整体风貌,梳理场地关系,置换屋面等与传统风貌不符的建筑风格,改造内部结构,为房屋注入新时代乡村文化交流、公共活动和休闲服务功能,形成全村的文化核心(如图4)。结合该村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的需求,将收储的民居塑造为核心景观节点,形成游客中心与乡创中心。
化一地之文:底蕴承载与精神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记忆。在阳山镇前寺舍村设计调研座谈会中,村民一致反映该村均姓周,历代以来无杂姓居民进入村内定居,族谱显示他们是周敦颐的后人,村民们以此为傲,也以“爱莲说”文本为道德约束。因此方案根据“周氏文化”演变过程、村舍与附近翠微寺寺庙的文化关联,以及国人对吉利文化的偏好,创作了村庄标志,并点缀在村庄内文化石墙、垃圾桶等位置,辅以周氏家规、家训等内容的陈设,处处彰显该村独特的文化传承。
在羊尖镇严家桥古村设计方案中,结合无锡工商望族唐家宅院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同步打响了严家桥村“锡剧发源地”的文化品牌,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和锡剧剧场,作为当地12所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成为了一所特殊的校外之校(如图5)。
兴一地之作:乡作再生与经济复兴
王建国针对江苏美丽乡村的实践,提出了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征。我们坚持将“乡作回归村落”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促进乡村的本地活化。相较城市较为封闭的家庭生活,农村人居则较为开放。村民大多数的生产生活,一般都在自家场院、村内水井、河滩、埠头等空间完成。这些乡村劳作,就是村庄非正式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这些“乡作”就是文学文本中最有艺术感染力的风景。因此在陽山镇前寺舍案例中,设计团队考虑该村靠近旅游度假区,在村落环境设计中有意为“乡作”留下空间,适应乡村休闲与体验经济发展。如前寺舍水芹远近闻名,我们把环村水系整治与水芹种植传统有机结合起来,保留河岸空间、河埠头等既有的劳作场地。在建筑物改造中把废弃石屋与该村源远流长的糕团制作、麦饼制作传统融合考虑,设置食品制作的体验作坊,并在村中心设置售卖集市,既解决了村民的农业生产需求,同时也满足外来休闲人群的体验需求(图6)。
野——在乡土环境基质中梳理并建构村落营建特征
就一地之材:乡村材料挖掘和在地利用
从现代设计的视角看,传统的村庄缺少系统性的景观设计,却往往富有“野趣”。在用材上本土材料居多,如石材、木料、竹子的运用。在阳山镇前寺舍村、朱村设计之初,就提请当地政府组织人手在周边区域收集各种废弃的砖、石、水缸、门斗、木构件等乡土建筑材料,并尝试在设计方案中进行创造性应用。如修复阳山石构筑的“石建筑”,同时扩展至“石院小屋、石小径、石板桥、石排水沟、石码头、石圈井”等其他石材造物,以彰显阳山的“石文化”。又如在前寺舍村弃置的水缸曾经是每一户阳山人家种桃盛水的器具,设计方案就将这些弃置水缸通过分割、加盖等手段,作为极具特色的垃圾收集桶再次利用,给人以“时光穿梭”之感(如图7)。
育一地之匠:乡村工匠主导和在地实施
匠人有匠心,拥有匠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匠作。在乡村文化复兴过程中,乡村营建应当考虑匠人精神的复兴,具体到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砖作、地面、屋面瓦作筑脊以及近代特色工艺。在阳山镇朱村、前寺舍村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就充分发挥了当地匠人的营造传统。匠人与设计师一同在现场绘草图、改样图,并结合施工过程和材料供应,因地制宜做调整优化。事实证明,设计师提出的很多创新的想法,在匠人落地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如图实现,而且往往有自己的再创造。如利用原有的柱础做铺装、石与砖的巧妙结合、村口双弧线墙垛的实现等各处细节,都体现了匠人们的匠心独运(如图8)。
聚一地之人:乡村居民参与和在地组织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首先要善于发挥村两委作用,善于调动村民全过程参与乡村营建的积极性,真正让“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深入人心。如在阳山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当地政府定下了“以村支书(主任)为中枢”的工作机制,起到了组织有序的良好效果。其次,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激发乡村文明中“礼”的智慧,以调和村庄公共空间秩序,设计团队在提供方案的同时,需同步配合本村社员制定普遍认同的村规民约。第三,设计方案应该明确空间使用权利与责任。如明确划定权责清晰的管理范围边界,明晰界定村内私密空间(宅基地内)、半公共空间(宅前屋后)和公共空间(道路、河岸、广场、村中心等)等界限。重点对“半公共空间”的环境改善、日常维护做界定,落实农户履行小区域自我管理责任。设计团队为此专门设计了分户开展环境整治的详细图则(如图9)。
张孝德认为,“在政府主导运动式的城市化浪潮中,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农村正在经历着被终结的命运。”文中倡导的“与古为新,立地造物”,就是在一村一域的文化土壤、自然地理格局中,找到设计的根脉。为此,结合教学与实践,长期跟踪乡村规划设计,试图在设计方法层面提出有利于乡村特色营建普适性策略。文中提出的“三类九要素”设计方法,也仅是我们及团队立足有限案例的实踐探索,还有待与同行交流探讨和在实践拓展中不断修正错误,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及其品质提升[J].江苏建筑,2012(01):28-33.
[2]门坤玲,鲁晓军.村庄环境整治中的特色延续与设计引导——以阳山镇三个村庄实践为例[J].装饰,2015(07):117-119.
[3]张孝德.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J].行政管理改革,2012(0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