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控制我的人生(上)

2022-05-30刘昭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暴食厌食症节食

刘昭

在心理障礙的诸多病症中,厌食症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因为一个人如果拒绝进食,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会引发人最本能的焦虑与担忧。且厌食症的类别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是“暴食/催吐型”,单凭这一点,也让厌食症本身显得无比“惨烈”。

所谓厌食症,全名为“神经性厌食症”。顾名思义是由于神经性的原因不进食。厌食症的群体大多为年轻女性,有数据显示75%的病例始发于12~18岁之间。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女性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多半会采取限制饮食的行为。但另一方面更关键,因为对“神经性”通俗的理解是心理高度的紧张。这就意味着“拒绝进食”并非单纯为了形象,在它背后还有更复杂和更为焦灼的心境。

“我对自己不满意”

小婉(化名)是我最近的一个来访者。她的个子不高、人很瘦。虽然长相恬静,但面色总是略显苍白,因为她的身体十分虚弱,医生告诉她需要增加食量,可她觉得自己还很胖,应该继续控制饮食,这就造成了矛盾。于是她来问我,怎么能让这两者兼顾。

听到她觉得自己“胖”,我警惕来访者是否存在妄想。可随着与她的谈话展开,我排除了这个可能。小婉的现实感很清晰,只是对自己的体重仍存在担忧和不满。她表示自己已经从120斤减到现在的90斤,但觉得80斤才是理想体重——到了80斤能让她的信心更足一些。我追问信心具体指什么,小婉说是别人怎么看她,他们会不会喜欢她。

厌食是怎么形成的

小婉口中的他们,指的是许多人。其中包括同学、朋友、甚至家人。而家人让她最为在意。

因为小婉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里,父亲是高管,母亲是舞蹈教师。原本这样的组合令人羡慕,可小婉却承受着巨大压力。因为母亲的个子很高、人很纤细、体态也近乎完美。可小婉的身材样貌却更像父亲,甚至还有点婴儿肥。小婉的父母虽然很疼爱她,但他们对小婉的外表似乎并不满意。父亲有时会开玩笑说:“该遗传的没有遗传,可惜了”。母亲虽然会安慰小婉,但作为舞蹈教师,她还是经常督促小婉要练习形体,用她的话说:“至少形体好也能弥补一些外貌的缺憾。”父母的这些说法都让小婉觉得刺耳,但同时她也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毕竟“我不是那个能让他们感到骄傲的美丽女儿”。

于是小婉开始了减肥。最初小婉通过节食很快就见到了成效,这让同学、朋友、包括父母都惊奇不已。同学夸她五官清晰了,朋友说这样穿衣服更好看,而父母也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虽然没说什么,但目光中惋惜的成分少了、肯定的成分多了。这让小婉对自己的信心大涨。

但一味的节食终究是痛苦的,某一天,小婉终于忍不住了,一下子吃了很多被自己列入了“违禁名单”的美食。小婉压抑已久的欲望得到了释放,可这种满足感还没持续多久,后悔、自责和强烈的恐慌涌上心头。“不行,我得把它们吐出来”,小婉下意识去抠自己的喉咙,把吃下去的东西吐了个干干净净。

这就是小婉第一次暴食和催吐的经历,虽然并不舒服,却让她找到了出路。于是自此,这种“节食—暴饮暴食—催吐—继续节食”的闭环就形成了。若不是她后来身体虚弱,几次晕倒在学校,都没有人发现小婉在“节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就算这样,她也不想放弃。

“我就是那个瑕疵”

其实节食不等于厌食,节食是一种手段,厌食则是心境。比如许多想要减肥的人,哪怕节食一段时间,但只要觉得体重下降了,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可以暂停减肥这件事。

但对小婉来说不是这样。她有两个符合厌食症标准的症状,一是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体重。无论她多瘦,都觉得自己是胖的。二是她不是没有食欲,但却强迫自己不进食。当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式地贪食,之后再通过催吐将食物统统排出去。

所以厌食很难治疗,根本原因就在于罹患厌食症的人内心充满了恐惧,恐惧让她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体重,无论怎样都觉得“胖”。就像小婉,虽然她说80斤更有自信,但若体重真的到了80斤,她还会制定更低的标准。另外,暴食—催吐的模式令人上瘾,别看这不是个舒服的方法,却及时有效地减少了厌食者的恐慌、内疚、失控以及对完美可能遭到破坏的拯救感。所以,这必然让人无法自拔。

那么,小婉为何会这样?她强烈的恐惧从何而来呢?

在咨询室里,我也问了她这个问题。小婉沉默了许久,说了这样一番话:“最初,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能让父母感到骄傲的女儿,这个女儿漂亮、优秀,别人看到我就会对我的父母说‘不愧是你们的女儿啊,继承了你俩的优点。但是后来,当我开始节食,一切也都在向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我就觉得,好像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控制感,我可以凭借自己得到好的结果。这个感受让我着迷,我不想放弃,我也不能放弃。”

小婉的回答,正是厌食症的真正心境。

首先,她的父母都是追求完美的人。完美就意味着没有任何瑕疵,但在小婉的感觉中,她恰恰就是父母的那个瑕疵。所以她为此难过、羞耻、作出一切努力希望抹平这一点。反过来说,她的父母似乎也是默许的,从她的节食成效以及后来的迷恋节食,父母都没有过多的干涉甚至担忧,这种反应似乎也佐证了小婉对“瑕疵”的自我认知,加剧了她深陷厌食的状态。

其次,厌食症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独立”的一种证明,大量数据都验证了厌食症患者通过厌食取得了对自身的控制感。因为这让她们觉得自己很有力量、对未来和人生都有了更多掌控,所以这又是一种诱惑,吸引着厌食者不停地节食下去、无法自拔。而相应的,就是一旦要求她们放弃节食,这些美好的感觉和幻想都将统统消失不见,“我还是那么差劲”的挫败与恐惧就会重新占据身心,而这是厌食者们最不想看到的。

厌食,从来都不是拒绝食物这么简单。“主动挨饿”的动机背后有着强烈的渴求与信念,是一个人对情感和自我的追求。也许只有让厌食者们意识到自己更深层的诉求、找到正确的成长自我的方式,这种病态的强迫性重复才会被切断,也才有机会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中。

关于厌食症的治疗,我们下篇继续。

猜你喜欢

暴食厌食症节食
国王的厌食症
节食减肥主食有讲究
亲 妈
亲 妈
节食减肥,会让女人很不“性”
“贪吃”的小靖有心病
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暴饮后为何总会暴食?
厌食症,你知道吗
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