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基于学习团体的组织文化建构

2022-05-30王捷

大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组织文化课堂管理

王捷

[摘 要]语言学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言语分析以及外部环境等,而且與语言学习的内隐环境密切相关。国外一些高校将组织文化的理念引入课堂管理的做法已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关注,而该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停留在问题表象而未能进入深层次的探索。课题组基于数据采集,对当前国内大学英语课堂在文化模式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革实验,旨在揭示课堂文化对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构建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生成基于学习团体的良好课堂文化。

[关键词]组织文化;课堂管理;内隐环境;学习团体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19-04

现行有关语言教学的研究多涉及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言语分析以及外部环境等,而对于课堂的内隐环境却较少提及。语言学家斯特维奇认为, 语言学习的成功不完全依赖于语料选择、言语分析和语言硬件环境的配置,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学习的内隐环境——学习者所处学习环境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行为等因素。内隐环境是与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内模块结构,不仅涉及教学诸要素中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关系到学习方法及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隐性要素。根据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以及合作学习理论,构建有效的学习团体有助于个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学习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关联的良好机制,从而实现语言课堂的理想内隐环境。著名教育学家吉尔·哈德菲尔德认为,课堂氛围和学习团体的特质应作为语言教师关注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其与课堂管理中“组织文化”这个概念相关,语言课堂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得到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

culture(文化)一词词根为拉丁语“colere”,意为崇拜或培养。文化研究专家埃德加·沙因认为,文化是群体成员在解决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性问题时习得的一种共享的基本假设模式。这一模式作为应对问题时正确观察、思考和体验的方法,其有效性不断得以验证并被传授给新成员。文化的定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一个群体内部所共享的观念和想法。组织文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起源并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后来对它的研究和使用逐渐延伸到众多社会科学分支。国外的一些高校将组织文化的理念引入课堂管理,将注意力与重心移向教学的内隐环境,充分调动课堂资源和配置。这种对课堂进行全方位、高效率管理的做法,已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多方关注,但国内对此的研究还只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而未能进入深层次的探索。

在国外学术界关于课堂文化对于教与学的重要性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一个是英国开放大学的玛丽·珍·库里运用文化模型理论分析了一组写作课程的研究数据,数据来自美国一所社区大学的英语语言学习者。她针对美国写作课堂的文化模型提出一些方法,帮助教师增强对学生学习背景和目标的了解,降低潜在的失误率,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旨在改变加勒比海地区课堂文化的项目。鉴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犯行为和反社会角色日益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南加勒比海地区前代表兼科学技术顾问温斯罗普·威尔特博士于1997年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试行了新的教师训练系统,培训教师培养学生以和平与非暴力为核心的文化意识。

这些研究是不同国家的语言课堂研究者用组织文化来寻求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在中国只有企业或机构才会重视组织文化因素,课堂作为一种小型的、临时性的组织形式,几乎完全忽略了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存在。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对当前语言课堂在文化模式及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数据采集方式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同事采访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下:部分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团体精神、课堂责任感;部分教师缺乏探索和培育积极课堂文化的意识;课堂功能单一;部分课堂成员关系松散疏离;考核过度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等。笔者针对这些不足对英语课堂进行了改革实验,研究课堂文化对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构建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生成良好的课堂文化。

一、实验研究

调查显示,大多教师都赞成一个良好的语言课堂氛围应具备以下特征:令人安心、舒适,互相尊重,合作互助,了解他人的潜能和局限等。课堂管理者对此具有敏锐直觉,但未必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此进行培养。对优秀课堂的界定并没有统一标准,但令人意外的是,由一部分安静、听话和勤奋的学生组成的课堂在教师眼里并不等同于优秀的课堂,而学生们能在何种程度上作为一个集体互相合作才是判断课堂质量好与不好的依据。显然,教师普遍认为一个有着积极向上的集体感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而任何缺少凝聚力的课堂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即使这个课堂里都是成绩斐然的优秀生。培育具有良好组织文化的语言课堂,凝聚力是关键所在。凝聚力对于构建相互信任、共同合作和积极向上的课堂组织文化至关重要。实验基于此点对课堂组织模式和实践活动进行了设计。

(一)课堂组织模式

本研究依据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以及合作学习理论开展了对照实验项目。参加实验的是东南大学74名大学新生,来自土木、电气、经管等多个专业,他们被随机分成两个班,并随机抽取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课时、课堂时长相同。实验班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教师对教与学的模式进行了革新,旨在对理想课堂文化模式进行建构。对照班未做分组,以常态授课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进行了2个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2个课时。两个班的课程教学内容均为英语阅读、口语、听力和写作。

实验班级在教师和学生的协商下建立了6个固定小组,每组成员的英文水平各有高低,个人性格特点、男女生比例的均衡性也被考虑在内,原则上鼓励建立长期合作的固定小组,以便于组员彼此熟悉,共建合作能力,但小组成员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每个小组配备一名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都较为出色的学生作为组长。异质性给小组带来的多元化特点既是一种优势,也成为一种挑战。由于知识水平、语言技能和学习经历的差异,小组一开展任务实践,可能就会出现各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如果组内产生了问题或矛盾,可召开小组会议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必要时教师会被邀请出席,其作用是认真倾听,与小组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课堂活动在传统理念中更多地被视为知识训练和积累过程,而不是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在大多数的课程中,课堂活动顺序的范式是 “演示—实践—生产”,即先演示结构,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实践,最后完成口头或写作任务。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范式可供选择,例如基于技能或基于事件的写作方法。基于事件的写作方法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语言练习的基础,为学生提供来自真实生活的学习动力,以及使用来自真实英文环境的语言素材的机会。

实验课堂主要有四种互动模型:课堂集体活动、个人作业、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其中小组活动和双人活动占据了较大比例。教師需充分了解每种互动类型的优势和缺陷,并善于综合各类活动特点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堂教学示范

通常教科书上一个单元的学习需要4个课时,班级会在新的单元开始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相关背景知识。这项任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搜索学习材料和获取目标信息的机会。小组会在展示任务成果的同时,进行角度多元的讨论,分享交流丰富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指导,以确保小组公开展示内容的有效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出现以下情况时教师需进行干预:过于强势的学生一人占用太多时间、讨论出现冷场、展示中出现错误等。

之后就进入课文学习阶段。因为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问答的方式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问题的答案不应只来自教师,而应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解答,同时应允许一个问题不止一个答案,这能极大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生能在提出问题和积极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锻炼了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有利于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问答情况被记录在每个小组的学习报告里。到了实验的第二个学期,小组每次活动都会出现热烈讨论,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养成了自己寻找答案或者向同学寻求帮助的学习习惯后,教师就可以腾出时间指导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

在这两个课时的学习之后,教师会布置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作文,规定当堂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效率,同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写作习惯。随后所有作文都会被收上来,再随机发给不同学生进行互评。作业互评要求做出详细注解和评论。在此之前,教师应当解释这么做的目的,以避免比较敏感的学生感到不快。作文互评能给学生提供关于评分标准的认识,并从其他同学的作文里学到新的东西。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一个课时的泛读。泛读课通常会被认为是无聊和费时的。泛读课的传统模式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然后教师对文章的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往往由于不能够理解文章字面以外的意思而出错。因此,首先要明确泛读的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效率。为泛读课程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是第一步和关键。阅读材料应难易度相当、趣味性与知识性兼顾。其次,问题设计要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发现重要细节。学生在问题的辅助下掌握阅读技巧,比如按意群阅读、关注段首句、词义推断等。若干节泛读课程之后,许多学生在学习日记中记录了对泛读课程看法的改变,他们曾经的挫败感在逐渐消失,自信心在不断加强。

每节课后有经验的老教师都会对课堂活动进行回顾,确认是否已经实现了原计划的目标,学生是否分享了有益的观点,或是否产生了误解。而教学笔记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上课的内容和节奏。

(三)测评工具

评估是一个较宽泛的术语,指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进行监控或追踪的一般过程。测试是评估的一种类型,通常出现在一个教学阶段将要结束之时,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实验课堂的评估不只有试卷这种传统的测试方式,还包括许多替代或补充的方式,比如自我测评、同学互评、任务表现评估、技能展示、教师课堂观察、访谈、学习日记等。同学互评是学生根据客观标准评估其他同学的表现,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对不同观点和视角的接受能力。有效的评估系统对于个人协作能力及团队凝聚力都大有裨益,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教学内容和方式提供方向。

二、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并不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而是贯穿整个学期的机制。除了最后的卷面测试和比照分析,每个学习阶段都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向学生征求意见,尽可能地挖掘对“隐性课程”的反馈。笔者在第一学期期末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课堂文化的看法和感受。这次问卷广泛调查了实验项目的利弊,实验班级与其他班级的差别,学生对当前课堂的满意程度、对学习活动的偏好,个人目标和所有成员都认可的集体目标等。笔者在第二学期又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采访,以了解学生在整个学年中观念的变化,并生成更加全面的课程评估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保持开放的心态即可。

(一)组织模式评估

从师生访谈、邮件往来以及学习日记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会习惯性地将以往的学习经历与现在的学习进行比较,因此不能忽视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新的文化模式在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无法避免受旧有模式的一些负面干扰。教师在接手一个业已形成的课堂集体时,需要特别注意旧有的历史、规则和制度、主导人员关系等。教师单凭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帮助学生处理过去与现在的冲突,学生只有身处自己认同和熟悉的团队中,尤其是在具有良好合作氛围的小组中才会感到安全和自信。如果知道自己即使出错也不会受到嘲笑,学生就能更加自在地分享尚不确定的想法、尝试新的学习活动、自由表达他们的感受。这也是在构建理想的课堂文化模式时选择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的重要原因。

小组活动的众多优势在学生的学习日记中多有反馈,包括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眼界、扩大知识来源,以及提高社交能力等,而培养学生具备耐心、学会合作、展示技能和增进沟通技巧等都对个体终生有益。此外,相比来自教师的肯定,学生更容易获得来自其他同学的鼓励,并产生同样积极的影响。

(二)任务评估

实验课堂存在许多变量和意料之外的因素,因此教师需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应对能力。第一学期有部分学生难以将新的学习模式融合到自己的学习习惯中,通过学习日记、自我评估和教师观察可以发现,有四组学生能坚持在课后见面并很好地进行合作,其他三组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小组成员缺乏合理的角色分工,优秀的学生独自前进而不考虑其他成员;有时候任务仅仅以小组合作的名义完成,缺少小组合作的过程。促进小组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给出的指示要清晰明确,在介绍一项新的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对为什么需要小组合作以及大家能从活动中学到什么做出详细解释。如果有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教师和同学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在过去的学习经历和新的模式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第二个学期,教师和学生逐渐克服了以上困难,并慢慢建立起良好的成员关系,能明显感觉到课堂氛围有了显著改善,学生的自信和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学期初始,学生们随意地分散在教室就座,只有部分熟识或关系好的学生坐在一起,教室第一排的空位表明学生刻意与教师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而在课堂小组建立并展开合作的半年后,学生们开始集中地坐在一起,第一排座位也都坐满了。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团队合作实践中得到了提高,这是因为来自同组成员的鼓励和压力改善了个体的学习行为模式、增强了个体的责任感。

(三)问卷调查综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课堂上6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决策能力、独立性和社交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也有14%的学生表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以提高。一方面,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从实验中受益,并且认识到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模式是值得和必要的。另一方面,教师曾担心小组中产生小团体并形成与班级文化冲突的子文化,而实际结果是尽管身处不同小组,学生间的交流却变得比以前更加频繁。大部分学生在采访中提到大家都愿意互相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这种交流提供了建立友谊和营造归属感的机会,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四)水平测试对照

量化的课程评估是将学年开始时与结束时的测试成绩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两份测试卷的形式相仿、难度相当,试卷题目均选自同一题库。课程开始前的测验结果也用作实验分组的参考指标。实验班的成绩以个体和小组为单位列表统计,其中1名学生由于住在校外不方便而没有参加小组的课外活动,因此共有37名学生。对照班共有38名学生,成绩以个体为单位列表统计(成绩统计表略)。

测试成绩数据分析如下,实验班的两项成绩之间的进步百分比在17%到28%之间;个体成绩进步百分比最高为44%,最低为3%,平均值为21%,个人成绩没有出现退步的情况;小组进步百分比最高为28%,最低为17%。对照班个体进步百分比最高为46%,最低为-13%,有26%的学生出现成绩退步情况。两个班学前测试成绩的平均分相差无几,而在学后测试的表现上,实验班的测试成绩平均增长了21%,而对照班则平均增长了13%,实验班的成绩进步百分比几乎是对照班的两倍。由于卷面测试本身存在随机性,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五)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班中小组合作失败的案例。一些学生对团队合作缺乏兴趣,还有个别小组内存在一两个过于强势的学生,导致小组其他成员对参与小组活动反应冷淡。避免或者改善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有效的评估系统,让学生相信个人努力和参与小组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任何小组成员都不能替代其他成员。另外,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在地与异性或不熟悉的同学合作。教师要多多关注那些生性害羞的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教师需努力提高自身的敏感度,以察觉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也需要注意,新成员中途加入课堂可能会产生融入困难甚至抵触情绪,往往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在新的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接受既定规则,从而真正融入小组。要注意避免出现小组内部分成员抱团形成小团体,以及个别学生被孤立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负面的成员关系,从而阻碍小组发展。

师生关系在很多课堂上受到简化或限制。亲密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并不容易,尊重、共情或真实也不是教师走进教室那一刻才披上的外衣,它并非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短暂展现出的临时特点。对教师而言,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学任务和课时量满负荷的话,教师难免会力不从心,当学生遇到涉及心理、情感、学业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就很难及时为之提供全面的指导。所以,在课堂管理技巧方面进行适当培训能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是改革的核心,对教师教学资格的严格要求不应仅局限于学历水平等指标,教师对课堂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结论

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文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在对当前语言课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适用于建构和谐互助的课堂文化模式的准则,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合作者,促进师生之间在更深层面的互相理解。学生参与课堂决策的责任感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舒适和受激励的学习环境,在实验学期即将结束时,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学习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在學习策略、学习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建构良好的课堂文化模式需要教师付出时间和精力。当一定的模式初步形成之后,随着成员间信任感、责任感以及相互间支持与合作的不断增长,该模式会持续发展、不断调整,在此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加以纠正或解决。一年的时间足以初步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模式,但对于该模式的发展和成熟来说远远不够。尽管本次实验构建的课堂文化模式呈现出理想的实验结果,但研究成果的适用度仍需根据实际情况比如教学内容和参与者的需求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为了在实际环境中运用课堂文化模型,还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参与者类型等实际情况。每个班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群体的变量做出创造性的设计。

[ 参 考 文 献 ]

[1] BLOOM B S. Innocence in Education [J]. School Review, 1972(80):32-352.

[2] C M J. Cultural models in the US writing classroom: Matches and mismatches [C] //GRAAL C M,CLARK R. Writing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Changing Context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UK: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02.

[3] HADFILD J. Classroom dynamics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SCHEIN E 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996.

[5] SCRIVENER J. 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M]. Oxford: Macmillan Heineman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994.

[6] SENIOR R. Transforming language classes into bonded groups [J]. ELT Journal, 1997(1):3-11.

[7] STEVIC E W. 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80.

[8] TRICIA 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9] JACKSON P W. Life in Classrooms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8.

[責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组织文化课堂管理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演变与领导作用动态匹配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