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悬疑手法于案例教学 聚学生兴趣于寻根溯源

2022-05-30宋山松刘湘一吴靖

大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宋山松 刘湘一 吴靖

[摘 要]案例教学在案例叙述上与悬疑影视剧有诸多相似之处。教师可学习借鉴悬疑影视剧的手法,将案例教学打造成悬疑大片,激发学生对悬疑问题的探索欲,将学生带入案例中去思考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悬疑问题的探索发现,这对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悬疑手法;案例教学;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064-04

近年来,随着网剧的兴起,诸如《白夜追凶》《重生》等悬疑题材影视剧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90”后、“00”后青年观众的追捧[1]。悬疑影视剧常常以紧张刺激的氛围为切入点,通过设置扑朔迷离的剧情激发观众找寻真相的欲望,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大胆猜测、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从而带给观众欲罢不能的观影体验[2]。悬疑影视剧所展现出的这种对青年观众的强大吸引力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如果能够找到课堂教学学习借鉴悬疑影视剧的切入点,将部分悬疑手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将会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案例式教学,在对案例描述上与悬疑影视剧的剧情描述有诸多相似之处,这给了案例教学借鉴悬疑影视剧的契机。传统的案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3],但其更多关注的是案例本身对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辅助理解作用,对案例编排和重塑方面的关注不足,导致引入的案例往往平铺直叙,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果我们能将悬疑影视剧的手法融入案例教学之中,将每堂课都化作一部侦探大片,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化身“神探狄仁杰”,主动参与到对案例真相的探索之中。

一、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发探索欲望

(一)案例教学与悬疑影视剧的共同点

1.本质上都有“叙事性”

悬疑影视剧主要依靠“故事”来吸引观众,实际上是运用了观众易于接受的叙事手法来讲故事,这一点与案例教学有相似和相通之处。案例教学本质上同样是在教学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实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引发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在给学生“讲故事”,只不过是通过“故事”来讲授理论知识或增进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案例教学与悬疑影视剧的“叙事性”特点,给了案例教学学习借鉴悬疑影视剧手法的契机。

2.情节上蕴含矛盾与冲突

悬疑影视剧常常利用观众对剧情和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疑团揭晓的期待,通过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刺激观众神经,引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和广泛猜测。悬疑影视剧既要靠剧情中的矛盾与冲突、阴谋与危机来设置悬疑,同时也要依靠矛盾冲突的解决这条主线来推动剧情发展、吸引观众注意。可以说,情节的矛盾和冲突就是一部悬疑影片的核心,是激发观众兴趣的关键。整部影片实质上就是一个围绕矛盾冲突设置悬疑,通过矛盾冲突的逐步化解来揭开案件真相,使观众内心的疑惑得以消除或使内心的期待得以满足的过程。

案例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案例的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引发学生对案例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演绎、推理,进而达到深入理解理论、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那么,究竟什么是案例?所谓案例,就是对真实情形的描述,它可能是工程实践问题,也可能是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但其主要特点都是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就是说案例中存在矛盾冲突,因为只有存在问题、蕴含矛盾冲突才能使学生置身问题情境之中去分析和讨论问题。由此可见,情节上蕴含矛盾和冲突是案例教学与悬疑影视剧的另一共同特点。

3.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当下,面对观众观影经验的逐步提升和对常规悬疑剧套路的日趋熟悉,一部成功的悬疑影视剧在故事内容的设计上绝不会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让观众一眼就看到故事的结局,而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利用错误信息迷惑和误导观众,让观众自认为掌握了悬疑套路却总是摸不着头脑,从而引导观众继续追剧。案例教学同样如此,要想达到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和深入思考的目的,就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案例。复杂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二)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的出发点

1.传统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待激发

案例教学最显著的优势本应是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当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出回应。多数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似乎并不感兴趣,或者仅仅把案例当故事听,没有真正融入案例之中,以“当事人”的身份去思考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案例教学缺乏迅速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案例教学的“带入感”不强,无法让学生沉浸到案例之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只把案例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理解的手段,将案例教学变成了“举例教学”,将描述案例的过程变成了纯粹的“讲故事”,学生仅在被动的“听故事”过程中加深对某一理论的认识,这样自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2.融入悬疑手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好奇是人的天性,探索未知是人潜藏的本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巧将这种本能激发出来[5]。悬疑影视剧正是抓住了人们对新奇怪异、悬而未决的事物的猎奇心理,通过采用建置、遮蔽等悬疑手法,吊足观众“胃口”,引导观众持续关注剧情发展,直至彻底揭开谜团[6]。悬疑影視剧之所以能够带给观众欲罢不能的观看体验,关键在于借助一定的悬疑手法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同样也是引起学生兴趣和探索欲的有效手段。将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之中,能够改变传统案例教学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通过创设悬疑情境,激发学生对某一知识的关注热情,真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带入案例中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悬疑问题寻根究底,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主动探索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二、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的前提在于对案例的重构

(一)案例重构的内在原因

悬疑影视剧为了达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目的,通常不会采用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的线性叙事方式来展开,而是打断时间的连续性及事件发展的连贯性,采取包括倒叙在内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层层拨开事件的迷雾。而非线性叙事方式的运用,是导演在对故事情节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将故事线索打乱后按照矛盾冲突重新排列组合以达到使故事悬念迭起的目的。

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可能来源于新闻媒体、工程实践、期刊论文、调查报告等。不同来源的案例在案例叙事过程、侧重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如果将选择的案例不加设计地直接运用到案例教学之中,不仅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的目的,甚至连传授知识等最基本的教学目的都无法达成。因此,案例教学融入悬疑手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对案例进行分解与重构,打乱案例原有的叙事顺序,重塑案例。

(二)案例重构的实践探索

1.飞机结构与系统原理课程介绍

飞机结构与系统原理课程是面向飞行学员开设的、与飞行装备和飞行训练紧密结合的一门航空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介绍飞机的基本组成、主要结构、受载情况以及包括液压、操纵、燃油、座舱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增强飞行学员对飞机结构与各工作系统的直观认识、加强学员对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员的飞行安全意识和寻根求源的探索精神,课程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组对典型飞行事故案例的重构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分析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飞行案例结合起来,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下面,我们主要以“座舱压力调节系统”一课中引入的“失压梦魇”案例为例进行说明。

2.案例的分解与重构

“座舱压力调节系统”一课主要介绍座舱压力调节的原因、调节方式、调节参数、调节规律以及调节机构工作原理等内容。以往的课堂教学按照“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的顺序依次展开,学员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没有重视和关注该部分内容。为了增强学员对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直观认识,课程组在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引入了“失压梦魇”的飞行事故案例。该案例是一起因飞机座舱失压而导致的飞行安全事故,案例的线性叙事顺序是:①该航班起飞前机械师对其进行座舱气密检查,将气密开关打在手动增压位置,检查结束后忘记打回自动位置(手动状态下无法自动对座舱增压)。②飞行员起飞前未检查气密开关位置。③飞机起飞并开始爬升。④飞机座舱因无法自动增压而触发报警。⑤飞行员对报警原因不明,未及時发现和纠正,飞机继续爬升,座舱压力继续降低。⑥飞行员及机上乘客因座舱失压缺氧而昏迷。⑦飞机自动驾驶,如幽灵般在雅典上空盘旋。⑧飞机因燃油耗尽而坠毁。

为了达到通过案例牵引学生主动学习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相关原理的教学目的,需要在“吃透”案例、理清案例叙事顺序的基础上,建立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见表1),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案例分析之中,使学员在案例分析的理论需求牵引下主动加强对某一原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表1 案例与教学内容关联表

[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关联 ① 为什么气密开关要打在自动位置? 压力调节设备的工作原理 ② 如何检查气密开关? 气密开关的检查使用方法 ③ 什么时候开始增压? 压力调节的参数、规律 ④ 为什么会报警?什么时候报警? 压力调节的报警机制 ⑤ 为什么飞行员未能正确判断? 报警特征及与其他报警的区别 ⑥ 为什么乘客会昏迷? 压力调节的原因 ⑦ 为什么该航班又被称作“幽灵航班” 拓展内容,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联 ⑧ ]

3.案例的段落组合与重构

课堂教学中若按照线性叙事方式引入“失压梦魇”案例,尽管也能起到引发学生对座舱失压关注的目的,但叙事方式的平铺直叙,会导致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我们打破这种线性的、因果逻辑式的叙事方式,按照⑦→⑧→⑥→①→②→③→④→⑤的顺序,先将案例中最匪夷所思的结果抛出来,引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这起事故案例发生原因的分析与猜测中,会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与座舱失压相关的系统原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案例重构的经验总结

案例的重构首先要建立在对选取案例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之上,理清案例发展的时间、因果逻辑顺序,选取案例中最新奇、最匪夷所思、最引人关注的情节作为切入点激起悬疑,然后打乱案例发展的线性顺序,借鉴悬疑影视剧倒叙、插叙、设置支线、重组段落等方式对引入案例进行重构。案例重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站在案例当事人的角度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来重构。以“失压梦魇”案例为例,要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渲染紧张、悬疑、惊心动魄的氛围,创设悬疑情境,增强案例的带入感,通过“如果你是机长,你认为飞机这是怎么了、如何处置”等问题,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途径。

三、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巧妙设置悬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案例重构只是引入悬疑手法的前提条件,案例教学中引入悬疑手法究竟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核心在于能否巧妙设置悬疑、吊住学生“胃口”,点燃学生持续参与的热情。如果能在案例教学中巧妙设置悬疑,则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而如何巧妙设置悬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建置手法迅速激疑

建置是叙事的开端,是影视剧俘获观众的利器,能迅速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之中。所谓建置,就是要说明人物故事的产生背景,建立对抗与矛盾。案例教学的开端,也要运用建置手法迅速交代案例背景、建立矛盾与危机。以“失压梦魇”为例,课堂一开始,我们就介绍:“2005年,一架飞往雅典的航班在雅典上空盘旋了1个多小时,期间,地面空管人员反复呼叫机组人员,但均未得到任何回应,几分钟后,该航班坠毁。”运用建置手法简要介绍案例发生的基本情况,同时设置“这架航班究竟怎么了?是恐怖袭击还是另有原因?”的悬疑问题,迅速将学生带入案例之中,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教学中心上来,引发学生的猜测和持续关注。

(二)运用遮蔽手法扣押信息

美国剧作家罗伯特曾说,除了要交代的基本信息以外,为了调动观众持续观影的兴趣,必须要扣押部分关键信息来设置悬念。课堂教学中,为了制造悬疑,常常以案例整体概况示人,而隐藏部分关键信息以引发学生猜想,层层深入、逐步释疑。在课堂开始引入“失压梦魇”案例时,通过隐藏座舱气密开关由自动打到手动位置的关键信息,引发学生的广泛猜测,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地推理,使学生在深入参与、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掌握座舱增压系统的相应工作原理。

(三)总悬疑与小悬疑交相辉映

懸疑的设置要避免单一化,要努力做到像相声小品一样“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地抖”,才能提高学生的全程参与度。案例教学开头要设置一个总的悬疑作为牵引,在总悬疑步步揭开的过程中,还要有环环相扣的小悬疑吸引学生步步深入、持续探索。在引入“失压梦魇”案例时,通过设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起严重事故”这个总悬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重视和关注,通过设置“为什么高空失压会造成人丧失意识”“怎样解决高空飞行面临的失压问题”“如何对座舱压力进行调节”“座舱意外失压怎么办”等小悬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了解相关理论、逐步对总悬疑进行抽丝剥茧,最终达到“拨开迷雾见日晴”的效果。

四、悬疑手法融入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发挥引导作用

(一)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引导的关键作用

将悬疑手法引入案例教学、重构案例并巧妙设计悬疑,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但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对悬疑问题的猜测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将学生思考问题的焦点聚集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说,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转变角色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很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案例信息的推荐者,由课堂管理者变为学生分析讨论的引导者。特别是案例教学在融入影视剧悬疑手法之后,要想达到将每节课都变成悬疑大片的最终目的,教师必须主动转变角色,做案例教学的“导演”,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努力让学生融入角色化为“剧中人”,主动分析案例并解决相关问题。

2.创造宽松环境

悬疑影视剧中常常会存在“不可靠叙述者”,他们对事件的片面、非正确理解甚至是故意隐瞒事实的描述,会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甚至是起到误导作用。将悬疑手法引入案例教学后,也会存在部分学生对悬疑问题的猜测、推断偏离教学中心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广泛开展推测、敢于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的亮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3.合理把控节奏

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悬疑手法后,教师绝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做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推测和猜想,而是要更加注重“教”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把握释疑时机、释放部分遮蔽信息或者补充讲解部分专业知识,对学生的错误猜测予以纠正,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的猜测方向,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向教学中心发力,启发学生思考。

五、结语

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悬疑手法是对案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借鉴悬疑影视剧所采用的建置手法、遮蔽手法等方法,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带着疑惑、带着对悬疑问题的寻根问底去探索、去发现,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悬疑手法的前提是对案例本身的深入分析与重构,核心是巧妙设置悬疑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只有把握住这三点,才能让学生探索欲高涨、创新思维爆发、学习效果倍增。

[ 参 考 文 献 ]

[1] 沈玥,徐双伶. 悬疑网络自制剧大火背后受众的心理机制分析:以《白夜追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21-23.

[2] 杨淑娴. 新时代悬疑类网剧的成功原因探究[J].视听,2020(8):60-61.

[3] 张玉臣,刘小虎,李小鹏.案例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7(1):25-27.

[4] 刘颂.实践的学习:案例教学的理论与操作[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3-7.

[5] 廖学春.让每堂课都成为悬疑大片[J].湖南教育:中旬(B),2018(7):44.

[6] 任庆帅.影视剧悬疑手法探析[J].影视制作,2011(7):74-75.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