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海泉:评剧造梦师

2022-05-30杨思思

北京纪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戏校评剧

杨思思

在振兴评剧的道路上,中国评剧院一直走在前面,其所体现出的深沉的文化自信和勇毅的艺术担当,始终在传递着一个声音:传承评剧、发展评剧,是一代代评剧人的选择与重任,而这,也是摆在像于海泉这样的评剧中坚力量面前的一道毕生求索的课题。

变与不变

出生于1982年的于海泉,没能赶上评剧最鼎盛的时代。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谓“家家听刘巧儿,户户唱夺印”, 作为从百姓生活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剧种,评剧的声腔几乎回荡在每一个街头巷尾。

“那时的北京,没有什么能比评剧卖座儿!”评剧院的职工无不带着自豪回忆。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和所有戏曲剧种一样,评剧艺术开始面临发展和转型中的窘境。更多文娱消费环境的出现,使得戏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更多潮流文化的兴起,也让“接地气儿”的评剧显得有些保守和滞后。

时代在变迁,座儿也在变化,老观众的头发白了,新观众却渐渐少了。

而这一切,对于那时刚刚考入戏校的于海泉来说,太过遥远,1997年,摆在这个15岁少年面前的,还只是“好好学戏”几个字。彼时,没有世家背景,条件出众的于海泉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凭借漂亮的嗓音和俊朗的相貌,考入了北京市戏曲艺术学院中国评剧院委培班,班级由戏校和剧院共同管理,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国评剧院。

“连演员带乐队,我们班一共五十多人,大家从入学时就在一起,数十年如一日,非常整齐默契,是很难得的创作集体。”现在看,这似乎是命运给予他的一份眷顾,由于种种原因,那之后委培班暂停招生,戏校再也没有如此大规模地培养过评剧新人。

五年的戏校生活,苦辣甜咸,老师们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打着骂着,呵着护着,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带他们深耕评剧,兼学京昆。第二年开始,有唱有样的于海泉就成了“站当中间儿”的那个。裘盛戎的女婿,教授他们京剧花脸专业的杨振刚看重这个好苗子,让他代表学校公演,而海泉也没给老师丢脸,以一出“架子花”应功、唱作并举的京劇《芦花荡》赢得了满堂好。

那之后的一天,校长孙毓敏找来,开门见山问他愿不愿意改学京剧。他心里拿不定主意,坦白讲,那时京剧更吃香,可“评剧迷”的父亲带他从小听魏荣元、听马泰,那些伴随他长大的东西,他舍不得,更舍不得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那晚,他想起老师李惟铨语重心长说的话:你们学的不只是一出出戏,更是评剧的传承,别看你们现在还小,你们担的是整个评剧的未来。

未来什么样,于海泉不知道,但他没有走,他觉得,心里的根不能变。

暖温可期

毕业前,学校专门给于海泉排了一部新戏《包公梦蝶》。

剧目改编自评剧传统老戏《包公三勘蝴蝶梦》,于海泉饰包公,同学郑岚饰王氏。

剧目拿到上海演出,一炮而红,两人也双双获得了他们人生中第一个很具分量的奖项——上海白玉兰新人奖。

而评剧为媒,从小一起长大的二人,也在戏外走到了一起。

“从事业到爱情,其实评剧给了我很多。”于海泉觉得,他没有渴求太多,但好像埋下了种子就会有收获。2013年,他如愿拜在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惟铨门下,成为这位戏校授业恩师真正的入室弟子。或许,台上需要的是聪明,台下需要的是虔诚,他喜欢那句不知从哪儿看来的话: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

2012年,院里决定复排新编戏《祥子与虎妞》,祥子的扮演者选定于海泉。

想着“这可是出好戏,不能辜负信任”的于海泉,从接到任务起就没敢松劲儿,他从原著和剧本下手,认真琢磨角色,“我希望演出一版从自己身上长出来的祥子,每个人对角色的理解不尽相同,一味模仿前辈,演出来的只能是水和油的感觉,融不到一块儿去。”

不知道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又或许是三十岁上的冲劲儿与傻头倔脑的憨劲儿和老舍笔下的“傻骆驼”不谋而合,首演那天,当他穿着一身“短打扮儿”,挠着头往台上这么一站,与虎妞一来一往地对唱时,观众觉得,这就是从小说里走出的祥子。

“首演结束后,我给(孙)路阳师哥打了个电话,他是首版祥子的扮演者,当时他在外地拍戏,但还是百忙之中赶回北京看了我的演出。”于海泉说,师哥看得非常仔细,电话里,俩人从头到尾把角色捋了一遍。

“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师兄弟间也可能是这样,但师哥却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为的是让这个角色更真,让这个戏更好,让咱们评剧更好。”

于海泉记得,那天的话筒聊得热热的,情谊尤酣,一代代评剧人艺脉的传递,就在这暖温之中了。

唱戏,就是唱细

评剧的最大魅力,在唱,于海泉有条高低不挡的好嗓子。

这让他进院后,花脸、老生、小生“三下锅”。

“其实嗓子就是个工具,真正要打动观众,还是要靠唱腔和唱功,它们才是人物和情感的依托。”

就这样,于海泉成了剧院里最爱琢磨腔儿的演员。“你跟他排戏就知道,这人是带着脑子唱戏的,他研究腔儿不是为了突显个人,而是觉得要对得起每个角色。”剧院同事说。

2016年,评剧院排演根据抗战真实事迹改编的剧目《母亲》,剧中有一场“认子”:母亲为了保全八路军,忍痛不认亲儿,最后眼睁睁看着儿子牺牲。作为全剧高潮之一,大家都知道,这段成了,整部戏就立住了。

饰演儿子的于海泉,拿到剧本后,发现在这场诀别戏中,自己唱的是一段四平八稳的传统老调,“前面母亲几乎是在声声泣血,观众情绪点逐渐升温,老大这里必须是快剁板加高腔才能接得住啊。”于是,他找到了唱腔设计刘文田,央求老先生给改腔,六十年代就进入评剧院工作的前辈刘文田,从于海泉上戏校时就很喜欢他,所以看到他提着白酒红肠上门时,忍不住乐了:“就知道你小子要动腔儿,说吧,想怎么改。”

最终,在爷儿俩的合作下,一段高亢激越、不留垫头、极具爆发力的“好汉爷”被设计了出来,行刑前老大对日本兵的痛骂,酣畅淋漓、跃然眼前;对比下,紧接着他唱给母亲的那段“亲娘送俺当八路”则感人肺腑,情深悱恻。硬汉的铮铮铁骨和绕指柔肠被晕染得淋漓动情,忍不住令人潸然泪下。

后来,该剧获得了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而看过戏的年轻观众,称它为“必看催泪神剧”,直到现在,每逢上演,剧场的每个座位都会摆上纸巾。

好戏,就是反复推敲。唱戏,就是唱细。

梦蝶

2019年,评剧艺术诞生110周年,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个曾经极富影响力的剧种,中国评剧院没有懈怠。

“评剧要想有生命力,必须吸引更多年轻人观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守正创新的前提下,打破原有思维。”

那一年,他们排出了口碑爆棚的新编历史剧《新亭泪》。

剧本,出自著名编剧郑怀兴之手,早在1981年就获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导演,邀上海京剧院名导王青扛鼎;唱腔、作曲、舞美、服装、造型也都由来自中国评剧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地的名家担纲。

众多大咖保驾护航,经过两三年的策划筹备,最终,在公演前三个月,院里揭晓了这部大戏的主演——于海泉。

“当时特别兴奋,但拿到剧本就傻眼了”,于海泉苦笑回忆,“和传统评剧太不一样了!”

传统评剧,多以“接地气儿”的生活题材为主,而《新亭泪》充满了浓郁的古典人文气息,以“新亭对泣”为典,讲述了魏晋名士周伯仁的生与死,爱与憎。强烈的文人性和思辨性,让其与众不同。导演王青说,“我做过多部历史题材的剧目,唯有《新亭泪》这部戏最具挑战性,它的深刻性、内涵精神和文化底蕴远超想象。”

像一座大山,高不见顶。

于海泉觉得,那一阵压力大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两个小时的戏,光是圍读剧本就花了一周时间”。剧本背景太过陌生,剧院就请来编剧阐述创作思路、人物性格,请来专家讲述两晋历史、魏晋美学……“读进去就会发现,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解放、最个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而放荡不羁的周伯仁是个既入世又出世的人,报国不能,出世不甘,他拔剑茫然,所以只能寄愁于酒,寄怀于琴。”唱了半辈子戏的于海泉说,这是他遇到的最复杂的角色。

那时的周伯仁,成了于海泉整天琢磨的对象。第一场的登台亮相,他就设计出五种方案,“角儿的出场、回到人物的出场、踩着主题音乐的出场、踩着锣鼓点的出场、展示行头的出场。”

五种出场,状态各异,导演面前,次第排演。同事说,海泉用心,创作思路像水一样活。

全剧最后,周伯仁杀身成仁,临死前,他抚琴唱了一曲《魂兮归来》,那是一曲为前辈名士,也为自己而吟的招魂曲。琴弦一响,四下空寂,只有黪发长髯的周伯仁安坐舞台中央,只听他缓缓启唇——

魂兮归来,君何一去不复回。

君不见狼烟滚秦淮,

君不见铜驼没蒿莱。

君不闻胡马嘶阵阵,

君不闻父老哭哀哀。

三军倚戈待,

魂兮快归来。

对天长问,仰而太息,臻入化境……

2019年末,《新亭泪》以黑马之姿获得了《新京报》年度十大演出的荣誉,一同入选的还有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从不看评剧的年轻观众买票走进剧场,为《新亭泪》纷纷写下好评,“这部戏打破了我对评剧的偏见”“魂兮归来,悲韵犹存”“绝对是值回票价的演出!”

大戏落幕,掌声不息。评剧破局,正在路上。

于海泉说,以前自己特怕演戏,总担心出什么错被人笑话,但现在“却怕演完”,“那个在舞台上与角色同悲欢的过程,是我最享受的时刻,戏中比现实中快乐,就像个梦,不愿醒来。”

如若说,演员是造梦师,于海泉为自己和观众造了一座美而真诚的梦境。

梦里,他是刚正不阿的包拯,是不惧邪佞的钟馗,是海边吹笛的张羽,是金沙江畔的金明,是状元及第的胡山,是飘逸潇洒的周觊……

一悲一喜一投袖,一唱一念一回眸。幻邪,真邪,庄周梦蝶。远远看去,斯人已与角色融为一体。

演员介绍

于海泉: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工花脸、老生,宗魏派、马派,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惟铨先生入室弟子,先后毕业于北京市戏曲艺术学院、北京市戏曲职业学院首届评剧大专班、中国戏曲学院,是评剧“花脸”行当难得的领军人才。曾获第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新人奖、北京电视台国粹传承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金奖、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评剧电视大赛金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猜你喜欢

戏校评剧
“场域”下的民国戏校
——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 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评剧《花为媒》的经典化历程
高庆奎传(十一)
评剧《良宵》海报
张火丁:不能再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