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在孩子身边,父母更要用心陪伴

2022-05-30张慧娟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聊天陪伴儿童

张慧娟

“种爱计划”宣传大使如如Lily是一位有着20年心理咨询经验、坚持用真实的力量去教学的教育者,她的视频号叫“如如教育博主”,主要围绕亲子关系、学业规划、生命品格等方面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这一次,我们请如如Lily谈的是留守儿童话题,但核心仍是教育。

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看电影

我们常说“想解决事,先解决情”,放在教育上,就是想解决育儿问题,先经营好亲子关系。这个原则适合所有家庭,自然也包括留守儿童家庭。

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不管孩子处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遇到什么卡点,只要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一转身,就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

那么,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该如何更好地经营亲子关系,又该注意些什么?

“虽然空间上有距离,但父母还是应该努力用‘心陪伴。走不进孩子内心的父母,不能称之为关爱到位;理解不了孩子情绪的父母,不能称之为陪伴到位。”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聊天,和孩子在爱中对话。”聊天是个技术活儿,并不是随便打个电话、说几句话。如如Lily给了如下建议:

1.约定聊天时间

去外地工作之前,可以跟孩子约定好聊天时间,时间一旦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动。

无论有多忙,都要尽量挤出时间跟孩子联系,聊天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

孩子的感觉很敏锐,不要让他觉得“哦,妈妈今天太忙,又没有时间理我了”或者是“妈妈根本没有在听我说话,她一点儿也不想我”。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意好好跟你说话了。

2.聊什么?

父母不要总是问孩子吃了什么、在学校怎么样、作业有没有做完……可以尝试找一些更有意义、更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比如,问问孩子最近看了什么动画片,有什么收获;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些热门话题;也可以跟孩子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和距离,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打电话只是在监督或应付自己,更不要让孩子感觉“每次问来问去都是那点事”。

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还要学会倾听、要顾及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对父母多一份信任和依赖。只有信任父母,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

另外,孩子向父母表达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你的回应就像一束光,照亮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到爱意、被重视……”

除了聊天,父母还可以和孩子做很多事,比如“一起”阅读、“一起”看电影……

◎异地共读

孩子可由家中长辈带着阅读或自行阅读。读完后,父母跟孩子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这几点:

多提问,少给定性的答案;

自己少说,鼓励孩子多说;

多赞美和鼓励孩子。

◎异地共同观影

选择合适的影片或同一个电视节目,与孩子分处两地共同观看,看完后,跟孩子在电话中交流探讨。

父母还可以偶尔给孩子寄点“爱心包裹”,东西不一定很贵重,可以是小玩具或学习、生活用品,也可以是父母外出时淘到的有趣小物件。父母还可以用心给孩子写一封家书,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思念。

不要将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面对留守儿童日益凸显的“手机瘾”,父母又该怎么做?

1.性格问题

尽管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却替代不了父母的爱,很多孩子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会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因此感到自卑,变得孤僻、内向。

2.社交问题

没有父母的陪伴,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承担,受了委屈也只能忍着、压抑着。久而久之,他们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向父母倾诉,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3.行为习惯问题

儿童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管,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没有规矩和界限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等。

4.学习问题

父母在外务工,无法有效地监管和辅导,导致有些孩子学业落后,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些孩子由于自控力较差,又无人约束,放任自己玩游戏、上网,使得学业荒废。

但如如Lily说,千万不要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

“通过分析已有的新闻报道和相关研究结果,一半以上留守儿童并没有出现问题行为。”

这几年,留守儿童深陷“手机瘾”的报道常见于媒体。甚至有研究认为,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督管理,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网络使用问题和更低的网络素养。

“孩子沉迷于手机的行为往往只是一种表象,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缺乏亲情陪伴,老人代为抚养的过程中,与孩子存在沟通问题,孩子只能在手机中寻找情感寄托;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被关注,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孩子因为不会沟通、不敢展现自己,只能利用手机网络的隐秘性来建立新的关系或表现真实的自己等。”

“父母要找到孩子内在的真实心理需要,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这样只会加重亲子冲突和矛盾。”

如如Lily建议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面做好情感陪伴,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除此之外,监管孩子使用手机非常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利用手机来获取知识,比如安装一些学习益智类的App;其次,可以跟孩子制定规则,比如要求孩子先学后玩,这样还能顺便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最后,一定要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機的时长,提前商定并设置好时间。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父母并非不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可“工作赚钱和教育孩子”好像很难平衡。

对此,如如Lily表示:“这不是平衡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如果有可能,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尽量不长期外出打工;或者一个人外出,另一个人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如果夫妻双方同时需要外出,也应尽量在孩子三岁以后。”

如如Lily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曾经说过,自己这辈子最感激父母的就是:“幸好”没有让他变成留守儿童。是啊,这“幸好”其实是一份幸运,是每一位用心陪在孩子身边的父母给予孩子的。

猜你喜欢

聊天陪伴儿童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六·一”——我们过年啦!
聊天不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