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整本书阅读应强调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2-05-30陈建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手账鲁滨逊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新的教学要求,其意是完整地、整体地阅读一本书。这里所指的完整与整体既包含了对全书结构的整体把握,也包含了阅读者对全书内容的全面思考。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本”不仅是指一本独立的书,也可以指一整套内容关联的书。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深度精细的阅读教学方法,需要有计划性,其不同于运用网络技术对信息的一次化提取,这个计划的实现需要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所以整本书的阅读最终一定是指向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的。

一、把握文本核心,设置核心问题

文本核心就像人的性格,主导着文本的内容与思想。基于文本核心提出的问题既能对教学提纲挈领,又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当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需要找到文本的核心精神(核心问题),“撬开”文本的内核,从庞杂细碎的文本信息中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完成阅读教学。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这是一本充满了人类生存意义和理性精神价值的书籍,鲁滨逊的身上并存着“向死”和“求生”两种性格特点。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理解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以及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能力。教师从中提炼出这本书的核心问题:人是否可以离群索居?这个看似宏大的问题,一方面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遏制教师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发挥出主体作用。

教师在提炼出核心问题后,可以为学生提供的辅助是足够量的创作背景解说。众所周知,《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真事为素材创作的。原型人物塞尔柯克因为与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古拉丁美洲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独自生活了两年四个月。这段真实的经历与英国社会当时极为流行的航海梦相得益彰,激发了笛福创作的热情。介绍完创作背景后,学生会明晰核心问题包括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个体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的个人问题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它就像一个杠杆撬开了阅读的大门,协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进而从文本的细节中找到解题“密码”,进入到文本的核心精神中。

学生一定要从阅读整本书伊始就养成宏观构建阅读框架的能力,通过提出一个“大”的问题,将整本书的内容都糅杂进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与之伴随的敏捷性、批判性的思维品质才能被激活,不断找到回答问题的佐证。

二、使用读书手账,辅助整本书阅读

手賬是近年流行起来的一种随手记。与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不同的是,手账的形式活泼,风格独特。与九年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认知特征相得益彰。一本小小的手账常常能够透露出使用者的性格与偏好。当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不妨将这种形式引入到课堂,中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枯燥感,激活并尽可能恒定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写手账的规则,如手账中可以记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篇、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随手写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可以用图画等做装饰、可以贴上一些读书体验小物件……学生们的创意不同、理解不同,呈现出来的手账也是千姿百态的。

仍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有的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在手账中画出了鲁滨逊搭建的房子;有的学生把鲁滨逊感谢上帝赐给自己食物的话记录了下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下了生活的感悟;还有的学生记录下了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每日常规……这些内容可以被学生反复阅读,用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但其又比整本书的操作性和携带性更强。学生把整本书和手账结合在一起,一面阅读一面勾画文章重点,可以形成更有效果的读书笔记 。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手账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同学们把自己使用手账的成功经验分享出来,提高手账的使用效率。如有的同学会把书评写到手账里,以动笔整理梳理自己的思路,让思维逐渐清晰。其以锻炼思维为目的的做法使自己的思维走向了深刻,这种可贵的品质与手账化繁就简的特征一起完成阅读,让思维品质的培养从抽象走向了具象,深化了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阅读可视化

思维导图作为另一种阅读辅助工具,在调整学习者左右脑不同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图像思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它们一起帮助大脑完成全角度的思考,挖掘了大脑的潜力,让任何学科(内容)的学习都可以直接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发生关系。在九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平易近人”的台账,更应该重视对思维深度发生作用的思维导图。

整本书的信息量之庞大甚至超过了教材所有文本的集合。这些信息可能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可能是层叠的故事,还可能是作者情绪情感的递进,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庞大的信息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兼顾逻辑思维和创意思维的动态并进,让复杂的信息一目了然。不过运用思维导图也是需要遵循一些核心法则的。作为整本书内容的再现,思维导图应该高度体现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让即使没有读过原著的人也能通过思维导图全面清晰地了解作品的大意。

以《简·爱》为例,简·爱的社会关系、简·爱的人生经历均可以构建成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将简·爱在每一段人生经历中侧重表现的社会关系进行对应,形成一个大思维导图,没有读过这个作品的人,看到思维导图的对应关系,也能大致了解孤女的人生经历,并对其性格有一个初步的揣测。而构建思维导图的学生如果是将思维导图和手账结合在一起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则是达成了内外兼修、表里共进的目的。学生思维能力到这一步基本上就完成了全面组合、纵向发展的准备,各类思维能力不再是“各自为政”,其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实现了有效地桥接。

四、读写双向结合,实现文本对话

课程标准一直以来都强调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主张通过统筹安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教师和学生向着更高能力进阶必然使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当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时,也就说明了其具备了独立阅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完成更多阅读,达成量变奔向质变的目的,而质变成效反应的第一指标即是写作的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阅读量、简单的生活经验,又保持着对生活的探索与好奇,当他们将阅读成果进行转化时,教师除了明确以写作的方式进行表现,在写作内容、写作方式上则不再多做限制,变相地给予了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写作条件,鼓励了他们自由表达、创意表达。教师要善于转变多个角色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还是以《简·爱》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站在不同角度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转变叙事视角,为学生打开读写结合的视野。作品主要站在简·爱的立场描述了她的爱情经历,而罗彻斯特的感受可以成为教师启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另一个角度,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简·爱的性格,了解罗彻斯特对简·爱产生爱情的前因后果,为学生的思考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从侧面旁证了人性的复杂,这种相互增补、相互回应、相互说明的方式促成了若干个小论题:

1.简·爱的爱情观。

2.罗彻斯特的爱情观。

3.简·爱与罗彻斯特爱情观异同的根由。

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总结的论题,也可以自组论题完成习作,将阅读过程以文本的形式缜密地呈现出来,而后把观点相同的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辩论和探讨,进一步转化阅读的成果,使读、写、说串联成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切入到对整本书阅读的呈现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塑造出知行合一的思维品质。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对新课标的全面深化,它促进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整合,规避了当下阅读教学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出现的弊病,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习得语言,塑造审美,感知文化,形成可以伴随终身的思维品质。这是一种“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世界”的方法,进一步催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惯于并善于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从当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整本书阅读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站在初高中学段的衔接点上,积累足够深厚的阅读思维品质,促使学生能够在高中学段厚积薄发,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陈建红,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手账鲁滨逊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淘气章鱼的沿海手账(六)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淘气章鱼的沿海手账(五)
手账到底怎么玩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