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地名今何在
2022-05-30新作文
新作文
三国时期有很多知名度高的地名,如常山、陈仓、九原、汝南、庐州、邺城等等。古人报名号也是习惯于报故地地名,如:“吾乃常山赵子龙。”“我汝南袁绍,四世三公名门望族,岂是尔等可高攀乎?”
本期,我们就带大家探索《三国演义》中那些有名的地方。
★荆州:“权力的游戏”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
荆州,囊括现在的湖北、湖南等省。它位于长江中游,所据长江水道江面宽阔,可与任一方向连通。向北通过南阳,穿过低矮的伏牛山丘陵,可进入许都;往西经过长江三峡和四川盆地的内河可到达成都平原。对处在东边的孙吴来说,江东扬州和荆州一水相连,如果能夺荆州,长江上游的敌人因为受荆州的阻隔,就难对东吴造成很大的威胁。對曹魏来说,荆州是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占有荆州,就可以沿江而下,灭亡江东统一中国。若不能全据荆州,只要占据南阳和襄阳,就可以保证许都西南安全,也可以威慑荆州。对无尺寸之地的刘备来说,荆州更为重要。诸葛亮《隆中对》曾分析:“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外,荆州在东汉末年成了难得的兵精粮足之地。北方中原地区因战争影响,不仅人口锐减,农业和商业也受到了极大破坏。而刘表治理下的荆州,几乎没有经受多少战争破坏。荆州中北部有江汉平原,南部是洞庭平原,两大平原都是非常优质的产粮区,对于长年征战的割据势力来说,这里是块“肥肉”。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权、刘备联盟,以弱胜强,击败曹操。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三大军团在荆州展开了一轮轮“权力的游戏”。这场争斗一直到公元280年晋将杜预灭吴,司马家族统一中国才宣告结束。
这期间,各路英雄纷纷在荆州上场,“借荆州”“讨荆州”“失荆州”……一时间成也荆州败也荆州。《三国演义》中,不管是关羽、鲁肃在益阳的单刀赴会,还是赤壁之战后刘备遣张飞取零陵郡、赵子龙取桂阳郡、关羽战长沙,皆在此发生。
★官渡
说到官渡,就会想到三国举世闻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黄河之南,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当年曹操就是在这个地方和袁绍相持,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卧龙岗
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诸葛亮在此躬耕10年,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刘禹锡有《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明世宗朱厚熜曾钦定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躬耕地,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
★长坂坡
歌曲“独自走在长坂坡,月光太温柔……”中提到的长坂坡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这里属于荆山余脉,是其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
长坂坡成就了两位大将的威名:一位是张飞,一位是赵子龙。张飞长坂坡吓退曹操“百万雄师”,而赵子龙在此地单骑救主显英豪。
★赤壁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于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
★逍遥津
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6号。当年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在此爆发逍遥津之战。逍遥津之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名将,那就是张辽。此战东吴精锐尽出,10万大军竟为张辽的7000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三国时期古战场,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在蜀汉与曹魏的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斩杀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一战成名。
诸葛亮在定军山下设八阵图、制木牛流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诸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死后葬在此地,更让定军山这个地名广为流传。
★夷陵
夷陵位于湖北宜昌长江西陵峡畔。“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为“夷陵”。意思是说山到这里就变成了小的丘陵了,而水到这里就化险为夷了。描述了当年夷陵这块风水宝地的奇异景象。而这里曾经爆发过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用火攻,大败。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街亭
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发动北伐。面对重要的战略要地街亭,诸葛亮非常重视,他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参军马谡去守街亭,可是马谡却只知道纸上谈兵,他到街亭之后在山上驻扎,被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从此街亭便名扬天下。
★会稽(绍兴)
《三国演义》中的王朗,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曾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王朗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的重臣,学识渊博,与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经》《春秋传》等,今多已失传。但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时已是一位74岁的古稀老人,竟活活被诸葛亮骂死,这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绎得更加生动。其实王朗是病死的。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罗贯中认为王朗的行为有问题。王朗曾为汉室守卫会稽,战败后,被孙策所擒,后为曹操征辟为臣。晚为汉臣,却忠魏国,最终落得了“厚颜无耻之人”的评价。
★其他地名
赵云为常山人,今河北正定县。
关羽为河东人,今山西运城。
周瑜为庐州人,今安徽合肥。
魏延是义阳人,今河南信阳三里店。
颜良为琅琊人,今山东临沂。
陆逊为吴郡人,今江苏苏州。
张辽为雁门人,今山西朔州。
典韦为陈留人,今河南商丘。
吕布为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
桃园,刘、关、张三结义的地方,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
▲结语: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艺术地再现了三国战争的地理场景。因为作品的巨大影响和三国故事的巨大魅力,后世的人们不停地在探古访古,追尋三国人物的踪迹。三国时期的地名,如今许多都换了名称,但了解了它们的历史,我们似乎就能在某个纬度上一下子将古今串联了起来。
●链接:荐书
吕思勉,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做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书评:
学术大家肯腾出时间写点通俗读物,或是编些学校教材,这绝对是大好事。叶圣陶在民国时期编过中小学生《国文》,狄更斯有《写给孩子的英国史》,布罗代尔为法国中学生写《文明史》,都是例证。吕思勉的这本《三国史话》也很好,澄清一部分小说或影视剧里的错误。
若虚,原名王祺,贵州大学新闻学讲师。自小痴迷于三国史与诸葛亮,十六岁时立志为诸葛亮作传。为了书写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王祺用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穷尽关于诸葛亮的点点滴滴,继之以两年半的笔耕不辍,其间三易其稿,终于著成这部近一百三十万字的最全诸葛亮传。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戏剧化的奇谋更是子虚乌有,民间传说则给诸葛亮附上了一层出神入化的神秘色彩;千百年来,真实的诸葛亮被掩埋在那些神奇的传说与故事当中。本书共五部,为读者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