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中间经历了什么

2022-05-30新作文

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罗贯中三国志流传

新作文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流传度不可谓不广,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流传甚广。而事实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有着很大的出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的创作使得“三国”成为一种文化,成为经典的文学形象,被千古传诵,但同时,《三国演义》的流传也使得真实的三国历史被遮蔽,人们往往只知“演义”而不知历史,甚至真的把《三国演义》当成三国史来读了。那么,作为真实三国史的《三国志》又是怎样的?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历代三国传说变迁史

三国故事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大热,当时流行的各种民间故事来源是两晋南北朝时流传的三国传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宋朝评话的素材基础,再到元代被改为各种类型的故事,最后汇聚到《三国演义》成书。

隋炀帝杨广曾经观看过谯水击蛟与跃马檀溪的水上杂戏,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和崇拜曹操,甚至与李靖论断过曹操的能力,李世民也拿诸葛亮与自己做过一定程度的对比。而关羽最早期被记录为显圣也是在隋朝,我们可以追查和推断的是,关羽死后在荆楚一带被广泛祭祀,到两晋南北朝期间成了被地方民众广泛信仰的神明。等唐朝中前期结束后,关羽的庙宇就开始大规模推广,甚至有修庙记等。

三国故事开始成型与大规模流传,到唐朝中期已经非常明显,许多唐朝诗人经常书写有关三国的故事,其中杜甫就是个三国“狂魔”。杜甫在《丹青引—— 赠曹将军霸》中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今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其他赞扬曹操的诗作也不胜枚举。曹操在其他文化领域也比较受人吹捧,比如书法家张怀瓘在著作《书断》中曾夸赞曹操的书法为“上乘妙品”。

很多我们熟知的故事,例如赤壁之战等等,在这个时候已经能通过当时诗句侧面反映存在,成熟则等到宋朝时期,具体框架几百年来变化都不大。但有一些人物性格和定位却有转变,例如曹操逐渐由隋末唐初的大英雄变为奸臣,而唐朝时期刘备是个勇烈又充满遗憾的英雄人物,对比后期形象更脸谱化的厚黑长者有很大差异。

等到了宋朝时,这种脸谱化在民间就更明显,而且因为生产力提高,民间娱乐丰富的缘故,三国故事套路化就非常的多了。例如,张飞作为平话的主角就很活跃,更有一些趙子龙的勇武而非后来的“猛张飞”;关羽的故事在当时可能很悲悯,苏轼就写过有富家子弟每闻关羽被斩就落泪哭泣。

同时宋代因为“中原王朝”被少数民族逼到了南方一隅,自然与蜀汉同病相怜,形成了几乎无逻辑的正统观,并且仇视少数民族的政权。而当时的文化高度发展,社会上盛行的“平话”“杂剧”等等娱乐形式,其大多是为大众服务的,那么,剧中的人物形象也就需要更加脸谱化,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并且使人印象深刻。于是乎,曹操的形象很不幸地被划为“坏人”一类,之后这一形象便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大。

在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时期,民族关系较为严峻,社会各方都强烈希望有汉人明主拯救时局。众所周知,刘备具有汉室血统,因此在民众眼中,刘备不仅仅代表着正统皇权,也寄托着汉人正统的政权意义。因此为罗贯中尊刘思想奠定了浓厚的民族感情色彩基础。

民间的关羽形象也在宋朝一定程度上定型,吴道子的作画反映了关羽的大致打扮,就是头佩雷巾手持长刀。

《大宋宣和遗事》提到过,关羽被封王成圣,起因是张天师召关羽除害,还特意在殿前显圣与徽宗相见。当时关羽穿的是绛衣金甲,绛衣也就是红衣,这和平时看到的绿袍关羽不太一样,但同时关羽却是美须髯头戴青巾,大致确定了关羽戴绿帽子的传统,即便青并不是纯绿,但不妨碍后人的新创作。罗贯中就将这一点归纳至鹦鹉战袍上,成了关羽的独特颜色,与张飞的黑做出区别。实际上在北宋仁宗前后,关羽的庙火就已经传遍天下了,到南宋时期把士人文人阶级也彻底征服。

假设给三国的火热和成型分时代的话,那么两晋朝则是起源,南北朝则属于成长期,待到隋唐初期,故事大抵成型,有了无数的素材,唐朝中期则变得成熟,开始广泛以“说话”形式流传在各地之间。同时,因为社会相对富足,有更多的流传空间,比起后来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也就有更好的创作余地,因此不少诗人会特意描写三国历史。

三国故事基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三国(真实)→两晋(美化)→南北朝(神话化)→隋唐(传说化)→唐朝中期(童话与说话化)→北宋(民间故事定型)→北宋末期(成为中下阶级的流行文化)→南宋(融入生活)→明初(《三国演义》成书)。

●三国的历代成书历史

《三国演义》是一部建立在民间文学基础上,经过历代加工提高,再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演义杜撰色彩,绝非真实历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著作,非一时一人之力,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基本上经历了官史《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这样一个成型的过程。

《三国志》

《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是记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一。

陈寿前半生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裴松之注《三国志》

南朝时期,宋文帝认为《三国志》记事过于简略,下诏命史学家裴松之为其作补注。裴松之广泛采集魏晋史料,为其做了大量注释。裴注对于三国历史知识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裴松之,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并未遵循传统的名物训话的方法来注释《三国志》,他从补阔、备异、惩妄、论辩四个角度来补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三国演义》的雏形——《三国志平话》

因宋代讲史艺人的底本尚未被发现,现存最早的三国故事话本是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年)新安虞氏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全书共三卷,有图70幅,作者不详,以蜀汉集团的兴衰为主线,全面讲述三国史事。以民间说唱的方式,开头叙述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的故事,基本故事不完全符合史书记载,记录了很多鬼怪离奇的传说,例如“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又例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等等。该书文字粗糙,结构简单,叙事上多处缺乏必要的交代和照应,但仍是第一部完整讲述魏、蜀、吴三国纷争的著作。

《三国志平话》目前流传的版本大约八万多字,虽来源于民间,文学艺术性略低,且删改了不少历史事件,但在总体结构上,依然以刘备作为正统,且与之后出现的《三国演义》有六十多回内容基本相同。

《三国演义》的成书

元末明初,罗贯中将前代史著及民间传说加以整理熔铸,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内容上,罗贯中依据陈寿《三国志》、裴注及其他相关史著,结合历代相关的传说故事,同时结合个人观念进行创作。

《三国演义》基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将原来所记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种就事论人之言,改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为处世哲学的概括。这种修辞的改变,将曹操损人利己的形象加以放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乱世奸雄”。再例如,为了更好地塑造典型人物,作为小说作者,而不是历史学家,罗贯中大胆修改历史,编制出“空城计”这么一段幻想色彩很浓的传说,结构出这么一出真人假戏,成为千古绝唱。

《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童谣、谚语、顺口溜,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把這些夹杂于散文体的叙述中,反而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免”等歌谣,很明显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作者加以巧妙穿插运用,显得十分自然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再比如,民间文学常用三迭式和重迭复沓的手法,《三国演义》对此运用出色、变幻巧妙,比如“桃园三结义”“孔明三气周瑜”等屡见不鲜。还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等等。这些“一奇二偶三为再,三之不及,以九达之”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都让读者回味无穷。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对于民间传说并非全盘照搬汲取,而是兼容并蓄,有扬有弃、去粗取精,有所发展和提高。

◆结语:

其实“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基本都是在历代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加工、再创作,而最终成书的版本因其无穷的文学魅力而代代流传,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代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很多故事在不断的流传中被烙上时代的印记,在研读文学作品本身外,考据一下这些传说故事在历代的发展、演变,也不失为一种额外的收获。《三国演义》的风靡让真实的三国历史被遮蔽,想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不妨去读读《三国志》吧。

猜你喜欢

罗贯中三国志流传
三国演义(六)捉放曹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称象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大话三国志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聪明的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