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使命 践行动
2022-05-30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面对时代命题,成都提出要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真抓实干见行见效,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做优做强城市功能,坚定不移推动优质要素资源集聚,坚定不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
围绕上述“五个坚定不移”,如何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本刊特邀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持续深化国际门户枢纽建设
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现代化城市显著的时代特征,也是现代化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纵观伦敦、纽约和上海等国际大都市,高度开放是一个普遍特质。对照GaWc(世界城市榜单)、COO(机遇之都)、GUCR(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等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开放也是重要的评价维度。一座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不仅要自身强大,还要与世界紧密相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进入新时代,成都抢抓国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机遇,推动开放通道优化拓展、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对外交往合作全面深化,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能级不断增强,实现从西部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重大转变。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要求成都坚持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持续深化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用好用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优化拓展对外开放通道
互联互通是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截至2021年底,成都成为我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城市,国际(地区)航线增至131条,年度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447.2万人次和64.9万吨,“1环10射”铁路网和“3绕13射”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开放通道更加畅通。迈向新征程,成都要依托国际航空港、铁路港枢纽,持续加快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
推动航线网络结构优化。深入推进“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加快构建“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布局,即形成通达48个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精品商务航线,连接14个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机航线,辐射30个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及入境游来源地的国际优质文旅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打造国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功能。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通道、铁海联运通道,巩固拓展“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网络,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西进欧洲,持续拓展泛欧泛亚陆上贸易通道,串联西北经济腹地,对接新亚欧大陆桥,链接欧洲及中亚、西亚地区。北上俄蒙,串联关中平原城市群,对接京津冀及东北亚地区,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东联日韩,全面提能东向经济循环通道,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地区,链接日本及美洲地区。南拓东盟,多径拓展东中西三大泛亚陆海贸易通道,串联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链接东南亚、南亚地区。
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物流体系。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主、铁路货运场站为补充的铁路货运体系,增强铁路货运枢纽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转效率,完善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提升铁路货运场站以及装卸、仓储、配载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动货、普货双铁进港”工程和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新面向全球的“中欧班列+国际客货机”陆空联运模式,开展航空中转集拼业务通关、空铁联程联运试点和空铁公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试点,打造全球一流的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全面增强航空枢纽衔接转换和集疏运能力,推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协同鄂州机场打造西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公务机FBO基地。
着力建强开放合作平台
平台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截至2021年,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探索形成430余项改革实践案例,13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成都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获批建设,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开行量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1,联通境外69个城市、境内25个城市;中韩、中德、中法等5个国别合作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中国—欧洲中心等对外交往窗口作用逐步显现。迈向新征程,要主动把建强用好开放合作平台作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接轨全球高标准规则、惯例等,突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将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建设成为国家纵深开放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聚焦数字贸易、医药健康和航空经济等领域,积极争取更多国家事权下放,赋予更大自主权。积极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争取设立自贸试验区成都东部新区片区。
增强国家级平台开放引擎功能。四川天府新区,要做强开放主引擎,着力打造新增长极和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成都高新区,要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主阵地功能,打造链接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国际化平台。临空临港经济区,要强化开放主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爭取成都东部新区设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经开区,要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要持续提能,争创西航港国家级经开区,壮大适欧适亚、适空适铁产业规模。国别合作园区,要着力提升建设质效,打造建设样板。
夯实口岸平台开放支撑。提升口岸综合效能,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及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投运,建立健全口岸运行服务和设备运维保障机制。扩大口岸整体规模,提升航空口岸国际枢纽功能,不断提升既有口岸和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运行效益。提升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推动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支持引导不同类型的综合保税区明确各自发展定位、产业细分领域,着力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内外兼顾”型企业等集聚发展。
持续提升外贸外资能级
外贸外资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截至2021年,成都与全球228個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经济外向度提升至41.3%,“西部外贸第一城”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比重44.6%,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比重31.6%,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新设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企业138个,外商投资实际到位504.5亿元,利用外资量质提升;境外投资遍布全球87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企业800家、是2012年的8倍。迈向新征程,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促进货物贸易强链、服务贸易扩能、新兴贸易创新,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四川),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提质。聚焦构建“欧洲—成都—RCEP成员国”经济廊道,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主动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资源性产品等进口,促进软件开发、动漫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出口,支持企业创立外贸品牌,实现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深入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发展金融、信息、咨询、维修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做大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形成外贸新增长点。
推动走出去量质齐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积极拓展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紧跟国家经济外交战略,推动成都产业加快走出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依托航空货运网络、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发展全球营运业务,在跨境贸易、金融服务、数字平台、全球采购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全球资源运作能力的国际化企业,带动成都企业走出去。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互联网仲裁院等,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优质涉外法律、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
招引高能级市场主体。着力引进与成都产业发展相契合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新兴行业专业总部,吸引国际“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来蓉发展。提质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聚力引进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性强、匹配度高的银行、保险、会计、法律、管理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和各级分支机构。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建立投资中介服务“超市”,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增进了解、扩大影响。截至2021年,在蓉领事机构达21家、位列全国内地第3位,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104个,成功承办《财富》全球论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国际性会议,高质量服务保障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主场外交活动,GaWC《世界城市名册》排名从2016年第100位跃升至第59位,成都国际“朋友圈”、“交往圈”持续扩大。迈向新征程,要开展更加广泛务实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外事资源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
打造“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积极开展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增强中国—欧洲中心发展能级,主动承接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涉外会议,积极申办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论坛对话、前沿品牌展会、国际赛事活动,建设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
促进国际机构不断集聚。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蓉增设更多外国领事机构,按规定程序积极加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吸引国际组织在蓉设立分支机构。
支持开展民间友好交流。培育民间对外交往组织,发挥华人华侨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各类群团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汇聚民间力量参与对外交往。
持续做强“四大支撑”
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强劲引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成都要探索走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就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做强重大平台、产业集群、企业主体、体制机制“四大支撑”,把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最大增量”。
强化重大平台支撑,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人才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必须做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成都高校众多,“国字号”大院大所云集,拥有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但也存在部分科创平台利用效率不高,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数量较少等问题。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等方面聚力攻坚,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水平。
做强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是“国之重器”,是城市“硬核创新”实力的象征。要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增强“一核”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四区”转化承载能力,构建“多基地”协同创新体系。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高水平建设天府实验室,支持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推进建设电磁驱动聚变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做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是推动产业链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力量。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和科技前沿方向,前瞻布局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成都。
做强科技服务中介平台。科技服务中介和孵化转化平台,一端连接前沿技术,一端连接应用市场,是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支持发展技术交易中介、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构建形成高层次科技服务机构体系。
强化产业集群支撑,赋能核心技术攻关
在新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基于传统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已不适应发展形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支撑,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而形成基于新的比较优势的经济现代化战略路径。成都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实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7件,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等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但也要看到,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创新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不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等问题迫需解决。要坚持以技术突破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聚焦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重点产业链搭建创新平台,支持围绕高端芯片、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发“硬核科技”重大创新产品,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面向经济提质增效推动成果转化,发挥产业链带动创新成果工程化和落地应用作用,加快编制发布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和科技创新资源清单,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创新政策向产业叠加、创新要素向产业流动,持续推进产业创新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依托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提升和原创成果,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积极从颠覆性技术或持续性技术突破中捕捉新兴产业生长点,以产业化为核心促进技术、资本的交流和合作。推动高端芯片、新型显示、智能汽车、抗体药物、卫星互联网、绿色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持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企业主体支撑,推动院校地企协同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其数量质量、活力动力决定了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是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成都科技创新企业数量众多、基础雄厚,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拥有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居全国第六,独角兽企业9家、排名全球第25位,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342家、同比增长29.7%,但也存在创新企业多而不强、全而不优、聚而不合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大力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采取“研发资助+项目孵化+融资服务”相结合方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快吸引汇聚一批创新型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与城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着力提高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政策扶持精准性和开放性,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效融通发展,优化“科创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体系,培育壮大更多增长新动力。
大力推进校院地企融合创新。深化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加强与中科院、中物院等国家级科研力量战略合作,全力招引高能级创新项目、顶尖科技创新团队,吸引集聚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打造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行业类中试研发平台,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试验设施,探索建立“实验室+基金+公司+基地”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产业化水平。
大力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在“出好题”、“答好题”和“判好题”中的市场导向作用,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组织,探索以科创券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技术,推动企业当好原创技术突破的“策源地”。
强化体制机制支撑,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打通创新堵点、接续创新断点,是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成都深入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等创新政策,在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改革经验全域推广不足、不同管理体制和人员身份之间还有“隐形墙”等问题。要持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政策稳定公平的科技创新生态。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以产权激励创新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壮大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技术要素活跃流动和转移转化。布局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创新“中试+孵化”的成果转化模式,探索科创服务“一站式”供给,加速打通本地院所与企业的成果转化通道,推动更多技术在蓉承接转化。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力。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行“双招双引”模式,培养和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实施主导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全方位支持技能人才参与科技攻关、积极创新创业,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落实成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启动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支持成渝高校院所和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建设成资、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持续开展创新资源市州行系列活动,开展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试点,推动成都都市圈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推进“三个做优做强”
实现城市发展能级整体跃升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战略引领、基础保障和关键支撑作用。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既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客观要求,其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尤其是超大特大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成都坚定不移做优做强城市功能,这既是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认识“做优做强城市功能”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城市生态建设、生产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众多不同领域,但“功能”始终是其中一个必备的重要内容和一项关键的核心指标。只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才能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做优做强城市功能,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内在要求。城市的核心是人,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城市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必将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水平。做优做强城市功能,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支撑。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系统,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包含生态、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但必须都以城市提供的教育、医疗、信息等综合功能为基础支撑。一旦离开功能支撑,城市将很难存在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必将是功能完善的安居乐业之地。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必然要求适应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新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综合功能,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根据成都自身发展阶段特点和现实需求,做优做强城市功能更是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必选题”和“必答题”。从服务重大战略来看,有利于更好服务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增强极核主干功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核心在功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都明确了“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的功能定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增强“四大功能”,都要求成都强化功能建设、明确功能落位,加快各区域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差异协同、竞相发展、相互支撑,共同服务城市功能位势和发展能级整体跃升。从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上看,有利于破解城市“大城市病”,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要素资源趋紧、宜居性下降、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迫切要求成都坚持功能导向,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城市新区增强承载、郊区新城强基挖潜,优化交通、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设施布局,引导城市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要素集约、功能复合、职住平衡。从统筹城乡发展上来看,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激发以城带乡的特质潜力。成都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但城市与乡村发展还不够均衡,存在明显的发展层次和能级差异。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成都突出共同富裕方向,着眼放大和利用广大乡村发展潜力空间,结合城乡发展阶段差异化特征,针对性抓重点、补短板、树特色,构建城乡统筹的功能布局,推动城乡高效协作互动,加快将以城带乡的城市特质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
构建完善以“三大功能”为重点的城市功能体系
所谓城市功能,也就是城市职能,涵盖行政、经济、文化、交通等不同方面的诸多内容。在城市的多种功能中,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周围地区产生突出影响,反映城市本质特征,并对城市经济自身起导向作用的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功能既具有国外先发城市的一般共性,同时也具有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独特个性,其中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信息中心的功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功能都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成都不断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无论是《成都建设践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都既从客观上要求成都持续强化城市功能建设,坚定不移做优做强城市功能,也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成都做优做强城市功能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具体规范。
综合考虑当前实际,成都在探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应始终注重突出城市的核心功能、基本功能和特色功能,并在实践中加快构建完善以这“三大功能”为重点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功能体系。从核心功能上看,其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性质类型和能级能量,在整个城市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培育壮大城市核心功能、完善提升功能体系是探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路径和关键动力。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成都要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关键就在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从基本功能上看,其体现了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包括城市的居住、养育、教育、交通、医疗、生产、娱乐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对城市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的基础功能。随着成都迈入超大城市行列,交通的便捷高效、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等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必须加快完善城市基本功能。从特色功能上看,其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区域资源禀赋,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城市或区域的专门功能。特色功能与核心功能共融共生,伴随着区域特色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变,特色功能可逐步向核心功能迭代升级,具有独特标识性和动态演化性。成都在探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世界眼光、成都特色,不断做优做强“三城三都”、公园城市示范区、世界文化名城等特色品牌。
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为支撑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做优做强中心城市、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推进“三个做优做强”,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的创新实践,也是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战略部署的务实举措,更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成都落地落实,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的有效路径,能够为全面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文化影响力和美好生活创造力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核心是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关键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目的是提升城市功能能级。鉴于成都当前发展面临的客观现实情况,必须分类分层分区加快探索推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以城市功能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子。
总体上看,推进“三个做优做强”要遵循“强化城市功能导向,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统筹基本功能,促进优质均衡、就近满足;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提升核心功能,推动提质增效、支撑引领;以突出区域比较优势为重点培育特色功能,实现各展其长、竞相发展”的基本原则,分类施策。从做优做强中心城区上看,要围绕强化时尚消费、加快现代服务提质升级、推动都市工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交流交往、创造幸福宜居城区等重点,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同时,要围绕承接中心城區势能推动现代服务提档升级、联动城市新区推进智能制造提质发展、辐射郊区新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夯实中心城市其他区域功能承载。从做优做强城市新区上看,要围绕加强新区内部创新优势联动、加强本地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加强区域科技创新牵引协同等重点,聚力提升创新策源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瞄准做大规模和做强链条、瞄准产业协同和产业联动,聚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构筑产业集聚区;围绕加快拓展国际开放通道、加快整合开放平台建设、加快优化开放营商环境等重点,聚力提升开放支撑力打造门户主枢纽。从做优做强郊区新城上看,要围绕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重点,着力突出核心功能,持续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围绕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着力补齐基本功能,持续提升宜居生活品质;围绕实行差异化发展方式、明晰精准化产业定位、完善协同化发展机制等重点,着力培育特色功能,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推动优质资源要素
自由流动高效集聚科学配置
城市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优质资源要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资源集聚和要素运筹能力,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成都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径,就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优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科学配置,不断提高传统要素效率,激活数据等新型要素潜能,持续提升超大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在更高水平增强传统要素有效供给能力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关键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而要素供给效率决定了城市发展质量。当前,成都正处于要素集聚增长期,加速吸引企业、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在蓉集聚集成,拥有高浓度、高密度的要素资源总量,对要素集约型、创新驱动型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但随着发展方式转型,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高层次人才不足、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等问题制约了高质量发展,传统要素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必须加快转变要素供给方式,形成优质要素高质量供给体系,在更高水平统筹土地、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土地要素供给。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编制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行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严格建设用地标准控制,更新完善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聚焦人才要素流动。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高端服务业态,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综合服务,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发展。
聚焦资本要素服务。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等重点领域,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西南基地提档升级,打造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性服务窗口,提高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在更大范围提升资源要素高效运筹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必然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战略引领、关键支撑作用的城市,必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城市。成都要进一步发挥极核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提升对高端资源要素的运筹能力。聚焦制约要素资源循环的卡点痛点堵点,通过创新和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加快破除阻碍关键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灵活的机制、创新的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提升城乡基础要素运筹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探索撂荒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依法依规推进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探索依托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开展国家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推动闲置资产、人力资源、集体土地等各类要素充分流动,提高城乡要素综合利用效率。
提升区域生产要素运筹能力。深入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模式,打破行政区对要素有序流动、资源合理布局的有形束缚。推动成都都市圈要素市场一体化,实行跨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跨越行政区界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高效整合。
提升全球高端要素运筹能力。加快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完善“两场一体”协同运营机制,深化自贸试验区在金融、科技、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创新,加快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等战略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枢纽链接、要素适配和资源运筹能力,在更大范围引导和集聚各类要素。
在更高层次优化产业要素合理配置水平
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对要素资源供给的精准度和质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素供给质量、组合结构极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提高。当前成都产业发展能级整体不足、主导产业未占据价值链高端、龙头企业带动全链协同水平不强,究其根源,在于要素链与产业链存在结构性错配,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要从要素合理配置的角度求解产业发展问题,围绕产业链配置要素链,聚焦“五大要素联动”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促进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发展,推动高端产业资源要素优化重组,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产业生态圈、重点产业链、重点片区高效集聚、合理配置,加快做强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链主企业行业带动能力。实施百家领航企业培育计划,鼓励链主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鼓励在蓉设立研发、运营、结算等机构,推动形成“一个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
强化公共平台链接支撑能力。加快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系统布局工业设计、行业认证等高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支持高校院所、链主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提升中介机构专业服务水平。加快引进法律咨询、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商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推动开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项目撮合、资源嫁接、政策咨询、展会组织等专业服务。
放大投资基金杠杆撬动效应。充分发挥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市级产业引导资金等产业基金作用,积极吸引重点行业头部基金、创投风险机构集聚,建立重产基金与天使基金定向合作机制,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大对产业链头部企业投资力度。
发挥领军人才创新引领作用。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点产业链等人才需求,紧扣重点产业链编制“高精尖缺”引才目录,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支持实施重点产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快引育一批重点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在更新赛道培塑新型要素综合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算力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显,成为城市重组资源要素、重塑发展动能、重构竞争位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上海、广州、苏州等城市积极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关键期,破除数据、算力等新型要素价值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占领新型要素市场培育制高点。比如,上海组建数据集团加快公共数据和国企数据的要素化进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激活数据价值;广州积极探索首席数据官、数据经纪人、“数据海关”等制度创新,大力推动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数据流通交易生态圈。成都应抢抓新型要素市场培育战略机遇,加大数据等新型要素有效供给,搭建数据、算力、技术、生态等要素交易平台,抢占标准制定权、市场定价权与行业话语权,推动新型要素加快形成生产力,培育城市竞争新优势。
加快推动数据要素活力激发。充分发挥数据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用,探索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增长方式,建设大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制度创新,以市场化机制保障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利用的制度化和高效化。依托“东数西算”机遇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构建数据、算法、算力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实现从简单连接算力到感知、承接、调配算力迭代升级。加快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智改数转”行动,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要素有序分布、合理配置。
加快推动技术要素成果转化。深入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和交易机制,健全技术类无形资产挂牌交易、公开拍卖与成交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技术类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容错纠错免责等配套制度,建强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壮大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技术要素活跃流动和转移转化。
加快推动绿色要素价值释放。探索构建行政区域单元生态产品总值和川西林盘等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实施生态建设资金平衡计划,推行生态产品供给与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生态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探索促进绿色要素交易与能源环境目标指标更好衔接,推动生态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
持续打造更好更优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在于基础设施质量的过硬,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衡量城市竞争力,重在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软环境建设更为必要、更为紧要。当下,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國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是党中央对优化发展环境、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成都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标先进城市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取得系列积极成效。首创“城市机会清单”、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建设“科创通”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分别被纳入国务院第六次和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通报表扬,原创“空铁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等多项改革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入选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并在全国推广,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建功新时代,成都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要求我们坚定不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聚焦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关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尽最大努力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迭代推出营商环境5.0改革政策,加快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和内陆地区营商环境先行示范区,以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最美窗口”。
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公平竞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核心。要聚焦市场主体“由生到退”的全生命周期,打通准入、准营、运行、退出全链条,为企业“松绑”、“解绊”。
健全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便利企业开办,推行“标准化地址+申报承诺制”登记模式,推进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绿色通道常态化运行。破除市场壁垒,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推行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在住建、交通和水利等重点行业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保障自由迁移,全面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推行企业迁移承诺制,完善投诉处理和限时办结制度。实现高效退出,开展套餐式注销服务,实行歇业制度,完善破产案件财产处置协调机制。
强化各类生产要素有效供给。人才方面,动态发布成都人才目录,升级“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及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成渝地区人才职业资格互认机制。土地方面,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将已开展的考古勘探、地质灾害等评估事项和古树名木、人防工程等建设条件并联审查意见形成用地清单并交付用地单位,提升评估的科学性、精准性和论证深度。资金方面,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投融资,推广担保项下远期结售汇模式,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做好中小微企业全流程融资服务。数据方面,有序开放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部分公共数据,支持企业依法依规获取数据要素,鼓励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先用后付、按收益分成的服务模式。
有效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价外收费,加强水、电、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服务价格监管,全面落实非电网直供电电价政策,督促商务楼宇管理人等及时公示宽带接入市场领域收费项目。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推动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公示收费信息,严禁强制企业到特定机构检测、认证、培训等并获取利益分成,或以评比、表彰等名义违规向企业收费。持续开展违法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着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创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尊重企业、尊重创业者和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加快构建完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通用模型建设与迭代升级,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频次,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制度,优化完善信用修复措施,推动信用修复便利化。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聚焦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形成不予、减轻和从轻处罚等“五张清单”,优先运用行政辅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等柔性执法方式,保护企业不因“小错”影响生存发展。
不断提升法治保障服务水平。强化制度供给,制定《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固化为法律规范。维护合法权益,探索建立补偿救济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履行补偿救济责任。升级在线诉讼,优化“智慧法院·成都”模式,建立“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实施法院主动退还诉讼费用措施,方便市民群众全流程在线参与。
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优化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功能,为需求主体提供信息发布、撮合蹉商、处置变现等支撑性服务。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打造知识产权新类型案件诉讼的优选地。加快跨省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息交换机制建设,完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快速处置联动机制,探索构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与专利确权程序的联动机制,支持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
着力打造包容外向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通行制度规则,优化跨境贸易服务,持续增强外商投资和外籍人才吸引力,为“引进来”、“走出去”保驾护航。
持续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创新进口货物“车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跨境贸易通关模式,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链货物及关键物料通关速度。推进口岸通道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建立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促进成都企业提高AEO高级认证申请成功率,指导认证企业用足用好通关便利措施。
优化外商投资和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依托中欧中心涉外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依托“蓉易办”设立涉外服务专区,放宽外国投资者保证金使用和结汇限制,在自贸区稳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等试点。培优做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一带一路”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高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外籍教授、研究员申请永久居留,对在成都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
充分发挥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作用。在中日合作园区先行先试投资、人才、数据、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规则,成立“RCEP+”服务中心,建设“RCEP+”先行示范区,为企业提供RCEP贸易和投资服务。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着力打造利企惠民的便利化营商环境
以数字赋能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解决企业关注的“关键小事”,以更精准、更主动的服务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提升企业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提升工程审批服务质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审批结果全程电子化,优化“政务服务+邮政”场景应用,实行一般项目“管家式”服务、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提升环评审批服务质效,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建立重大项目“一套清单、一个专班”工作机制,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的相关行业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健全市政接入工程信息共享机制,面向企业和市民群众开展水电气等联办服务。
升级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完善“蓉易办”平台功能,不断增加“就近办”、“掌上办”、“免证办”事项,推动“跨省通办”、“川渝通办”、“成德眉资通办”等跨层级跨区域通办。创新主动提醒服务,聚焦依申请服务、公共服务、监管执法等领域,利用短信、電话、媒体等方式实施主动提醒服务。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完成国省样板事项,支持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市)县不断拓宽办理范围。优化咨询帮办服务,针对复杂易错事项和特殊群体,构建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咨询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完善精准主动的对企服务。提升“蓉易享”平台建设应用成效,建设惠企政策查询申报公示的统一服务入口,实现企业对惠企政策“一网查询”、“一键申请”、“一次办理”。优化政策制定、审批和兑付流程,完善“面对面”政企沟通对话、协商交流常态化机制,健全优质企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机制。深化涉企数据共享利用,做好目标企业精准“画像”,构建“亲清在线”政策直达机制,加快推动“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课题组成员:黄建华、何双廷、刘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