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022-05-30谢仪雯
谢仪雯
新课标的改革与突破,改变了原有的课程目标,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建构了更为清晰具体、层次鲜明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使得语文课程内容在教师与学生面前以结构性的方式立体展现。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第一次整体集中出现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架构中。作为新课标修订的创新点之一,对语文课程的实施与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
语言与思维,从来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与外衣,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与本质,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让思辨能力点亮课堂的火花。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实践中发挥最优效果,达到更高目标。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
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正处于打基础阶段。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大特点。想要让学生切实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从2001年开始,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发展思维”的要求,2011年版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2022年版课程标准将“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其具体化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思维培养的内容更为具体细致,思维培养的方略也逐步清晰。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顾名思义,就是用思辨性思维主导阅读活动与表达的语言实践,遵循了“读中思,思中辨,辨后表达”的活动顺序。“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敏捷、灵活、深刻、独创、批判地思考。
想要把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核心要义,教师应当精准把握“思辨”一词的核心内涵。“思辨”,是“思中辨”,也是“辨中思”,在思考中辩证,由辩证深入思考,这个过程由好奇产生疑问,由疑问产生思考,由思考开始质疑,由质疑发展批判,最后由批判促进反思,这一过程符合了理性思维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意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真知,提高学生阅读的准确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意义,在实践中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以思辨性思维为主导的阅读与表达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的疑问与批判进行充分的思考,进行自我询问与自我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反思能力对于自我认识的构建起到重要影响,能够帮助人认识自我,找到自身的弱点与短板,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具有批判性的分析与检验。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阶的理性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与表达中有“思”也有“辨”,“辨”的过程让学生以怀疑的眼光与批判的视角去审视现有的结论,验证真伪。新时代的青年不应当“听风是雨”,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批判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学生有依据、有条理地审视作品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是一种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
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策略
在阅读与表达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策略,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优势落在实处,不能为了思而思,也不应为了辨而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用教材文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辨情境与机会,让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自然中得到激发与锻炼。
(一)关注文本矛盾,唤起思辨能力
想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教师就应当抓住学生思维的“认知起点”,迅速确定学生思维的“发展区域”与“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文本的“矛盾点”,做到“引而不发”,让学生将“提出疑问、表达质疑、得到答案”的过程循环往复,从而促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为了唤起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就要格外关注教学文本中引发学生疑问的地方,重视学生口中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中的《穷人》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文章的主要矛盾在于“家庭贫困的桑娜与渔夫是否要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在执教过程中,一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既然桑娜和渔夫这么贫穷,为什么不把这两个孩子送到孤儿院去,而是要自己抚养呢?”这个问题一出,全班学生竟哄堂大笑,引得提问的同学又羞又囧。
我并没有忽略这个学生“剑走偏锋”的问题,而是询问班中其他学生有谁能解答他的疑问。不料,刚刚还哄堂大笑的学生瞬间鸦雀无声。我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回归课本,拓展思路,将目光放高放远,寻找资料,关注故事的时代背景。
通过查找资料与小组讨论,学生自行得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穷人》一文写于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贵族大口大口地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富贵奢靡,道德堕落颓丧,而广大劳动人民则生活贫困,道德高尚。同时,《穷人》发表于1846年,而19世纪末期俄国政府才开始推广孤儿院。除此之外,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希望借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渔夫与桑娜收养孤儿,更能体现其道德高尚。
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种种辩驳与思考,学生为了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从故事的历史背景、俄国孤儿院的推广时间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方面下手,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这次的课堂经历唤起了学生的思辨意识,让学生面对阅读文本时不会“言听计从”,而是用理性的思維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思考,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升华。
(二)巧用“语言空白”,创设思辨情境
一篇成熟的文章,有写出来的部分,也有藏在文字以下未被展露的部分。很多时候,这些没有“明说”的部分就是文章的精髓,也是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合适文本。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就需要锻炼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对那些文章中被隐去忽略的部分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讨论。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为例,文章中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格外出色,其中“紫色的圆脸”一句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就外貌描写的这一段展开讨论,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仅仅是想让读者认识到闰土的样子吗?学生纷纷摇头,我又问:“那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呢?”通过阅读文章与激烈的讨论,学生最终得出了答案:“这一段外貌描写的目的不仅在于和读者介绍闰土的长相,还在于闰土不是城里的孩子,他经常在野外跑跳,刺猹捕鸟,在风吹日晒中,脸就变成了红色,这一段外貌描写佐证了作者对闰土‘能干的评价,也反映出了闰土与作者全然不同的生长环境。”学生的答案让我很满意,这些隐藏在文字下的信息其实就是“空白的语言”,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文本进行推理、佐证,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及意义,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让思辨性走进语文课堂,在学生的阅读与表达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质疑的能力,逐步养成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