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能化下“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逻辑和途径
2022-05-30李志坚耿建新
李志坚 耿建新
【摘要】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会计环境的重大变化, 故有必要反思会计基础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首先由一份会计学作业引入, 其通过Excel电子表格完成了编制分录后的自动过账、自动结账、自动稽核、自动编表和自动计算财务指标等众多工作环节。 这样的“变革”对传统《会计学原理》教材中的会计核算程序造成了直接冲击, 也对会计的凭证组织、账簿组织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 必须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 然后, 从对证账表信息载体的展望以及对会计凭证组织、会计账簿组织、记账程序、财务报表体系、课后作业等辅助教学工作的评价与展望等多个方面, 分析“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的方向和途径, 并从教学单位观念调整、课程安排、教材编写、考试成绩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 提出要注意“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与整个会计课程体系、整个会计职业工作环境的关系等。
【关键词】会计基础理论;企业智能化;工作表;数据库;会计核算程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2)21-0071-8
一、引言
我国会计基础理论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 会计基础理论教育有必要进行改革。
首先, 这是新时代科学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基础学科提出的必然要求。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 , 认真评估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推动与冲击。 在这些新技术的影响下,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未来, 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手工会计理论与方法有很大一部分将会被淘汰。 如果不从会计基础理论着眼, 完成对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变革, 现有以手工为基础的会计理论指导下的会计工作就有可能被大数据分析或人工智能结合下的某种工作程序所替代。
其次, 这是促进我国会计基础教育的有力措施。 当前我国会计基础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被描述为: 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会计教材为基础, 使学生们停留在已成为过去的非计算机时代, 以至于学生们在专业实习后才真正地认识现实世界, 在毕业后“恶补”实际工作中所要掌握的工作技巧。 这样, 社会工作岗位对高层次人才愈加迫切的需要, 与人才培养方向不配套、不协调之间的矛盾已经在慢慢地形成并不断激化。
最后, 这还是提高我国会计基础教育效果的必然途径。 会计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会计学教育改革有助于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琐、低水平的记账、算账、过账、编表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其转向信息系统设计、专业判断和数据分析等脑力、智力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使会计工作在业务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基于实际业务的设计——从一份会计学作业开始的考虑
笔者最近参与完成了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的编著。 该教材中有一份会计学作业①, 需对二十多笔业务会计分录, 分别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编制会计主体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 计算相关财务指标; 以此为线索, 本作业要求在Excel中录入会计分录, 并实现在Excel表中的自动过账、自动结账、自动稽核、自动编表、自动计算财务指标。 笔者从这份新颖的会计学作业中, 感觉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亟需建立新教材、新教学方式。
这份作业是这样设计并完成的②:
第一, 设置如下工作表: 工作表1(分录与数据表)的前7列每列名称分别是“序号”“日期”“摘要”“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 其后空1列, 从第9列开始, 每列名称依次设计为现金标记、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和费用类科目、本年利润科目, 一共设置了54列, 这些一级科目依次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顺序展开。 工作表2至工作表6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指标分析表。
第二, 编制和登记会计分录: 针对每项业务, 完成工作表1前7列的登记, 即完成编制会计分录工作。 该项工作完成后, 在工作表1的第9列至第62列中即可实现自动过账、自动稽核与核对、发生额与余额的实时试算平衡, 在工作表2至工作表6中分别实现报表自动生成、财务指标自动计算的功能, 依次形成四张财务会计报表(工作表2至工作表5)和指标分析表(工作表6)。
需要说明的是, Excel表中的自动过账功能是通过简单的if逻辑函数来实现的, 这使得手工记账方式下的过账符号一栏毫无意义。 这是因为, 在工作表1中, 当第4列所编制会计分录中的一级科目名称与第8列之后的一级科目列名称一致时, 就会在相应行列交叉所定位的单元格中显示会计分录的金额。
第三, 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特殊标记: 工作表1中第9列是现金标记, 将此列设置为主要用于对涉及现金流的业务进行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直接标记。 为方便起见, 作业中对数据有效性进行了设计, 并采用下拉菜單形式进行现金流量表项目的选择。 如此, 就为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奠定了基础。
第四, 留出一定的扩展区间: 在工作表1中第8列以及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和费用类科目列之间设置了空白列作为扩展区, 以方便进行更多科目或项目的添加设置, 具有较好的扩展和容错功能。
第五, 设置提醒和预警功能: 在工作表中设计分录错误提醒与相关账簿预警功能。 分录错误提醒功能是通过发生额和余额的试算平衡设计来完成的, 如当会计分录借贷金额不等时, 会在左上角表头位置出现黄色警示“不平衡, 错啦!”; 相关账簿预警功能是在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等账户出现负数等情况时, 通过if逻辑函数进行判断, 从而在相应账户上方出现黄色警示“余额为负, 错啦!”。 当然, 对于存货项目, 还可以进行存货的最低库存量等方面的预警设计, 此处不再一一列出。
第六, 完成报表的自动实时生成。 四张报表之间遵循如图1所示的数据关系。
这样的数据关系有其固有的根据。 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报表项目间的勾稽关系来看, 可以发现: 其一, 资产负债表是其他三张报表的主表; 其二,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明细报表; 其三, 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明细报表; 其四, 利润表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项目的明细报表。
这样的会计作业引发了笔者对会计核算程序的思考。
三、企业智能化背景下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表现及其演进
1. 传统会计核算程序及其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地位。 “会计学原理”课程内容主要由两大模块构成: 一是以会计等式为中心的复式记账规则及其应用; 二是以会计核算程序为核心、以“证—账—表”为载体的信息加工程序。
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以交易或事项发生为起点, 在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后, 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收款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 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转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对于总账的登记, 则有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法、汇总记账凭证法和科目余额表法三种方法。 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求按照平行登记规则进行登记。 在期末要进行明细账与总账、日记账与总账之间的账账核对工作, 核对无误后, 根据总账、明细账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
整体来看, 会计核算程序是联结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明细账、分类账和日记账)以及会计报表的会计工作流程, 上下流程之间具有依次递进、环环控制的特点。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 在这样的核算程序中, 明细账与总账有着不同的数据来源渠道, 这一方面是由于总账和明细账的信息详细程度不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总账对明细账有着统驭与控制作用, 不同来源渠道的信息可以进行相互稽核与验证。 但必须看到, 这样的过账、对账工作耗费了会计人员大量的精力。
毋庸置疑, 在手工簿记条件下, 几百年来的会计实践与发展促成了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最终形成, 使得经过此程序编制而成的财务会计报表具备了数字上的机械准确性特征, 并以此将会计与统计等学科区分开来; 而财务会计报表综合反映出的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具备了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最终使得会计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在传统会计核算程序中, 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分别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三种载体中得以实现。 具体而言, 编制记账凭证环节实现了对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初次确认, 是交易事项信息进入账簿处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 而收款、付款与转账凭证的划分, 是在手工记账方法下对会计人力的一种节省, 以便会计人员更有效地登记相应账簿; 登记账簿环节是对“孤立”的凭证信息的连续、汇总反映, 而日记账、分类账和总账的划分实现了会计岗位的劳动分工, 以进一步节省会计人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因此, 可以说, 受制于手工簿记条件和低效的会计劳动生产力水平, 会计人员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本能, 对凭证和账簿这两类信息载体的改进逐渐成为我国《会计学原理》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 将记账凭证划分为收付转三种形式, 将账簿划分为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三种形式。 这一改进实现了对会计人员的劳动分工, 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2. 企业智能化背景下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演进。 在传统手工会计模式下, 会计被视为一个信息系统, 其实质上是将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没有意义的交易或事项信息, 通过凭证、账簿等信息载体进行分类、汇总、分拆等信息加工和处理, 最终将信息加工处理的结果呈现在财务会计报表这样的载体之中。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 新技术环境催生并塑造了新的会计环境, 尤其是为传统手工会计记账方法提供了众多改进技术选择、路线和空间, 使记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从信息生成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 可以得到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新视角: 在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后, 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的过程可看作是“信息输入”过程; 而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是“信息输出”过程。 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演进如图2所示。
3. 演進后的记账程序对原始凭证组织与记账凭证组织变化的颠覆性驱使。 在企业智能化背景下, 在Excel这样简单的电子数据表格环境下, 作为传统手工记账方法中重要环节的记账凭证及其细分、账簿及其细分, 是否还有必要? 相信上述会计学作业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回答。 这份学生作业也正是依照上述过程完成整个作业的模块设计并实现自动过账、自动结账和自动编表等多个功能的。 演进后的记账程序的原理如图3所示。
“世界的本源是信息”[2] 。 相较于原始凭证的交易信息、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信息、分类账的分类汇总期间信息以及报表信息,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分类账和财务会计报表均可以被看作是相应信息的载体。 在这些载体之上, 会计信息实质上经历了“交易信息→分录信息→分类和汇总信息→报表信息”的依次转化与传递。 如果将交易信息看作是信息输入, 报表信息为信息输出, 那么与传统手工记账不同的是, 演进后的记账程序对会计分录信息、分类和汇总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是在电子表格形式下的工作表或数据库中进行的。 这个过程在上述学生作业中具体表现为第9列至第62列的Excel函数设置; 在电算化环境下, 则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程序语言设计, 也正是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将会计信息的处理变为信息处理的“黑箱”, 而这份学生作业通过Excel以可见的函数公式对会计处理程序进行了透明的展示。
必须承认, 如上述学生作业所示, 这样的函数或者程序语言设计极大地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将大量的记账、算账、过账、编表等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在最初的函数或程序设计中予以消化消解, 使得手工记账方法下容易发生的串行、错行等过账、对账错误根本没有可能发生, 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手工记账方法的颠覆, 更实现了对传统凭证与账簿体系下账户登记和报表编制过程的强制性舍弃。 其结果是将会计工作, 乃至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从繁琐、大量、低水平、重复性的记账、算账、过账、编表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其转向系统设计、专业判断和数据分析等更高水平的脑力工作与职业分析判断中。
现在已处于退休阶段的教师们可以回想一下自身在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时, 初始进入他们心灵的《会计学原理》教材是什么样的结构, 而现在又有何变化。 在他们离开教师岗位之时, “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格局并未伴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外部环境而嬗变。 可以说, 会计基础教学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四、“会计学原理”课程应有的变革方向及途径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会计学带来了全新的会计环境, 也给会计学科的既有原理与成果带来了众多现实挑战。 对此, 在研究的方法论上, 应紧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会计学科的时代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会计学科发展规律的认识, 进行艰辛理论探索。 感知、发现、抓住并掌握和应用这种即将“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 是会计学者应承担的责任。
1.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对证账表信息载体的展望。 上述会计学作业的成果实际上构成了电算化记账软件, 甚至是ERP软件的雏形, 因此记账小程序的设计与作业练习, 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学原理》教材中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 更有助于学生对各类记账软件的数据处理原理的理解。 可以设想, 在此基础上, 如果经济交易数据是通过交易端以条形码、二维码、传感器或者感应芯片等方式进行信息输入的, 则可以在扫描或感应时自动形成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水平。 实际上, 这样的设想在新技术和新交易形态(如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正由不可能变为完全可能。 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了互联网公司给包括会计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赋能, 以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 正如马化腾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说: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 正在从‘多用户平台, 变成‘全用户平台, 它像水电设施一样, 成为今天人类社会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基本需求。 ”
2.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环节——对会计凭证组织的评价与展望。 会计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会计凭证由纸质向电子形式的改变上。 从原始凭证的角度看, 过去的外来原始凭证与企业内部的原始凭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即: 从企业内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已基本演化为在企业智能化环境下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原始凭证; 从企业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也面临着纸质凭证与电子凭证的激烈“较量”。
以电子发票为例, 该电子凭证由税务局统一发放, 采用全国统一编码, 附有电子税务局的签名机制, 涉及赋码、申领、开具、存证、交换、单位归户/个人归集、核销入账等程序, 包括纳税人登记、申报等功能, 真正融合了电子商务发展与税收征管业务要求。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 其不仅可以大幅节省企业的发票领购成本、印制成本, 更主要的是, 电子发票系统可以与企业内部自制的原始凭证, 即ERP、CRM、SCS等信息系统相结合, 实现内部和外部凭证、发票等资料的全面电子化与集中处理。 不言而喻, 这非常有助于提高企业本身的账务处理水平, 大大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并显著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此外, 在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之后, 记账凭证发生的变化也应为人所共知。 具体而言, 一部分记账凭证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 另一部分则仍需要从企业的外部与内部收集资料手工生成。 那么, 结合上述外来的电子原始凭证来看, 还有哪些记账凭证必须通过手工形成呢? 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 探讨这一问题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是当前研究与凭证组织相关问题的核心线索。 然而, 现阶段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在会计凭证部分的阐述对此类事项完全熟视无睹, 以至于对会计凭证的新组织方式无能为力, 甚至望尘莫及。
3.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第二个环节——对会计账簿组织的评价与展望。 现在即将退休的一代教师, 都是先打着算盘、后来“敲”着计算器将每一笔会计分录登记于会计账簿中的; 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总账式、明细分类账式的账簿形式, 记账所用的钢笔、签字笔, 以及对文字、数字的书写要求等, 都已經融入他们的脑海之中。
由上述会计学作业的设计方案可知: 完成前几栏输入信息的数字化之后, 如工作表1中第9列至第62列实现了在二维结构表中对信息的结构化处理, 账簿的形式则转变为电子数据表格或数据库形式, 换言之, 账簿形式已经被结构化数据表格或数据库所替代。 那么, 过去作为财务部门标志的账簿档案库(或箱、柜)将去向何处? 是像某些会计人员所说, 为了保持档案的外在形式, 再将各账簿的页卷打印一遍吗? 这样的问题也会涉及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认识与保存。
笔者认为, 需要研究的问题不仅限于此, 更进一步地, 在结构化数据表格中可以进行富有效率的数据提取、挖掘和重构, 使信息处理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比如, 《会计学原理》教材强调: 在不同记账程序(其实也可认为是保存会计凭证的方式)的要求下, 会计人员要编制日记总账(或凭单日记账)、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表等, 形成了便于登记不同账簿或以汇总表格为标志的收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而在计算机系统下, 所有这些账表、凭证既可以全部混合, 又可以个别专门装配; 如果我们潜心研究, 就会组装成更多形式的搭配与结合, 完全“颠覆”过去证账结合的格局。
4.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第三个环节——对记账程序的评价与展望。 在现有的《会计学原理》教材中, 记账程序(或者说是会计核算形式)一般是专门的一章, 依照会计主体规模的大小等, 对与手工结合的不同记账程序(记账凭证、日记总账、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等)进行了介绍。 由于“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为初学者设置的, 因此, 关于此章的内容学生们往往是在毕业参加工作一两年后才真正理解。 不仅如此, 对于《会计学原理》教材中所阐述的证证核对、证账核对、账账核对、试算平衡、账表核对、表表核对, 当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这些工作时, 其形态都会发生改变或消失。
令人欣喜的是, 在信息系统环境下, 通过了解Excel电子表格的函数设计原理, 再通过作业的演示, 学生们便可以瞬间知悉证、账的转换道理和路径。 “好奇牵动创造”, 采用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在未来将会更具创造力。
5. “會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第四个环节——对财务会计报表体系的评价与展望。 当输入的交易信息在结构化的数据表格和数据库载体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数据挖掘、提取、组合、分配和重构等数据加工和处理工作后, 理论上可以输出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报表, 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会大大增强。 并且, 由于数据加工处理程序的预先设置, 在“黑箱”中进行数据更改和操纵几乎变成无可能之事, 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亦大大提高。 比如, 若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现金流量表, 而且需要进一步的“银行存款流量表”, 那么在进行简单的软件调整后, 轻按回车键, 所需的表格就会马上显示出来。
当然, 我们可以更远地设想, 对于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区块链应用模式, 《会计学原理》教材中又该如何具体表现呢? 但无论如何, 从会计工作整体来看, 会计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将会计人员从枯燥、繁琐和重复的会计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 赋予会计人员更重要、更高级的脑力思考与分析任务。 只不过《会计学原理》教材还停留在“任尔东南西北风, 我自岿然不动”的状态。
6.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第五个环节——对课后作业等辅助教学工作的评价与展望。 显而易见, “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实践模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课后作业辅助完成的。 本文是由一份会计学作业引入分析的, 下面将对会计学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
虽然上文的会计学作业只涉及二十几笔分录, 但可以将这样的例题扩张到二百几十笔分录, 甚至更多; 还可以就此将全部的财务信息分析、管理会计操作, 乃至非财务信息都容纳进来。 以往曾在一些院校存在过的会计实验室已消失殆尽, 而这样的作业应当随着每一门会计课程的建立而发展, 伴随着会计学科的变革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 会计人员无需对近年来记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而有过多的忧虑, 正如马云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说: “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 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 ”同理, 新技术、新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会让会计人员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五、“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的相关建议
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潮流,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不能再是“这里黎明静悄悄”了; 进一步地, 面对《会计学原理》教材中与会计实践相脱节、与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相差较大的会计记账程序等, 不应熟视无睹, 更不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对此, 本文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 对各教学单位观念调整的建议。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单位应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放于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 积极地进行研究型教学, 紧盯新技术、新变革和新任务带给会计学的挑战与冲击, 以使“会计学原理”课程焕发新的生命力。 本文认为, 在这个方面, 各教学单位在布置课程、进行课程安排时, 应理清观念, 不能只关注教学过程的“功利”之处, 即会计教学只为资格考试服务, 对资格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写进教材、不在课堂上讲授。 讲授好与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固然重要, 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也不能被忽视。 会计教学需要的是, 教师放眼现在与未来, 把身边的、变化着的、有用的事物向学生讲授清楚, 教给学生真正可用的东西。 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是各会计学教学单位的分内之事。
2. 对课程设置方式、安排的建议。 本文认为, “会计学原理”课程设置改革的第一点是将“会计学原理”课程与现阶段的“电算化会计”或“会计信息化”课程结合在一起讲授。 因为现阶段的大学生早在入学前就掌握了计算机的文字处理与Excel软件的初步应用, 完全可以适应这样的安排; 这样, 教师能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们树立对会计科目设置等的“总括”观, 进而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凭证组织与账簿组织的合理安排, 才能将过去繁杂的记账程序变为“好奇”的计算机数据转换过程, 才能将与价值管理相关的各种形式、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 若是像现在这样到大三时才学习“电算化会计”或“会计信息化”课程, 就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发生大的变革。
“会计学原理”课程设置改革的第二点是将现阶段与各种数据计算相关的内容, 比如现值、终值、贴现、年金、实际利率法的摊余成本、折价溢价摊销、内部报酬率、审计抽样等基础计算方法, 作为数据库的补充因素, 也作为理财中计算的基础原理而展现在《会计学原理》教材中。 将这样的财务计算技巧(也可包括“加权平均法”等)放在前面教学, 有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金融学、保险学、养老金、弃置费用等各种与财务会计学相关的内容。
“会计学原理”课程设置改革的第三点是将课程讲授的内容与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结合起来, 为学生们早日介入工作场景提供便利。 比如, 观察商场、超市等电子收银系统, 可以对各种扫描、监测仪器等与货币资金往来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大胆探索, 才能落笔成文, 形成正式的课程设置与安排。
3. 对教材编写内容、章节的建议。 这对于“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变革来说, 无疑是最重要之处。 本文对《会计学原理》教材各章的内容提出了初步构想, 实属“抛砖引玉”, 希望各位同仁在争论中“辩”出未来公认的会计学原理结构体系。
第一章“概论”, 内容包括: 会计、财务等的职能作用、内涵外延、现象本质、主体客体、特征目的、意义与应用等。
第二章“会计的发展沿革与现状描述”, 内容包括: 管理思想的建立与业务实施, 会计与其他有记录功能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比较, 会计的产生、发展与变革, 我国会计的近代变革, 会计在企业、单位中的表现——管理活动, 会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信息系统。
第三章“会计的确认、计量理论”, 内容包括: 确认与计量、货币与实物、特征与表现、数据的总体与个体、数据的分类与集合、数据分类的标志与集合的条件、资金总额与具体项目、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管理现场为标志物模擬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沙盘演示”、几种标准化计量方式之间的比较、会计要素的确立、财务会计报表等, 对本章内容的再思索。
第四章“会计要素的分类与组合及表达方式”, 内容包括: 各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会计科目与数据库的框架结构、会计科目按照层次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照余额和发生额的分类, 会计要素的结合与财务会计报表、会计要素的分拆和结合与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的分拆和结合与利润表、会计要素的分拆和结合与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分拆和结合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数据库的输入、数据库的输出、数据库中的转换环节, 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俯瞰。
第五章“会计科目内容的确认标准”, 内容包括: 发生与存在、增加与收入、减少与支出、支出与收入、费用与成本、转移与支付、汇总与分拆等, 对本章内容的区分与联想。
第六章“会计科目内容的计量方式”, 内容包括: 货币单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时间价值、折价与溢价、现值与终值、加权平均、摊余成本、永续年金等, 对本章内容的比较与选择。
第七章“财务报表附注各项目的整理与表述”, 内容包括: 基本依据阐述(说理);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试算平衡), 利润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加减关系, 现金流量表主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表附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 各会计科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总揽, 单一项目与众多科目之间余额的统驭关系(如货币资金、存货,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运营成本), 单一科目发生额与众多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本年利润借贷方的对应科目), 单一项目(主要是货币资金与存货)与众多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货币资金的收支对应与现金流量表)等(以上都是财务报表附注的必要内容); 上述各项目的判定标准与实际发生数额之间相差的数额、指数关系(这部分的内容视具体情况而灵活组织)。
第八章“会计规范与会计工作、人员、组织等的相互关系”, 内容包括: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工作基础规范》、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规范等, 《公司法》《审计法》《税法》《金融法》《证券法》等。
第九章“会计工作的未来发展眺望”, 内容包括: 对电子凭证的适应与运用, 财务共享中心的条件、设置与管理方式, 区块链的原理、工作状况及其未来发展, 会计工作无纸化的要求与重要意义, 会计工作的无货币(钞票)化管理的目标及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会计工作要求的表现与未来发展设想。
4. 对考试阶段成绩评价的建议。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全过程教学工作中, 需要推陈出新, 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模式, 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会计工作程序中最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环节; 探索改变会计作业的新要求、新方式, 打破传统记账方法对学生的束缚, 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目前, 我国高校的会计学实操环节要么采取纯手工记账模式, 要么采取电算化软件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在手工记账模式下, 学生的精力与时间被耗费于枯燥无味的记账、过账、对账和编表之中, 在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信息生成的“漫漫长路”上艰苦跋涉; 而采取电算化软件记账, 则由于信息处理均在程序这个“黑箱”中完成, 让学生感觉如“水中望月”。 因此, 利用Excel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搭”出证、账、表信息载体所承载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 用函数公式或链接呈现数据间的勾稽关系, 将“黑箱”中的数据加工与处理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 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生成的透明度, 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应用与理解。 这是本文的写作起点, 我们也将加大对此进行探索的力度。
本文希望未来能够建立一种可以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理念, 针对新事物在会计框架与工作软件方面相结合的开拓能力和必要的需强化记忆的知识体系两者各占一定比重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六、“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需注意的其他关系
1. “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与整个会计课程体系的关系。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整个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 会计课程体系是由会计模块(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会计等)、审计、经济法(含税法)、财务管理、电算化等课程构成。 单就由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所组成的财务会计模块而言, 会计学原理以记账规则和会计核算程序为核心内容进行展开; 中级财务会计以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为核心内容; 高级财务会计是针对有关特殊交易或事项、特殊问题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展开的。 可以说, 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均围绕着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具体准则)展开, 只不过中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是一般业务或事项, 而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是特殊交易或事项。 但无论怎样, “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变革都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各会计课程, 这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本文认为, 从“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始, 就应该让学生努力建立起对经济交易与事项到财务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具体影响路径和决策数据的取得方式的认知; 也只有这样, 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学生对交易的理解仅仅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状态的问题, 才能被彻底解决。 因此,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时, 要时刻关注后续课程, 扩大基础、留出“余地”, 以使本课程充分发挥出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2. “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与整个会计职业工作环境的关系。 “会计学原理”课程的修改首先与新技术带来的新会计环境有关, 决不能无视由于尚缺少与这样的变化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而形成的负面挑战与冲击。 这种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陈旧的会计工作规范、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落后的工作方法, 以及教学过程中滞后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情况等。
首先, “陈旧的会计工作规范”确实存在, 这是前文所述“会计人员不得不为满足会计规范的要求而将会计的电子文档进行纸质打印”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 网银和其他电子支付方式难登会计的“大雅之堂”, 对此, 法规的陈旧难辞其咎。
其次, “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落后的工作方法”处处可见。 比如, 很多单位的财务部门迄今不接受电子凭证, 致使很多经办人员在完成采购等任务时拒绝收取电子凭证, 坚持使用纸质凭证。 这无疑也是会计技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最后, “教学过程中滞后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所有要传授的知识都随着会计规范(或职称考试教材)的变更而改变, 所要考试的内容都是经抽象化后形成的解释和结论, 一旦上述规范等落后于实践, 会计学习就成了教条式的回忆。 毋庸讳言, 这也是造成会计学专业只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课本, 毕业后再应对实际业务的真正原因。
上述现象是多年来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所遗留下来的, 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克服, 但是绝对有必要在教材、讲义、课堂、作业、考试中对学生讲明其逻辑失当之处, 逐步形成适用于新环境的教学体系, 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存有质疑的习惯与勇气。
3. “会计学原理”课程变革应提倡百花齐放, 避免千篇一律。 本文提倡各财经院校在保持行业或地区特色的基础上, 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 其道理在于, “會计学原理”虽然是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基础课程, 但它不是可比性会计原则, 一般也没有被包括在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之中。 应正视同质化教学及其竞争在我国会计学教育领域的正负效应, 在与企业、会计从业单位, 甚至是软件公司等的紧密结合下, 促使“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改工作有所突破、创新。
具体而言, 会计学基础理论教育应大力提倡各财经院校把握时代潮流, 敢于尝试, 勇于实践, 在特色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探索之路上大胆迈进, 这样才有可能使会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 应鼓励会计学基础理论教育与教学的多样化与更高的自主性, 激发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创造力, 期待有更多的更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现。
七、结语
本文由一项会计学作业引入, 对“会计学原理”课程几十年来的“功过是非”进行了情真意切的评价与诉说。 以此为基础, 本文着眼于我国会计实务工作发展的现状, 对我国应进行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及其方向、途径进行了大胆的畅想和宣扬; 还顾及了“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以会计教师之心道出了希望这样的课程改革能够成功的愿望。
本文有较多的不足之处, 比如: 对我国会计教育发展不平衡、实践层次具有较大差异等的估计不够; 对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改革情况缺少适当的考察和研究; 对会计电算化的了解未见深透; 一些看法还缺少对企业等会计职业机构以及广大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等。 所有这些, 都将随着我们对此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弥补。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志坚,尹春洋,杨保军,耿建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与创新——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J].会计研究,2018(12):92 ~ 94.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盛扬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校对: 喻晨 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