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2-05-30马彬

家长·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角形驱动目标

马彬

眾所周知,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后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培养环节。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时常会由于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强、抽象性高等特征而难以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方位的把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为此,应该充分结合教学现状,合理强化教学针对性,通过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关人员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顾名思义,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标导向,以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为前提,开展一系列的知识教学活动。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消化,还是相关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任务驱动都能进一步明确学生的求知方向,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驱动下也能深入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中,有效强化学生的积极合作意识,使课堂教学更有节奏。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加强。教师科学安排任务并对探究主题进行明确,帮助学生确定探究学习方向。学生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能充分地将自身的经历和关注带入对知识的消化和学习以及探索中,推进学习进度,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应用重要优势

(一)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接触数学知识时,由于数学知识涵盖大量的符号和算法,学生在学习中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面对比较复杂和多样的知识时很难实现系统性的掌握。并且较难维持学习动机,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进而也容易产生疲惫厌倦心理,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然而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布局,能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此完成学习任务中会采取更加自主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强化自身沟通能力以及对问题研究和知识学习的认真态度。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教学理念非常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地位。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比较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或者僵硬的消化记忆。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期培养。而任务教学法的应用能充分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劣势和不足,从学生的自身学习出发和学生的需求着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意识以及与教师的沟通方式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以结果导向的任务驱动学习背景下,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调用自己以往所学知识,加强与同学之间的积极沟通,充分地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发挥更多主动性,无论是对知识的查找、整理,还是资料分析和知识消化,甚至在后期深入分析和探讨交流时,都能使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得到有效凸显,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对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进行科学设计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对学习任务布置的科学性,对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认识到任务驱动型教学理念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下充分兼顾实际学情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特点,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这才是教学的关键与前提。而且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为了实现最终目标,使教学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鲜明特色,保证教学质量,获得更多学习成果,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科学、谨慎,结合知识体系的架构和整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对新旧知识结合的应用,以及对更多新知识的探索等实现系统性的能力培养。当目标确定之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和丰富的设计,使学生更快融入任务目标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中,这样任务驱动才能得到有效的激活和应用。

(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新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要想保证任务教学目标的意义,不仅要使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得到保障,同时要激发出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从而使这种任务教学得到有效的推进和科学实践。为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可以扮演好教学辅助角色,对整个教学情境氛围的设计以及教学任务展开层次化的设计,对教学目的和思考探究的深度都要进行合理的量化研究,在知识的学习探索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知识探索方法的优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强化对知识深入学习的兴趣。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课程设计时由于缺乏重视,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轻描淡写,强调学生对新内容的预习,缺少合理的目标设计,这样就使学生的求知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打击,而且学生的求知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强化。为此,教师应该确保学习任务有明确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展开有实际性和细致性的具体预习活动,为后期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兼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图形,以此为切入点引出预习三角形的相关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来与三角形等实物形状进行系统性的结构联想,并找到这些实物其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典型的特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制作三角形的方式来验证三角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相应的教学研究。而且在课前预习任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不断强化其学习兴趣。

(三)要不断优化课堂设计过程,以维持课堂热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教师只是采取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的方式来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有主观性和驱动性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长久学习过程中学习地位逐渐被动,节奏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整。而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教师能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学习情况和成长状况,明确任务,无论是任务的难度还是任务的趣味等,都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性格成长需要,使相应的教学活动展开更为多元化,更具有丰富性。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吸管和木棒等搭建三角形,通过组合三角形的方式,对其边长进行测量,并探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探索。在这一学习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获得对图形的感知,将抽象知识和具体实践进行紧密联动,在探索欲望中也能发散思维,感受到对知识探索的兴趣和价值。

(四)要充分解決课堂任务中的问题,保证教学进度

在实际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所学知识能力有限,对事物认识的能力也比较局限。因此,其在解决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相应的问题。为此,教师要能充分兼顾教学节奏和学习推进的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在设计和安排相应的知识时要结合实际新知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掌握。当然,在设计学习任务目标时,有时会使目标高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基础,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自然遇到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教师要做好引导,为学生知识探索保驾护航,帮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及时解决那些具有较高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实现对知识的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题目并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当然学生每人的思维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每个小组通过充分讨论去探索解题方案。当然每个小组探索完之后,教师也可以将这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小组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展示,让小组派出代表来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展示出来,并进行知识补充、总结和修正,使其充分地参与课本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五)合理引导学生并对其进行学习结果的反馈

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学生参与的效果和其后期学习成果的输出,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当然,这种评价并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分数这一量化方式,而是针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与此同时,这种评价也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评价,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评、组内互评以及组外互评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也要进行具体的点评,无论是新知识的掌握还是新问题的解决,教师都应该给出提出一些建议,例如,哪些知识应该通过自己探索是可以获得答案的,哪些知识确实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以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关键的要点。学生在考评过程当中才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表现和在此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实现对知识更为深入和准确的探索。

(六)要涉及课外活动进行教学延伸

学习不是一次性的,对知识的探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过程中要充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系统性的吸收,应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加强对三角形三边、角度等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红领巾、赛车车架,以及房屋的房梁为什么都要设计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等都有哪些关联性?学生在自行组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强化了对三角形的认知,并通过动手实践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准确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教学能缓解课堂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满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因此,在任务驱动作用之下,教师无论是针对课前还是课程以及课后都应该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设计,强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价值,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三角形驱动目标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