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分析

2022-05-30尤素烟

家长·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素养

尤素烟

在学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语言的学习发展具有积极性的作用,同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口语交际教学。语文课堂的气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关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都与口语交际教学密切相关。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实现。

一、相关概述

(一)语文的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教学计划。语文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对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进行了阐述,主要是对学生充分运用我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对汉字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被提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语言应用能力、语文知识水平、语文思维方式以及个人的品质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口语交际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拼音、识字,还要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时,还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规范,培养其说话的语气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由此可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相应的教学方式来对语言进行引导性的规范,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环境来培养交际表达能力,逐渐形成与人交往的良好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整体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加强对日常交往的口头语言学习,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进行正确和文明的引导。同时口语交际要求还包括了学生在交际语言思维方面的能力、语言文化和审美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培养,如语言积累、语言思维方式、语言审美创造性和语言文化素养等。并将语言作为基础,来不断地培养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想情感,并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对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帮助学生在人际中顺利地完成相应的交往活动。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一)豐富了语文知识

语文口语交际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社会观察能力、语言思维模式、语感以及口语交际应对能力,还需要学生拥有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丰富性积累。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课外文化知识的积累,使学生通过一些语文课外名著或者古诗积累,来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对相关作者的人生经历的了解,来获取与自身人生经历不同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精美简洁的语言,可以提升自身对语言的精简能力以及准确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使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对学生后期的口语交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学生语言梳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并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的能力和对语言环境的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常交往活动中的社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生来说,语言信息的收集需要通过倾听来获取,然后通过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进行信息的总结、消化和吸收。当在理解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可以及时向别人寻求帮助,使之后的交流更加顺畅。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中,教师应该及时并且积极地帮助学生对信息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同时帮助学生对信息的逻辑进行梳理,在适当的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语言方面的思维整合能力和构建语言的能力。

(三)促进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的流畅性

具有优秀口语交际能力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应性会强于大多数人。因此,在小学生语言表达的启蒙时期,教师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日常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说话方式进行重点训练,其中包括学生说话的态度、说话表情、心理表达、语言表达等方面。教师应灵活地选择相关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各方面交际能力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倾听语言信息和理解语言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构建,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正确的语气和语态来进行完美的表达和沟通交流,从而在语言逻辑思维和语言运用方面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四)培养文明的交际素养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素质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它也是人们在涵养方面的体现,更加符合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准。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给未来的口语交际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人际交往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明素养能够使人的言行举止更加优雅,在无形中提升个人魅力,所以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符合现今社会的人际交往规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交往规则的训练。比如,让学生在和他人说话时要学会认真倾听,并且不要轻易打断他人讲话;在不同的社会场合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同他人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规范文明用语、有礼貌,并且态度要真诚;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思维整合和语言构建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正确地待人接物,培养文化素养,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品质。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所展现出来的语言是否标准、表达能力是否规范等方面,都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有着一定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中通过教材对其加强训练,并在教学中对其进行规范性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具有规范性的语言表达体系。但是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语言、逻辑、沟通能力还有待提升,并对相关词汇的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日常的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学习中的语言理解和成语理解等都没有熟练地掌握。因此,只有将基础性的语言知识体系进行熟练掌握,学生才能清晰地表达语言。可是学生由于个人习惯等原因,课外阅读时间没能得到保障,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积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语文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低。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密切相关。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以及语文课堂的内容模式,都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在课堂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一般教师在引入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时,才会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只是激发了学生的部分兴趣,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或者上台进行展示的学生只占少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3.缺乏一定的交际习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靠丰富的阅读和课堂参与来进行提升,还需要靠学生自身的交际习惯和交流意识。因为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在生活中的阅历也不丰富,所以他们在交际方面的内容和意识都比较缺乏。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学生一般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交际,他们对于交际的规则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口语交际当中。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外向,同他人沟通时的语言规范性不强,因此会对交际产生逃避的心理。

(二)教师方面

1.对于口语交际的培养和教育目标不明确。许多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训教学时,对于口语交际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内容处于模糊的状态,不明确每学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对相关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探究,对口语交际的目标也仅仅只是通过学校和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公开课和讲座来进行了解,对于最终的教学标准的关注度比较低。所以,在大多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向学生进行传授,而不注重最终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培养。因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在口语交际中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整个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普遍低下。

2.没有深入地对核心素养教学进行认识和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对核心素养教学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保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可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缺乏对相关学科培养的使命感和目标性,导致在对语文课程进行设计时常常将核心素养忽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分析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发散思维,并通过课堂中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得到完美的实现。可以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更好的补充。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拓展,不断地积累语言素材,可以在无形当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中融入情境设计,鼓励学生课堂互动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也是每一个人都要拥有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相关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可能接触到的生活情境进行充分的利用,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學中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勇于将自己的观点和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比如,在对“灰雀”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方面的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灰雀在现实中的样子,然后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灰雀?”“有没有同学对灰雀的习性有着一定的了解?”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地发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口语交流实践课程,促进学生交流讨论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相关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堂口语交流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想要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就要重视相关口语培养的训练。学生只有不断地通过有效的口语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以及语言逻辑思维,从而使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学习“以诚待人”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特殊的场景,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假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遇了一个找不到路的陌生人,向你询问路线,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回答陌生人?或者在班级中两个学生因为一些事情而发生了争执,那么需要怎么对他们进行劝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该场景进行演绎,通过演绎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依据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使学生通过交流充分地表现自己,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关于爬山虎方面的问题,如“在生活中,都在哪些地方见过爬山虎?”“爬山虎在生活中的具体样子是什么?”“它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出来的特点?”学生可以将自己脑海中爬山虎的样子形容出来,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来对爬山虎进行描述。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新教育改革要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特点以及实际交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实际的情境进行模拟化教学,从而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素养
情景交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交际羊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