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的内容与技巧研究
2022-05-30喻柏菲
喻柏菲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编排
强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的重要性
节目编排工作是民生新闻播出之前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关口。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注重电视民生新闻编排工作对于电视台宣传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节目编排的形式如果更加合理化,更加紧凑、生动、活泼,一方面能够显著增强宣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更加赏心悦目。因此,强化电视民生新闻编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编排工作是电视台立场和态度的重要体现。比如头条选用哪一条新闻,中间或者结尾需要由哪些新闻组成,都体现了电视台对每条新闻内涵价值意义的判断与评价。以新闻头条为例,它是整档民生新闻的第一个“兴奋点”,那么从编排的角度考虑就要通过新闻头条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二是电视民生新闻编排工作是一项高要求的脑力劳动。新闻对于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其编排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把关、修改稿件到镜头、评论、播出顺序的确定等,整个工作流程时间紧、任务重,每一条编排也都是在大脑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三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项考验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前期记者或者通讯员提供的新闻不一定能保证新闻质量,甚至会出现事实性差错,这就需要编排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核,及时纠正错误,将编排工作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民生新闻因其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很容易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因此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民生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关注。如今,各个地方电视台都有民生新闻节目,部分地方电视台甚至有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然而,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短板也逐渐显现。有些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缺乏独创性,照搬照抄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整档节目编排缺乏创新性和设计感。此外,一些较为热门的民生新闻,各个电视台相关栏目都会争相报道,使得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愈加突出。受众无论通过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会看到同样的新闻,渐渐地就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失去观看兴趣。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受众会渐渐降低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关注,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削弱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观众大范围流失,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滑,使得民生新闻面临发展的困境。新媒体时代,很多受众开始通过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多渠道进行民生新闻的获取,电视节目不再是观众接触民生新闻的唯一途径。如果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编排方面再不注重创新与设计,势必会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民生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问题较为突出
各地民生新闻节目层出不穷,领域内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升收视率,部分民生新闻节目重数量不重质量,对信息筛选不够严格,使得节目质量逐渐下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商业化突出,为了获得受众的广泛关注,采用一些博眼球而内容空洞的新闻素材,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初衷。还有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群体的低级趣味,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将民生新闻过度娱乐化。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内容传播使得大部分受众在观看新闻过程中产生不适感,这也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此编排虽然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娱乐化需求,但是从民生新闻节目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增加收视作用只是暂时的,其做法也是得不偿失的。
电视民生新闻的编排缺乏创新性
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依然采用传统播音员进行民生新闻播报。此方式缺乏创新性和节目活力,较为枯燥、刻板,方法单一,难以对新闻进行深度评论,使得新闻缺乏现场感,同时不能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为了突破困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在编排设计上加以重视,突出创新性和设计性。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的技巧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手机应用的创新与发展让电視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编辑有了跨时代的变化。进入全媒体互联网时代,应该更加注重用户端观看体验,实现线上和线下服务交相呼应,充分利用线上空间大,线下体验足的特点,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新闻中去,实现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目标。在新时期的传播环境中,民生类新闻节目既要注重电视收视率,也要注重网络应用端的传播效果,线上线下一同评估才能收集到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着重关注:
坚持原则,突出定位
一是主次分明。即要在编排过程中明确节目主次,确定好新闻头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头条体现的是整个新闻节目的核心,因此在编排过程当中要谨慎考虑头条的选择。电视媒介播放方式与其他新媒体播放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播出内容稍纵即逝,观众如果想要再一次进行新闻内容的观看只能通过重播。因此在新闻节目编排的时候,要注重主次分明,将价值高、意义重大的新闻放在前面,突出头条新闻,强化观众的印象,提升节目宣传效果。二是合理取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需要面对数量巨大的新闻稿件,记者、编辑每天都会有目的性地搜集各个类型的新闻,但是由于受到节目时间的限制,新闻播出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如何进行选择、如何进行排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一定要在编排过程中思路清晰,做好新闻取舍。三是注重排序与组成。一般情况下,一档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固定的,通常来说,民生新闻的播放时长以半个小时为佳,时间太短影响新闻传播质量,时间太长又使得整档节目繁琐冗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同于电视剧,观众一般不以欣赏的心理预期进行观看,仅仅是通过新闻来接收信息,而观众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半个小时最为合理。那么,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编排过程中适当考虑紧凑度,同时强化新闻组合,同一类信息合理安排,不同类信息合理组合,提升整档节目的节奏感。四是突出新闻热点。新闻热点是节目亮点所在,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质量引领,所以在新闻热点选择上要做到谨慎科学,将一天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进行编排,突出新闻大标题。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新闻热点的宣传范围和涉及领域,增强关注性。此外,新闻热点的确定一定要注重与人民群众的关联,要始终联系群众,传播的内容最好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优化单条新闻长度和新闻编排节奏
一是優化单条新闻长度,有效进行不同新闻组合。作为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了使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就需要注重单条新闻长度的优化,确保观众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接收整条新闻内容。在短时间内集中报道同类型新闻事件,有助于新闻节目集群效应的提升。以编组法为例,将新闻节目根据题材进行分类,分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这样更加便于观众收看。此外,也可以采用对比法、统一法、关联法等进行节目编排。以对比法为例,该方法主要就是将相同题材但是褒贬不一的两组新闻内容组合在一起,通过强烈的反差增强观众印象,强化宣传效果。
二是优化新闻编排节奏,增强观看舒适性。首先,合理加强新闻之间的串联设计。为了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在节目的开头以口播的方式将价值重大的新闻进行预告,方便观众了解整档节目的大概框架,提升观众的观看兴趣。其次,要不断强化串联导语,两条新闻之间的串联要注重衔接性,使观众对其有浓厚兴趣,以增强整档节目的完播率。最后,合理优化新闻编排韵律感。电视民生新闻编排过程中,要结合主题和新闻具体内容进行节奏速度的控制,一方面适度提升播放速度,另一方面还要使整个节目张弛有度,确保以有限的时间传播足够的信息量,满足观众对民生新闻量的需求,提升观众观看的舒适感。
注重创新
一是要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编排创新意识。电视民生新闻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面对新媒体的发展,想要在众多民生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强化受众基础,紧跟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步伐,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电视民生新闻的编排工作直接影响民生新闻的质量,只有不断创新,做到以质取胜,才能拉近电视民生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采编人员在采编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视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创新视角,提升新闻敏锐性,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同时,新闻编辑要时刻关注民生,提升自身的新闻洞察力,不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在新闻编排设计中,要守正创新,比如在编排特别时间节点的串联单时,可以适当改变编排思维,打破惯常的编排逻辑,以突出时间节点的重点报道,为节目注入一些活力,也能适时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民生新闻的编排工作还要注重提升新闻时效性,要确保新闻内容的新鲜程度,保证新闻报道的独家性。
二是要不断创新新闻素材。电视民生新闻编排工作当中要始终坚持群众需求导向。编辑要注重生活体验,平时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及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新闻素材挖掘和制作。由此产生的民生新闻必将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受众喜闻乐见的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观点的表达,进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电视民生新闻的素材也要注重新颖性,还要以独特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过程中要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同时也可以设置民生新闻热线,积极引导节目受众参与其中;也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平台,鼓励群众积极提供各方面信息,编辑工作人员根据群众反馈的新闻线索进行筛选和跟踪,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严格审核新闻内容,在避免新闻过度低俗化和娱乐化的情况下完成新闻独家报道。
三是要创新报道形式。报道形式的创新有助于民生新闻体验感的增强。在报道形式上,主持人要善于创新,以不同的风格进行节目节奏的控制。比如,一般性新闻可以采用端庄且大方的播报风格;深度报道类则要注重语气;互动类节目要注重轻松氛围的营造;热线类报道则要营造拉家常的氛围。此外,在报道形式上也可以多采用现场记录的方式进行事件还原,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注重视听符号的多元化表现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需要注重视听符号多样性,避免在播报的过程中一成不变,不断增强媒介元素的吸引力,强化观众的关注度。可以通过适当的借力进行民生新闻的改革,例如将特效字幕与新闻画面进行合理化结合,借助于动画效果将新闻事件还原,提升新闻故事的展现力。与此同时,主持人的播报也要与时俱进,要突出播报语言的口语化特点,丰富民生新闻的视听感受,强化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丰富新闻内容
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要针对受众的需求不断进行丰富。现阶段,中老年群体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这类人群有着较强的新闻获取需求。因此,在编排过程中,新闻编辑可以在这方面多一些思考,找准中老年群体对于信息需求的痛点。比如,适当增加服务类新闻内容,重点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方针等,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显。虽然在目前,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选择和编排上还存在同质化现象普遍、娱乐化和低俗化问题较为突出、创新性思考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但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新闻栏目编辑注重编排工作的优化创新,把握时代脉搏,灵活运用编排技巧,就一定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