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构建万物和谐美丽新世界
2022-05-30
12月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会议最重要的预期成果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擘画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征程。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一直以最高的政治意愿和最强有力的务实行动推动COP15进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
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4点主张,郑重宣布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和历史担当。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设立大熊猫、三江源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1.18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北京、广州国家植物园揭牌,开启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
近10年来,我国制修订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31个省份已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覆盖了重要生态区域。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雪豹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地频繁现身,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自在“旅行”,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初步恢复……新时代这十年,我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不断迈出新步伐,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从“春城”昆明到“枫叶之都”蒙特利尔,COP15参与者们可以领略生物多样性之丰富,见证地球的生机勃勃。只要携手同行,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共建一个“万物和谐”“和合共生”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