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的“语言学概论”一流课程建设探析
2022-05-30栗华益赵钰琳
栗华益,赵钰琳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为适应语言学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语概”)教学发展新形势,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低、积极性不高和课程考核不太理想的问题,在归纳现有课程建设方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面向国内高校且以安徽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为调查主体,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真实看法和建议,提出课程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明确改革方向、制定改革措施和一流课程建设计划。
1 现有课程建设方向
1.1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教材推陈出新,优化教学内容
准确定位课程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特点[1]。语概课程任务和目标是: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学知识”,提高“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初步掌握语言学理论知识、懂得学以致用、具有一定语言理论素养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学生[1],能自觉认识和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2]。
重编教材可在充分吸收传统教材有效内容的基础上,将一些已有公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去,并根据教学需要构建新的教学理论体系[3]。在介绍国外先进语言学理论的同时适当地介绍本土学者基于汉语事实所提的语言理论[4],将现代汉语类型学知识适当地引入课程[5];教材不需统一的形式,综合大学的教材跟师范院校的教材可以不一样[4]。
优化教学内容,合并现代汉语与语概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重合部分[6],教师要能恰当地运用古代汉语的语料说明一些现代汉语所不能说明的问题[7]。要反映语言学学科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学术前沿,构建科学合理的语言学体系[8]。
1.2 合理安排课时,构建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语概”开设两学期,每周2节,一共68课时是最合理的,也最能反应学生的意愿[9]。把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建构者,教师由传播灌输者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一套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的教学模式。将语概考核由期末评分的单一方式转变为“平时+期末”的综合评价体系:(1)平时成绩占40%,由平时考勤、预习情况、课堂有效提问次数、课堂讨论参与度、课堂内外教学演练成果、课后作业完成度和实践论文质量等共同组成;(2)期末成绩占60%,依据闭卷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1.3 加强师资队伍和教研室建设,改善教学效果
规范教师选择,使语概教师队伍逐渐专业化,使教学质量逐渐提高[9];成立语概教研室。教师需要在语料选择上做出更多努力,必须要储备足够多的趣味语料。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才可达到最佳效果[10]。必须让学生知道“语概”历来都是语言学、汉语言文字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11]。
2 调查问卷
2.1 设计思路及内容
调查问卷围绕答卷人基础信息、课程培养、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学方法、课时安排以及课程建议八个方面展开调查,共46题,包含1道多选,5道问答和40道单选,技术上部分采用选项关联、题目关联等手段,力求全面。限于篇幅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
2.2 数据基本信息
问卷面向国内高校,但以安徽大学文学院学生为主体,共收到有效答卷822份。答卷人男生101人,女生721人。本科生大一121人,大二200人,大三226人,大四94人;研究生181人。181名研究生(有效答卷177份)中有165人本科大学开设过语概课程。822名答卷人中语概课程考核分数段分布不均,如表1所示。喜欢语概课程的有484人,占58.88%;无感的281人,占34.18%;不喜欢的只有57人,占6.93%。
表1 语概课程考核分数段
822人中有594人上过线上课程,另外228人上过线上课程。上过线上课程的228人中有150人更喜欢线下课程,其余78人倾向于线上课程。更喜欢线下课程的150人对线上课程的改进建议词条如图1所示(注:图1筛选了重复及无意义的关键词),最突出的是认为线上课程缺少互动性,希望得到加强。另外78名同学对线下课程提出了建议,最突出的是希望线下课程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对线上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在提到能否将语言学知识学以致用时,822个样本中有285人觉得能,有158人认为不能,另379人则表示并不清楚,占46.11%,比重较大。另外,有11.07%的人认为语概课程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有58.39%的人认为较为有效,7.3%的人认为没有效果,其余23.24%的人则表示并不清楚。
3 数据分析与课程建设新方向
3.1 教学效果
共有七道题目,涉及理论学习与实用两个层面,包括课堂氛围、趣味语料、老师讲解以及语概的实用价值。数据说明,在理论学习层面上学生对课堂趣味性的要求很高,并对此持相当肯定的态度(表2)。
表2 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感受
数据显示,妙趣横生的课堂教授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氛围方面的问题,所以学生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的呼声比较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此类现象不应忽视,要积极处理、力求完善。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语料实例、音频、视频,加入课堂互动和小组游戏,提高课堂活跃度,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根据结果,学生普遍认可语概课程的实用价值,肯定其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表露出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想法。考虑到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强调课程的重要意义,让应试的压力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3.2 教学内容
3.2.1 课程知识点 822个样本中有668人发现了语概课程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之间的知识点重复,从问题“您觉得语概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哪门课程的知识点重复更多一点”的回答选项来看,样本中选择“现代汉语”的相对较多,占比74.09%;在“是否希望教材统一性更高”问题上,样本中66.30%选择“是”。学生普遍认识到各课程间知识点重复现象,大多数人希望减少知识点赘余。因此需要对各教材覆盖的知识点全面对比删改,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增加专业术语的统一性,使教材由零散、重复、啰嗦走向简洁、系统、完善。
3.2.2 课堂语料选取 综合表3和表4得出:(1)教学主体希望课堂融入更多国家、民族的语料;(2)在教师教授方面则更偏向于接受普通话实例,但是选择普通话与方言兼可的学生数量也较多。
表3 偏爱老师上课举方言还是普通话实例
表4 是否希望课堂融入更多不同民族、国家语言的语料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较为灵活地选择语料实例。值得推敲的是,方言实例虽更具趣味性,但是数据反馈选择的人数不如选择普通话实例的人数多。这可能和应试有关,在考试过程中普通话实例出现的频次较高,因此会产生一种“趋利”的现象。
3.2.3 学术前沿知识量 关于课堂融入的学术前沿知识量,59.73%的教学主体认为很满意,不满意的和并不理解什么是学术前沿的各占22.63%、17.64%,可以看出在学术前沿和书本教学的融合上教师得到了较大的肯定。但学术前沿知识更新换代迅速,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身,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学科发展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
另外,有61.31%的学生表示跟得上课堂进度和同学的平均节奏,20.56%的学生表示已记不清,18.13%表示跟不上教学进度。将课程考核分数段与能否跟上教学进度进行交叉分析,如表5所示:(1)考核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绝大多数表示跟得上教学进度;(2)考核成绩合格和不合格的则多数选择记不清是否跟得上;(3)暂未参加考核的学生则大多数表示跟得上。
表5 您能否跟上老师教授知识的进度和同学的平均节奏
成绩优异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和学习进程都较为清楚,虽然有小部分表示在教学中跟不上进度,但最终取得的成绩都比较理想,可见在课后花了不少功夫;而成绩处于合格和不合格间的同学则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认识不清,比较糊涂。综合来看,为了让大部分人都能很好地从课堂中学到知识,教师需要做更多努力,比如在课堂教授中适当插入随堂考核,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现阶段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了然,进而查缺补漏。
3.3 教材版本
包括四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现有教材和课外补充教材出发进行信息收集,以期了解学生对现有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意见反馈。
822份样本中对现阶段所用教材满意的占大多数,有68.13%,他们普遍认为课上使用的教材知识点详细、例子充足;有14.84%的人不满意,更有17.03%的同学表示没怎么看过教材。本次问卷也对学生课下使用的教材做了了解,发现有74.09%的同学只局限于课堂教材,只有25.91%的同学表示看过不同版本的教材,但他们所看的教材数量也不可观,看过一种的比重最大,占53.52%,看过两种的占31.46%,两种及以上只占15.02%。考虑到语言学学科的特殊性,此次对教材版本的调查中还加入了外文教材的内容。调查显示,在213个阅读过其他版本教材的样本中,只有少数阅读过外文教材,占34.27%;有65.73%没有读过。
交叉分析“对现用教材满意与否”和“有无看过其他版本的教材”两个问题,得到表6。教学主体大多都对现阶段课堂所使用的教材表示满意,所以教材改革应保留现阶段教材的优势,不为了改革而一味地否定,在保留现有教材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不同版本教材的长处,做到知识点详细、例证充足、衔接得当、体系严密。
表6 “对现用教材满意与否”和“有无看过其他版本的教材”综合分析
交叉分析“看过几种其他版本的语概教材”与“所看版本中有无外文版本教材”,得到结果如表7所示。不论看过几种版本的其他教材,大家选择外文教材进行阅读的几率都不高,考虑到语言壁垒、借阅难易等因素,在教材改革方面可做的有:(1)建议学校增开外文课程,督促学生提高外语自学积极性和运用能力;(2)扩充图书馆容量,丰富语言学方面外文书籍,加强线上电子阅读室建设;(3)教师在课上推荐优秀外文教材,丰富学生阅读面;(4)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交流对外文教材学习心得和感悟;(5)传统教材中合理地融入优秀外文教材相关内容,相互补充,促进理解。
表7 学生补充阅读教材情况
学生对教材改革的建议是:(1)教材趣味性和举例,希望教材可以多融入生活实例,举例要与时俱进,提升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增加图片的数量;讲解不要过于理论,而应更加明晰、生动,做到便于学生自主预习;(2)教材习题,学生希望教材将讲解和习题训练结合起来,提高习题质量和数量,做到讲练结合;(3)教材编排,学生希望教材表述更加简洁,使各家观点突出,不要做理论重叠,而要更加系统;④教材内容,学生希望增加对学术前沿的介绍,提高语概教材和现代汉语教材的统一性,并且加入外文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到取长补短。
有学生提出教材可与二维码相结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比如在有关国际音标的章节,将音频内容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融入课本,达到视听说同步训练的效果;学术前沿的更新比较快,可在教材有关内容放置与之相关的二维码,教材编写人员进行线上更新,学生通过二维码扫描阅读,既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更新效率,出现错误也可及时修正,同时可有效缩减书本篇幅,避免学生阅读时望而生畏。
3.4 意见或建议
这一部分是问卷的最后一部分,包括一道多选题和一道简答题,意在采集学生对课程和老师的真实意见或建议。多选题设置了五个选项,按照得票数量由高到底进行排列,“以下五个选项,您喜欢哪些”结果是:(1)文学专业的课程(570),(2)文学专业的授课老师(541),(3)语概的授课老师(522),(4)语概课程(487),(5)没有什么好喜欢的(43)。
822个主体普遍对文学专业的课程更感兴趣,也比较倾向于文学专业的老师,但从数据上看对语言学与文学的态度相差不大,考虑到语言学更具理论性同时缺乏趣味性,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现阶段教学的认可。
“您对语概课程建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统计结果如图2,综合答卷具体情况得出九点建议:(1)希望能有更多有趣的语料实例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2)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打造交互一体的课堂;(3)改进教材版本,减少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间的知识点重合,丰富教材实例,便于自学与预习;(4)结合实际,在课堂举例中多举方言实例;(5)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避免满堂灌,尽量降低理论理解难度;(6)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打牢语言学基础;(7)不要过于渲染语概考核的难度,增加学生心理压力;(8)不要脱离学界主流、前沿的理论,增加对学术前沿的介绍;(9)将新课与复习相结合,配套课程相关的习题册。
图2 对语概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课堂氛围和课堂交互性相关问题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学生的诉求也较为迫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进行调整,尽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 结语
上述教学主体对语概课程的认知与评价实际上是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他们对课程培养、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学方法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的意见。语概课程改革要从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教材推陈出新、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构建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和教研室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统筹进行,结合教学实际,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语言学领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