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2-05-30牟能冶

物流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产教物流融合

毛 敏,王 坤,牟能冶,罗 洁,龚 迪

(1.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2.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756;3.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结构和类型呈现新的特征。党的十九大以来,产教融合作为一项重大政策,相继写入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双一流”建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等重大文件中。2017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产教融合从职教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举措。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拟重点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其中一项就是“产教融合建设行动”。高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可以有效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对接,提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能力,解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大学作为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研究和教学任务外,大学还有进行知识交流或转移(knowledge exchange,knowledge transfer)的“第三使命”。大学通过调整研究和教学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学术和专业知识直接参与社会活动,成为技术创新的新来源。Etzkowitz和Leydesdorff用三螺旋模型,描绘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紧密合作的关系,当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日益增强,且关系逐渐平等,可以奠定长期合作的基石。三明治教育是英国发展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现已经成为英国各种类型高等教育机构普遍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实行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大学和产业界在个人和专业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产教融合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产教融合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丰富。高校推进产教融合中存在合作不稳定和不深入,管理机制缺位等问题,柳友荣,等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有学者将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演变,分为产教紧密耦合、产教松绑、产教关系恢复和产教融合阶段。王洪才认为利益共同体构建是产教融合机制建设的重点,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是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突破点。李玉倩和史献芝依据三种资源理论,分别提出了差异化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式,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引领性产教融合项目,开展智慧学习工场创新性实验。还有很多高校针对具体专业开展了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物流专业具有实践性强、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立足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瞄准提高高等教育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深化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改革。

1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体系

在新时代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物流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互联网+”时代,物流专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呈现新的特征,要求具备跨界思维、创新思想和大数据分析视野,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跨学科交叉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如图1所示)。瞄准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特点,优化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除了包括完整的课程体系,还有系统的实习环节、课内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高校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在大一新生中引入新生研讨课,在专业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慕课和混合式教学。另一方面,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指出未来跨学科学习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在跨学科多维度协同培养理念指导下,基于产教融合平台,采用问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方式。

图1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体系

2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

2.1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实施模型

产教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优势,实现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而平台化的模式使资源更容易集聚,更能促进多个产教融合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因此,本文提出了产教融合平台实施的模型,如图2所示。产教融合平台应具备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实施模型的具体路径分析如下:

图2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平台实施模型

(1)高校与企业多维度交流,产教融合多元育人。高校和行业企业展开多维度的交流,以跨学科产教融合项目为依托,开展课程建设和学生项目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依托平台持续孵化产教融合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通过解决跨学科产教融合项目中的专业问题,通过问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基于团队协作完成产教融合项目的方案设计与研发工作,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交叉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打造产教融合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促进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促进高校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专家的融合,能有效提升产教融合下教学团队和科研给团队的实践指导水平和能力。特别是有利于提高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因为产教融合下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更需要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对接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具备“双师型”能力,从而带动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具备高度跨界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努力成为创新型和学习型的教师,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可以系统地为高校教师设计成长和职业发展路径,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方位支持高校教师的成长,切实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职业发展能力。

(3)开展科技创新和推进成果转化,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初衷,多数是为了从高校获取原创性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社会服务资源等。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中,除了发挥交流平台、科技创新和创业就业平台的功能,还必须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聚集效应,挖掘平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优质企业资源、行业资源和区域资源等创新要素。

2.2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创新机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的实施和运行,需要有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的指导,创新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产教融合平台的资源集聚机制。如何将高校和企业聚合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最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需要平台提供“舞台”。首先平台应具有“跨界”视野,定期举行各种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培训活动,发挥交流平台的功能。当然需要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高校和企业双方都秉承开放式思想,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吸引等方式获取创新资源。然后再充分发挥平台的影响力和优势,使创新资源向平台集中,促进和孵化产教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精准对接高校和企业的需求。接着继续扩大影响力,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带来经济外部性、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与扩散。平台资源集聚机制就是基于价值链的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渐进式创新、低成本创新和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平台可以通过资源集聚效应,产生良性循环,为下一步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的演化创造条件。

(2)产教融合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要保障产教融合平台的正常运行,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和资源集聚效应,需要全方位的平台运行保障机制。滚动制订平台工作计划,为各项工作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细则。包括大型交流活动、承办大型竞赛和会议的组织协调,产教融合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遴选、项目管理和结题,成果孵化和成果转化,申请政策支持与申报奖项等,并提供人员、场地、设备、环境的支持。

(3)产教融合平台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良好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可以调动高校和企业双方参与的积极性,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高地。评价包括平台、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个维度,并以过程评价为导向。从人才培养视角,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3 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实践

西南交通大学目前有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物流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为导向,3-4年为周期不断完善物流专业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和重组。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强化课程群和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对标毕业生能力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并继续保持多年来多层级的实习环节特色,构建产教融合知识教育模块,突出人才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物流类专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尝试,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也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在物流类专业的一些专业课已实施了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的实践。发表了多篇教改文章,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获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全国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奖。

目前,西南交通大学依托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地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工室),这两大国家级实验平台,正在逐步打造一个产教融合平台。两大国家级实验室成立了多个研究院、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成果转化公司。按照校内、校外双基地的建设模式,围绕实验室环境打造、实验研发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校外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更好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扩大产教融合平台的影响力,2020年国工室联合承办了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2020‘创客中国’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西部片区赛。这些大赛和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物流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推进了产教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西南交通大学依托国地室申请并获批了首批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库存管理与自动化存储虚拟仿真实验”,以智慧化场景与技术为引导,促进学生科创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树立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流程主线,通过专业深度改造努力破解学校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与企业项目不易兼容的难题,也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和实践环节为教学内容、过程、评价等的改革找到突破口,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与四川一汽物流、中外运四川分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鼓励教师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实际项目,并鼓励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物流专业的教学团队依托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日日顺大学生创客训练营等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该专业学生在科创活动中屡获全国奖项,在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连续六届获全国一等奖。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学生能更及时深入地了解了国家政策、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更清晰地理解前沿技术与物流的结合方式。

此外,要实现产教融合,仅仅依靠高校和企业双方自发的合作是无法完成的,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协调与引导,形成机制和制度上的保障。西南交通大学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也获得了成都市相关部门和高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平台还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创新机制也在逐步构建,平台的集成功能也还有待完善。

4 结语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在新时代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构建了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提出了三条实施路径,以及产教融合创新机制。要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地,需要发挥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优势,实现协同创新,需要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还需要继续探索产教融合的价值,以及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机制。

猜你喜欢

产教物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破次元
融椅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