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农耕文明以鉴后人
2022-05-30郑智维
郑智维
摆满农耕“老物件”的展柜。图/受访者
通过自己的收藏,92岁的和广汉老人希望能用一件件实物来记录下时代的发展和白鹿原农耕文化的变迁。
从年轻时就与收藏结缘,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他建成白鹿原民俗博物馆。
该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江村,占地700余平方米,由3个乡村院落构成。馆内陈列物品数万件,门类繁多,包括民间生活用品、农具、票证、酒瓶、钱币等。
作为一个群体的集体记忆,这处乡村民俗博物馆记录着白鹿原人的社会生产变革及文化发展。
“搜集这些老物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谈及建馆初衷,和广汉说,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过去,博物馆也可让在此生活过的人存放乡愁。
江村所在的白鹿原,是一片古老而富有活力的热土。
近年来,利用历史人文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灞桥区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西安市生態环境、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体育健康新高地。
来白鹿原,游客除了住民宿、品美食外,更是为了感受当地民俗。
白鹿原樱桃文化旅游节期间,除了欣赏万亩樱桃盛景,品尝田园美食外,远离城市喧嚣的游客还可参观农具、器具等代表农耕文化的实物载体,休息在农家小院,实地感受农耕文化。
采访中,和广汉向记者描述了一次农具展出的场景:“由白鹿原民俗博物馆精心挑选、布展的200多件农具、器具展品,在白鹿原广场展出,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无论是农具的用途,还是展品背后的故事,游客都有兴趣了解。”
作为西安市主城区范围内仅有的台塬地貌,白鹿原是西安东部的城市绿肺和生态屏障,也是西安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地处西安东郊,江村在白鹿原的西端。和广汉老人生于此,长于此。直到1945年,因求学、工作他才离开乡村。对江村,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付出半生心血建成的白鹿原民俗博物馆,已然成为他和故乡的一种精神纽带。“虽然现在已不长期生活在这里,但父母在这里去世,自己在这里长大,孩子也在这里长大。这里有我的乡邻,我的老根基就在这里。”他说。
仅就过去的10年间来看,这里也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广汉注意到,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优质樱桃林、标准化优质葡萄产业示范园、都市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等。
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到农村风貌和文化现象,和广汉希望用一件件藏品全方位勾画出白鹿原的农耕文化全景图。
除了民间生活用品、农具、票证、石器、陶器、酒瓶、钱币外,更多的藏品难以准确分类,也难以准确计数。
早在1993年,和广汉就开始收藏村民淘汰不用的农具、石器等物品。后来,他又将搜集的范围扩至酒器、票据等农村生活中的东西。
退休之后,和广汉曾做过《白鹿原民俗报》主编、陕西省收藏协会理事。聊起自己的收藏和农耕博物馆,已经92岁的和广汉老人依然思绪清晰,充满激情,有着说不完的话。为搜集藏品,他走遍关中地区。
搜集的同时,他还经常到一些学校、工厂举办展览。
在参加全国民间首届展品交易会时,他展出了“酒器文化”,慕名而来的观众多达5万人。
一件器物,见证一个时代。
“从他收藏的生活用品中,我们仿佛真切地感到在夜晚油灯的微光里,祖母们坐在纺车前,摇出‘嗡嗡’的纺线声;手搬脚踩,梭子往来,祖母们把时光织在五彩的土布里;祖父们扶犁,牛欢马叫,犁铧翻卷出泥土的气息;花轿起落,当然是人生的一大喜事,是新生活的里程碑。”谈及和广汉的藏品,西安市灞桥区政协原主席刘军奇写道。
“这些物品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谈及自己的收藏,和广汉自豪地说,“即便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城市居民,来到这里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将搜集与研究相结合,将收藏与展出相结合,将征集与服务民众相结合”,这是和广汉给白鹿原民俗文化博物馆定下的办馆宗旨。
为了收藏,他广交朋友。对每一件藏品,他都要深入研究,搞清它的时代背景、功能作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虽然92岁,仍笔耕不辍,经常在一些收藏杂志和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除了多次展览外,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有数万人。虽然为收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他仍坚持免费参观。“在博物馆的建立过程中,所在的街道、村庄均给予过支持和帮助,很多乡邻、亲戚、朋友也为搜集提供了很多支持。”他坦言。
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生前曾来博物馆参观过3次。不仅欣然为博物馆题写了“西安白鹿原民俗博物馆”的馆名,陈忠实还在博物馆的留言册写下了“留住农耕文明以鉴后人”。
对于这句话,和广汉感受很深。他发现,很多农村孩子都已经不知农事生产过程,更不知曾经农具的模样,不知道祖辈是如何生产生活了。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求学或务工机会,很多村民搬到城市生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渐渐淡出现代生活。
收藏耗费了自己半生心血,谈及自己的心愿,和广汉说:“未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有机会了解原汁原味的白鹿原农耕文化,让这些代表农耕文化的‘老物件’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