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乐 乐中学
2022-05-30程爱芳
程爱芳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我们重点研究有关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解读、支持等问题,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在尊重幼儿行为意愿的前提下给予有智慧的引领,逐渐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能力。在自由、自发、自主的游戏中,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了很多经验。幼儿从自发的、无意识的独自游戏,逐步过渡到有意识的与同伴合作游戏,游戏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幼儿 自主游戏 观察 讨论
走进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班级留有幼儿的活动痕迹和教师的指导轨迹,但这些痕迹总是十分雷同。是孩子们的关注点近乎一致从而使得教师的支持行为如此相似,还是教师自作主张规划了幼儿的活动路径和自己的指导路径?我们认为,每个班的孩子都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发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不断探究,获得快乐体验。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观察孩子的行动,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基于此给予孩子个性化的支持。
今天在操场上玩结构游戏。点点和瑶瑶两位小朋友搬来了各种形状的积木。把所有的积木堆在一起。接下来点点每只手上拿着一块半圆形的积木,把它们放在地上。两条直线对在一起拼成一个圆形。再找来七块比圆形小的三角形放在圆形上。同样的方法,点点还做了圆形上放正方形的、放长方形的。瑶瑶走过来问:“点点,你在做什么?”“我在做三明治,面包。”点点边做边回答。瑶瑶说:“我们来做个蛋糕店吧。”“好吧。”“我们给它们装饰一下吧!”只见瑶瑶在三明治上、面包上加了一些其他形状。瑶瑶说:“等一下客人来了,我们要多做点。”于是,两个小家伙又忙开了。
幼儿行为解读:在游戏开始一直是点点一人在玩积木,做三明治、面包的想法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可见她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她一直在搭,体现了她做事情认真、专注。将不同的形状能清楚地区分开来,表示她对形状的分类和组合能力很强。而瑶瑶她没有参与前面的游戏,能够从中间顺利介入,体现了她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方面不错。能够从三明治、面包马上想到要开个蛋糕店。表示她的逻辑性较强,明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有客人要来了,我们做多点。”体现了她的已有经验较为丰富。
教师支持策略: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没有介入。一直在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讲评讨论。在给三明治装饰的时候,两位小朋友没有用到辅助材料。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讨论,对比。他们觉得可以用雪花片、梅花插塑等,这些材料装饰上去会更漂亮。孩子们还说:“蛋糕店里怎么没有大大的蛋糕呢?”“还少了放蛋糕、面包的柜子。”“还有收银台。”你一言,我一语。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对孩子们的各种猜测,我们一起验证
大型木板积木游戏开始了,逸逸对布丁说:“我们来搭床吧。”“好的。”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动工。他们拿了一些木桩和长木板。把四个木桩放在四个角上,上面铺了四块木板,形成一个方形。在往中间铺上木板。很快一张小床就铺好了。两人很高兴的躺上去睡觉。可是床太小了,睡不下。他们又开始想办法。过了一会儿,逸逸说:“要不我们再搭一层,上下铺。”于是他们在四个角上又各放了一个木桩,搭上铺。这时候左左被他们吸引过来了。他们刚搭好,左左就说:“我来试试。”他钻到下铺。“不行不行,太低了,我钻不进。”逸逸说:“在下面再垫一块木桩,应该就好了。”三个人一起动手进行了改造。上下铺搭好了。上下真不方便。逸逸说:“我们在这里搭个滑梯,滑下来更好玩。”说完,他自己就动手了。左左又来尝试了。滑下来的时候带动了旁边的木板往下滑,尝试几次都失败了,于是他们决定把滑梯撤掉。布丁说:“我们这里做个楼梯吧!”走上去的时候不稳。布丁马上发现:两边不一样高。下来的时候,他不忘把一边的木桩换成和另一边一样高。到最后他们直接把下铺当储藏室了。
幼儿行为解读:在这个游戏中,逸逸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搭什么?怎么搭?都是他来决定。在他想到要搭滑梯的时候,就去尝试了。可见他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乐意去验证。左左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别人不愿、不敢去尝试的,他都会勇敢去体验。在游戏中的两次试验他都主动承担了。布丁这孩子具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同时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发现楼梯两边高度不一样后,在下楼时也不忘把他调整到最佳。可见他做事情有始有终,追求完美。一次次的猜测,一次次的验证。
支持策略:①在选择材料上,孩子能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推测和证实它们的用途。利用木桩这些面积大,有一定重量的物品来当柱子,更为牢固。②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如搭个滑梯是否可行?在分享过程中,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如果要滑梯怎样搭最好?让更多的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想办法去验证。
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充分发挥想象,在游戏中没有不可能的,大胆尝试,提高游戏质量。孩子们就这样不断地行动着,教师就这样不断地支持他们,和他们一起探究、一起验证、一起创作。相信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支持,能让孩子收获更多的经验和体验促进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兒教育》.幼儿教育编辑部2018.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