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亲和力提升的路径

2022-05-29韩爱妮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亲和力高中政治

【摘要】本文论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升政治学科教学亲和力的路径,认为教师要围绕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实际等三个原则设计教学环节:贴近学生生活整合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搜集生活案例信息、对接时事热点问题;贴近学生思想实施教学行为,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设计互动学习活动、投放活泼亲切语言;贴近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训练,推出立体任务、设计电子作业、组织观察调查活动等具体做法,旨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互动,提升政治课教学亲和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亲和力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5-0046-03

所谓亲和力,是指让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亲和力,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治学科往往带有“政治说教”的意味,教师摆出威严的姿态,对学生展开“说教”,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就会受损,学生也是敬而远之,教与学难以达成和谐,教学效果也会大受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改革意识,从提升学科教学亲和力的角度进行探索,为课堂和谐氛围的建立展开创新实践。

一、贴近学生生活整合教学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度挖掘的意识,贴近学生生活整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生活实际做出科学评估,为学生准备合适的学习内容,并结合生活案例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同,促进师生互动顺利进行。

(一)挖掘筛选教材内容

政治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教师对教學内容做整合处理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普遍认同。统编版教材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而学生的生活认知构建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教师在整合处理教材的内容时,应做好生活对接设计,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的核心区域,在思维融合中建立学科认知。

如教学高中政治必修1《神奇的货币》时,教师先对商品、货币等概念进行解读,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学生对商品和货币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快就进入生活对接环节,主动观察身边物品,对商品的概念进行定向落实——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介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活动,对商品和货币的概念做出进一步明确,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建立共识。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频繁对话,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学亲和力大大提升。

(二)搜集生活案例素材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的同时,也需要广泛吸收一些鲜活的生活案例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学生对生活案例素材最为熟悉,自然有主动研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发动学生参与生活案例素材搜集活动,让学生在整合学习内容中养成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并在此过程中与教师形成多点互动,进而不断增强学科教学的亲和力。

如在教学《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围绕“影响价格的因素”设计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场有促销活动,大家对一些商品的价格也比较关注,你能找到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并说说其价格变动的原因吗?”学生对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了解甚多,自然有深刻的认识,都能够主动搜集一些案例信息,并尝试分析。如服装促销活动,这是因为服装有季节性,其淡季旺季特征比较明显,到换季时,一些服装会大幅度降价。这是供需关系的自然调整行为。又如蔬菜商品,蔬菜也有季节性,供求关系会出现波动,其价格也会发生改变等。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商品的价格问题,由于学生对这些生活案例都比较熟悉,所以自然会积极响应,主动参与集体讨论环节,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三)对接时事热点问题

时事政治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师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信息,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对接处理,能够顺利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开展多重交流学习,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和谐性。时事热点与学生生活高度融合,教师在具体筛选时,要多方思考,针对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进行设计,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政治学科学习的核心,进而在良性互动中建立学习共识。

如教学《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展示一则新闻:一名高中学生要求家长购买苹果手机,遭到家长拒绝后,该生选择自杀要挟父母……学生看了这则新闻后,开始了热烈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推出讨论话题:生活消费方式有很多种,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健康、理性的消费呢?你对案例中的这个学生做何评价呢?学生独立思考,自发展开集体讨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进行梳理,及时给出提示,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课堂互动气氛和谐热烈,很快就达成了一些共识。由此可见,教师利用时事热点新闻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深度思考的机会,对提高教学亲和力有一定的帮助。

二、贴近学生思想实施教学行为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布设适合的问题,组织互动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以提升教学亲和力。

(一)利用多媒体助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的助学选择,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营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进而培养教师执教的亲和力。如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信息素材,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学生大多会积极响应,由此,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和谐性也会大大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亲和力。

如在教学《生产与经济制度》这部分内容时,教材要求学生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展开梳理,了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探索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直观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如交通工具的变化、生活娱乐方式的变化、饮食水平的变化、住房条件的变化等,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图片信息进行梳理,对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意义展开深度研究。在课堂交流环节,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做好信息梳理,并总结其内在的含义。

(二)设计互动学习活动

学生对互动性学习的期望值比较高,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推出更多互动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使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生活观察、情景再现、小品演绎、故事讲述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调整,充分调动课堂积极因素,开展评价活动,提高教学亲和力。

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价值观,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广泛的互动交流中增长学识。如教学《企业与劳动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对一些概念进行解读学习,然后推出辩论话题:“关于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有人说,追求白领、蓝领和外企岗位,拿到高薪,这才是最成功的就业。也有人说,职业选择要尊重社会需要,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干什么工作都是可以接受的。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涉及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所以他们很自然地主动进入讨论环节。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教师也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并对学生的观点给出中肯的评价。

(三)使用活泼亲切的语言

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要运用多种语言。在理论解读、概念诠释时,要运用严肃、准确的语言;在案例展示、故事讲述时,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讨论组织、课堂演绎时,要运用活泼灵动的语言;在游戏投放、竞赛组织时,要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等等。唯有让学生建立亲切感、认同感,这样的教学语言设计才是最为合理的,所以教师要做好语言设计,以提升教学适合性。

如在教学《投资与理财的选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如果你现在有10万元资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理财方式?其一,将这些钱存入银行,选择定期存储,利息会高一些。其二,将钱放在家中,以备随时取用。其三,投入一些融资工程,能够赚到更多分红。其四,选择正规银行理财产品,在提升收益的同时还能提高资金的保险系数。学生自由讨论这些选项,纷纷给出自己的选择,甚至是给出更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可见,教师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让学生主动深入学习核心,在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中建立学习共识。

三、贴近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训练

贴近学生实际设计学科任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升级训练形式,让训练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线下走向线上、由课内走向课外,这样一来,学生对训练任务就会有很高的认同感,教与学才会达成更多的和谐,进而提高教学的亲和力。

(一)推出多种立体任务

在设计政治学科训练任务时,教师既要对教学任务反复筛选,还要对作业形式做升级处理,追求多元化、灵动化、立体化。政治学科训练任务大多是案例分析、问题解读、是非判断等,带有理论阐释的特点,而且大多以书面形式呈现,但由于形式单一,学生很容易出现排斥心理。此时,教师可以推出“说、听、看、议、做、演、思”等多种训练任务,让学生的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

如教学《个人收入的分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布置生活调查任务:请大家回家询问家庭成员或者熟悉的人,其工资收入是按勞分配的结果吗?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调研,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这些收入来源,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特点进行总结。教师通过设计生活观察和集体讨论训练任务,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置电子网络作业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常常依赖教师设计的书面作业,这样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电子作业,让学生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开展学习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也会积极给出回应,这样教师执教亲和力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通过搜集信息素材、制作视频音频、参与网络互动等活动设计电子作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科学指导,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促进教与学达成新的和谐,提升教学亲和力。

如在教学《财政与税收》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新闻话题引发学生思考:“你对明星出现偷税、漏税行为是如何看待的?请围绕“纳税光荣”这个主题制作演讲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我们将进行筛选,对优秀视频在全校进行重点推介。”学生听说要制作演讲视频,学习热情高涨,纷纷行动起来,对“纳税光荣”这个主题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对演讲主题进行具体规划。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演讲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演讲视频制作顺利开展。经过一番努力,学生的演讲视频不断传输到微信群,然后教师再对这些视频进行筛选,最终推选出一些内容丰富的精彩视频,让全班学生集体欣赏,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

(三)组织观察调查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社会调查之类的训练任务,就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对实践性训练任务非常感兴趣,因为学生长期被束缚在有限的时空内,难得有机会走出这个圈子,因此教师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积极回应,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会获得更多新的社会信息,从而对政治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对教师的教学也会形成更大的认同感。

如教学《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社会调查任务: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不均衡现象?请搜集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信息,分析其生活总体水平,并对小康社会不均衡现象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给予学生指导,与学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调查和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社会小康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重点关注收入、居住、出行等指标,形成调查报告。如此,教师通过设计社会调查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对接生活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进入操作环节,与同学和教师展开多重交流,确保调查活动顺利开展。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调查行动,给学生带来更多方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培养学科教学亲和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进行创新设计,推出更多教学服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而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亲和力,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石超.高中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几对关系的处理[J].教学与管理,2021(31).

[2]刘拥军.立德树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内涵与践行路径[J].科教导刊,2021(33).

[3]刘琪.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21(11).

作者简介:韩爱妮(1987— ),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研究。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亲和力高中政治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