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苹果

2022-05-29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河现场会全乡

每当我看到鲜红的苹果我就回想起双河乡秋季满山遍野挂满枝头的苹果,随手采摘一颗甜脆的苹果,吃在口里甜在心头;每当我听到有人在讲苹果两个字,让我想起了召开冬季的清园修剪现场会、春季的施肥疏花疏果现场会、夏季的浇水拉枝现场会、秋季的卸袋摘果现场会,就是在这样不同季节召开的各类培训会使果农才学会了苹果管理技术,有力增加了果农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坚强信心;每当我想起苹果两字就让我回想起双河乡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日日夜夜,有时在梦境中出现,有时在脑海里闪现,那一幕幕,一件件抓苹果产业的事都历历在目;每当我看到有人外出参观学习就让我回想起组织果农代表去延安宝塔区、洛川、延长、安塞、静宁等县参观学习发展山地苹果的经验。每去一处感受颇深,特别是在看邻近县的乡镇发展山地苹果的做法让人记忆犹新。也因此我写了多篇调研文章,来指全乡的苹果产业的有效发展。

记得在2006年的冬季,当时的县上主要领导对我说:“你一定要把苹果产业抓上去,首先去柳林镇看人家是怎样发展山地苹果的,回来结合实际再发展。”

十二月的陕北,天寒地冻,冒着严寒,我把南岭三个村的30余名果农组织起来,乘车去延安宝塔区看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在区苹果局同志的带领下去孔家沟山峁上看修剪到位的苹果树,整齐有序排列,道路是四通八达,苹果园跟前有粪池、有铺水管,果农在树地清园,修剪示范,我顺便问了一下他们的收入,背洼地上一亩地能收入1-2万元,阳洼梯田地收入3-5万元。我在反思,为什么我乡苹果产业停滞不前?土壤气候相近,我乡的苹果种植条件要比这个村条件要好得多呢。看完之后,我给随行果农开了个会进行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争先发言,果农们表示回去后一定把自家的果园建好。现身的教育,真实的感受使我们与果农对发展山地苹果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心里话,原先我对苹果产业没有什么信心,因为志丹从80年代初就发展苹果产业一直没有取得实效,双河也看到零星的苹果园,没有多少收入,一亩地也就是百十元收入,怎能发展苹果产业?但从宝塔区回来之后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宝塔区在那么差的地理条件下发展苹果产业都能获得高收入,這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2006年冬季开始,我们就组织全乡的果农开展了一场大改型的攻坚战。对全乡的4800亩老园子进行全面的大改型。夏季又进行了强拉枝,并进行巧施肥,2007年年底就取得初步效果。邢志岗的21亩果园子收入6万元,创历史最高。

山地苹果产业要上去,领导要日夜思考发展的路子,乡村干部要长期蹲进苹果园子里。因为刚开始栽苹果果农还是不理解,不支持,思想不一致,就得我们乡村领导干部召开会议,说服培训,统一思想,坚定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信心。只有反复的工作和有效的政策来激励农民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只有这样苹果产业发展才会有希望。

2007年是大上苹果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在秋季,首先分两个会战点,选择了南岭与东岭两个苹果栽植主战场。书记、乡长一人一个战场,每个会战点上完成栽植面积1000余亩,在栽植苹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编写了双河乡“十一个”栽植苗木的有效办法,并在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写成了《双河山地苹果三字经》和《山地苹果实践与探索》两本经验性的指导书籍。

在2010年春天,生长了三年的苹果树一下子由于干旱抽秆死了不少。对部分果农的打击很大,对于发展山地苹果产生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及早请专家实地查看,经过现场研究分析,最后采取缠膜和套袋这两种有效方法,这一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根据近几年经验,如果苹果要有产量,首先是必须选择好的地块,最好选在高标准农田上,选择近村近路、近水源的向阳湾地为栽植苹果的地块。二是发展山地苹果必须走精细化的路子,疏花疏果必须到位,套袋施肥必须到位,打药浇水必须到位,由生产果变为商品果。三是发展山地苹果必须舍得投入,从物资与技术加大投入。四是发展山地苹果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特别是在建水窖、果库上予以扶持。五是走产供销一体化的合作之路,要以大户带小户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目标,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机构的作用,就是县有局、乡有站,村有合作社三个工作机构,来指导全乡苹果产业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双河乡一场轰轰烈烈的苹果战役打响了,一干就是五年,五年全乡累计发展山地苹果2.2946万亩,一举成为全县苹果大乡。2007年栽植苹果2754.6亩,2008年栽植苹果6667.5亩,2009年栽植苹果2518.3亩,2010年栽植苹果3022亩,2011年栽植苹果3184亩,五年上幼园18146.4亩。苹果的产量由过去1亩地几十元,发展到现在1亩地5000-10000元,连续五年苹果产业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第一名。双河乡的土壤深厚,土地肥沃,气候昼夜温差大,生产下的苹果个大、型正、果甜、清脆、耐储、色艳等特点深受果商的青睐,往往生产下的苹果旧历年刚到苹果就销售一空。苹果产业要抓出成效就得一年四季果园不能离人。冬季的修剪清园,春季的施肥翻园松土,夏季拉枝疏果,秋季卸袋摘果,这些苹果树管理的环节一个都不能掉。邢志岗、朱成平、白志忠、李有才、高培忠等果农每年收入逐年在增长,我每年都要到他们的果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他们苹果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高,使我感到十分的欣慰与高兴。

如今的双河乡的苹果产业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整村推进。当你四、五月份走进双河乡的山山峁峁、沟沟湾湾全是苹果树的世界。白色花散发出的清香味儿,蜜蜂飞来飞去在花上采蜜,果农在地里锄草拉枝,一副美丽的图画展现在眼前,秋天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的鲜红鲜红的苹果让人陶醉,让人感受了收获,让人感受到了当初的苦没有白下,汗水没有白流。

猜你喜欢

双河现场会全乡
双河溶洞遐想
风景图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抗震救灾队
“互联网+名厨亮灶”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初探
退居双河口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北京市召开2016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课堂教学现场会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北京现场会举行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