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领域中游戏理论的实践研究

2022-05-29马丽梅

民族文汇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幼儿教育

马丽梅

摘 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充分将幼儿的目光吸引过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融入教育元素,促使幼儿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提升幼儿对于社会、生活的认知与了解。当然,幼儿游戏的设置不仅仅是简单地引用,还要着眼于幼儿实际情况及身心特点,规划合理的情境氛围,促使幼儿能够在多样化游戏中体会乐趣、发展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幼儿教育领域中游戏理论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实践研究

引言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切实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践行寓教于乐的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和落实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将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游戏环境更加规范,也能够让幼儿在游戏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础文化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以游戏化思想为指导,对具体的育人活动进行重新规划,从而全面提高教育的合理性。

一、游戏理论基本概述

游戏理论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游戏理论,另一种是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包括松弛理论、剩余精神理论以及生长理论等。近现代游戏理论包括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精神分析派游戏理论等。此类游戏理论的提出,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因此,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具备合理性特点。我国针对幼儿游戏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对幼儿游戏进行研究。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于幼儿游戏也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也得到一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该理念中的目标,能够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能够对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考虑,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游戏理论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开展中,老师要对游戏理论要有正确认识与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将其更好融入教学中。通过该种方式,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不同游戏以及学习活动中,实现幼儿未来的更好发展。

二、幼儿教育领域中游戏理论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游戏教学观

其一,幼儿教师应重视游戏活动。很多幼儿教师在思想层面并不重视游戏活动,尤其是一些年纪稍长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知识型的教育方式,对游戏活动常常持排斥的态度。因此,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中正视游戏活动的价值,是确保幼儿教育游戏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其二,幼儿教师应保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是释放儿童天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如果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过度被束缚、被支配,其选择权、主动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制约游戏活动的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探索以及互动,促使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二)加强对游戏教学的重视

为促使游戏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得到更好应用,老师对于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要有全面认识与了解。针对不同游戏方式都要有正确认识,从而将其更好融入教学中,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游戏教学的应用中,老师要能够对幼儿实际发展特点、成长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游戏方式与游戏类型,实现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老师在日常游戏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对于自身的不足能够有明确认识,从而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完善。老师要学习并掌握不同游戏类型、游戏注意事项等,这样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对游戏进行合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游戏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得到更好应用。

(三)注重游戏化环境的创设

游戏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游戏活动是否能有序进行,也决定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游戏化环境的创设方面,幼儿教师要关注两个环境:一是物理环境;二是人文环境。其中,物理环境所体现的是硬件环境,如教师教室的布置、游戏材料的投放、道具的准备等;而人文环境,则体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倾听以及理解。幼儿教师应学会“蹲下来”和幼儿沟通交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大胆参与其中,为全面提高幼儿游戏化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四)发掘多元游戏素材

在开展幼儿教育期间,教师需要践行游戏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就相关的游戏素材进行有效整理。保证所构建的资源体系更加全面,所呈现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让幼儿能够拥有丰富的选择空间,在多元游戏资源支撑下,让幼儿掌握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培育其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和学习观,并自身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规范,全面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综合参与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民间游戏资源有效的引入到活动当中,例如比较经典的投壶游戏、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对具体的游戏资源进行整理,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并有效地渗透给幼儿,促使其丰富对传统游戏文化的認知与理解,并建立起一定的传承意识。同时,在发掘游戏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应着就相关的游戏材料进行有效整理、科学投放。

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游戏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了解到,现阶段幼儿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于游戏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实现幼儿更好成长与发展,为了切实增强幼儿教育活动质量,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制订多样化趣味游戏方案,引导幼儿参与其中,进而使其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55-56.

[2]张雪梅.学前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四).,2021:363-365.

[3]陈旭红.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C]//.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21:1209-1213.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幼儿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