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以趣乐学

2022-05-29陆晓瑶

民族文汇 2022年20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作业

陆晓瑶

摘 要:美术审美教育,在当今人类社会阶段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艺术承载着人类社会重要的部分,宗教、历史、政治,它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以及三观,是人类构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类自由意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当今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的需要,更需要精神上的给予。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明确表示,要遵循学生成长教育规律,加快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中的美学教育等加强改革。

1、小学美术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1.1落实“双减”的必然要求

小学作业优化设计是落实“双减”的必然要求。“双减”明确指出要全面减少作业时长和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在这样的政策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仅仅单纯地减少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也是缺乏科学性的。美术课堂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给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放松,而且还能够提前的发掘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发展。

1.2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小学作业优化设计是小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考虑到儿童身心的发展。同时,小学又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新时期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学不单单只是画画,还能够让学生在严肃的学习生活中获得一点快乐,从而另一个角度的刺激其学习的积极性。

2、美术审美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2.1美术审美的价值及当代意义

美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和自身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熏养、陶染和欣赏、体验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特点。他以画面来向人们传达情感,以情动人,并在浸染中起到纯化人、净化人的作用。故通过艺术教育来有效地协调理性与感性、情感与身心、修德与修心的问题时,并融入当代教育结构中。美术审美教育不是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也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以审美对象特有美的情趣、情感为纽带,使思想、伦理、智慧等内涵,与美的形式一起深深地浸渍人的心灵,不断深入地发挥影响与作用。

2.2美术审美教育的作用

人无论是在艺术的欣赏或是创作的过程,其本质上是获得一种内在的心理自由,即获得想象力的自由,可以对美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可以对美的形式进行自由的、不受抑制的创造。这种自由的境地即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生命的状态,这样,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体会摆脱一切外在的利害关系从而处于内在心理自由状态,创造出自由的美的艺术作品,将人类的心灵导向审美化的方向,使人类的人性朝着完善的方向延伸、逼近。

3、激励与启发

善于教育教学的教师,其作用在于激励、唤醒、诱导、启发学生。在我国《礼

记》中早有所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唱歌的人和善于教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鼓动,感召人心。

激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内在的自信,产生内在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内心愉悦和自我能力得以展现的满足感。所以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它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艺术规律的热情,以及对艺术学习的积极准备状态和所产生的心理倾向性。激励机制,在于使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对艺术敏感的优势兴奋状态,使大脑的能量在艺术的学习活动中释放出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虽然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原有的知识和发展为起点的,对艺术的技巧的掌握、艺术审美经验的获得以及艺术本质认知都要受其原有的水平的制约,其中对于艺术的理解及其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客观上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和引导,实现“君子之教善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即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

4、美术审美教育实践

4.1确立正确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和培养人。教师是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其艺术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只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或是把艺术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的话,那么,这将会导致学生对待艺术学习的功利性倾向,或者流浅表化和世俗化误区。

4.2期待与引领

艺术教育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天赋、兴趣等进行教育的,教师对学生可能发展的趋向,应充满信心和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教师以一种肯定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另一方面又促使教师为尚未成熟,尚未具备人生价值取向的学生做出各种合理的引导。并以此来激励、引导学生。

教师的作用就其性质来说,不仅要在学生身上引起期待效应,还要剔除和遏制学生身上所固有的非期待行为。当然教师不仅作用于学生,也作用于教育影响。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艺术教育过程之中,也暗含于对艺术教育影响的创造选择和改造过程中。在不同情况下,教师要不断积极创造和选择出适用于艺术教育和學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艺术教育影响,并且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不断对教育影响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造,特别是教师要善于借助艺术事件以及各种艺术展示活动,甚至包括艺术史中的人物的人生追求与努力、人格与精神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来施加影响,感召学生。

总结

物质文明的渐次发展,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各个角落无不处处显示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以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层次及升华个人的精神体验。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当代时期,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深化,人们对全民人文精神关怀的重视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丽.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方法探究[J].教育研究,2020(7):83-84.

[2]江小琴.创新设计,让学生作业有趣、有料[J].福建教育(小学版),2021(8):14-16.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作业
快来写作业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作业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