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监护及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患者社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29潘瑞媚潘兴华黄惠莉丁满娇
潘瑞媚 潘兴华 黄惠莉 丁满娇
【摘要】目的:探究動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对其生活质量及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我社区纳管的8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比较实施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前与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病情控制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疾病控制率为66.25%,实施后为86.25%,实施后较实施前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满意度为76.25%,实施后为95.00%,实施后较实施前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管护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同伴支持;动态监护;生活质量;社区;严重精神障碍
The impact of dynamic monitoring and peer support service mod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AN Ruimei1, PAN Xinghua2, HUANG Huili3, DING Manjiao4
1. Party Affairs Offic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Rehabilitation, Jiangme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China; 3. Social Heart Offic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China; 4. Huan City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Precision Prevention Office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peer support servic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on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Methods: Select 80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managed by our community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ly 2021, and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peer support service model.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reimplementation, the patients’ vitality, emotion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cores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was 66.25%, the implementation The post-implementation rate was 86.25%, which was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before implementation was 76.25%,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as 95.00%, after implementation, i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and peer support service model to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care, w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Peer support; Dynamic monitoring;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精神障碍作为临床综合征的一种,指的是大脑机能紊乱导致患者精神活动出现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无自理能力及自知能力,多数患者存在暴力倾向,给自身生活质量及他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及社会重点问题。因此,社区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我社区收治的80例严重精神病患者,比较实施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我社区纳管的8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6岁~72岁,平均年龄(43.57±7.14)岁,病程1年~3年,平均病程(2.04±0.85)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满足严重精神障碍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善;患者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完善;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出院前安排值班护士将跟踪随访同意书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嘱咐其签署。具体实施内容如下。其一,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执行一体化管理。患者出院后转至社区服务中心后,基层医务人员要做好随访工作,掌握患者信息,并建立健康档案,动态随访8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内容包括家庭住址(详细到社区)、联系方式(家属电话、QQ号及微信号),嘱咐患者家属安排可长期照护家属作为监督员,负责内容除照护家属外,还要及时与社区护工及主治医师进行联系。其二,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实施。社区医生对所有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依据患者家庭状况、特长、个人性格及疾病状况评估患者,经筛选后作为同伴指导员,并对其进行全方面培训,使其与其他患者建立同伴支持关系,服务期间社区医生与精神科医生要进行督导,每2周进行1次指导,确保同伴指导员能够完成工作。其三,服务内容与提供形式。社区人员完成月度活动表制定,依据活动表确定每月活动计划,所有计划分组完成,每组成员包括4名同伴、1名社区人员、1名护理人员及1名医生。同伴为活动主要负责人员,参与生活技能训练、小组支持活动及娱乐活动等。患者家属可作为志愿者参与各项活动中。全程均由全职护理人员及精神科医生监督、指导。月度活动表实施前,每月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手册》《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手册》及《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等,促进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提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实施前与实施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病情控制率及满意度情况。
应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表,评估实施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五个维度,统计各个条目分值,(原始分数-最低可能分数)/可能分数范围×100=标准分,分数越高代表各项生活质量越好。
依据患者精神情况对病情控制率进行评估,患者伴有轻微社交障碍,自知力有所恢复,症状全部消失,经人指导可与人正常交流为稳定;患者对疾病有一定认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基本稳定;自知力未改善,伴有明显症状,但发病程度有所缓解为不稳定。疾病控制率=(稳定+基本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本社区自制满意度问卷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及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施前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病情控制率对比
实施前疾病控制率为66.25%,实施后为86.25%,實施后较实施前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实施前后满意度对比
实施前满意度为76.25%,实施后为95.00%,实施后较实施前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医院治疗出院后多转至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然而,诸多社区康复水平较差,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给社区安定与患者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有研究指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重要任务为提高其社会功能,维持病情稳定[2]。以往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多由患者家属完成,因家属对疾病认知度较差,加之部分家属缺乏耐心,降低管理效果[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提升。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提出了全新的医疗理念,患者对医护服务体术更高要求。个性化诊疗方案及护理干预措施应运而生。鉴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殊性,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改变了以往服务方式存在的弊端,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有研究指出,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在社区服务中心中应用,不仅能够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认同感提升,还可增强患者自信[4]。而同伴支持服务模式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有更多人群关注自己,获取更多社会支持,减少精神障碍复发,促进社会功能提升[5]。本研究中,采取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既丰富社区康复内容,还促进社区康复质量提升,解决传统管理中康复治疗缺乏等问题。
以往人们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时多采取单一诊疗措施,让患者长期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在实际中,这种期望实现较为困难。就目前精神专科医院而言,医护人员数量较低,无法全方位服务于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故无法满足患者医疗需求。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回归社会,然而在长期在精神专业医院治疗,难以实现该目的。另外,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给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应改变原有治疗模式,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时应采取社区化管理。
以往实施社区化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时,多注重流程,缺乏患者动态监护,给管理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另外,以往社区化管理中没有贯彻、执行同伴支持服务模式,阻碍了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与以往社区化管理相比,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具备以下几点:其一,社区医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电子档案,完善患者信息,构建了成熟的基层医疗系统,实现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6]。其二,执行动态加护,加强随访。基层管理人员根据患者档案动态监护患者病情,以此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措施,保证治疗措施的可行性与针对性,进而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尽快融入社会[7]。其三,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下,恢复较好患者能够与恢复较慢患者相互交流,沟通,为患者提供有效心理支持,这些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很难做到的。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8]。其四,加快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同伴支持服务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在国际中同伴支持服务也受到诸多社区的一致认可[9]。该模式下既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心理支持,还整合社区有效资源,为康复好患者提供就业机会,在帮助其他患者同时,增强其自我认同感与价值感。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可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另外,实施后患者病情控制率及满意度均较实施前高。提示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家属满意度提升。
综上所述,动态监护与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管护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健辉,李玉,李伟民,等.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对其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功能的作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72-173.
[2] 廖世珍,杨新华,叶文辉.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0):2815-2817.
[3] 郑美春.个案管理對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4):52-53.
[4] 李冬艳.多部门参与的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14(12):558-560.
[5] 向静,王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5(6):124-134.
[6] 侍月.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9):21-23.
[7] 冯为,杨雀屏,李世明,等.基于戴明环管理模式的社区精神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18):2215-2219.
[8] 罗建军,黄靖童,张佳丽,等.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监护及同伴支持服务模式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5):539-541.
[9] 纪淑娇.康复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5):701-702.
[10] 梁超斌,刘锐,胡康勇,等.区级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治疗与护理方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9,25(2):4.
[11] 李广洁.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35):1.
[12] 史红光.社区聚焦解决康复模式对偏执型精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38(6):3.